最近看到三個很有意思的上聯,原皆有對,卻也隻是一般,今日六甲番人且新對下聯,權當一樂。
一、上聯:閑人免進賢人進
上聯:閑人免進賢人進;
下聯:聖女莫愁剩女愁。
上聯據說與明朝學士解缙有關,當時他應邀到朋友家赴宴,見到門上貼了半副對聯,上聯是“閑人免進”,下聯是“盜者休來”,當時他心領神會,就在上下聯空白處各補三字,于是就有了這麼一副對聯:
上聯:閑人免進賢人進;
下聯:盜者休來道者來。
應該說此聯還是很工整的,“閑”、“賢”諧音,“盜”、“道”也諧音,上下聯第二、六字也都是重字,此後又陸續有人對下聯,比如“罪客勿來醉客來”、“娼者休來昌者來”、“官者勿來觀者來”。
但六甲番人認為以上這四個下聯也隻是工整,趣味性卻有些欠缺,于是結合當今社會現實,對以無情對,“聖女”與“剩女”諧音,且為玩笑娛樂,大齡姑娘們莫怪。
二、上聯: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上聯:子兮子兮,今夕何夕?
下聯:癡矣癡矣,秋思怨思。
上聯出自《詩經》的《國風·唐風·綢缪》,原詩是“綢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上聯化用其中兩句,後來有人對之“如此如此,君知我知!”從上聯的機關設計而言,這下聯還算對得上,上聯疊詞重字皆對應而用,“夕”為入聲詞,屬仄聲。
但“如此如此,君知我知!”在詞性方面卻對不上,上聯“子”是“您”的意思,為名詞,“兮”為助詞,“如此”明顯對不上,“君知”和“我知”是名詞加動詞結構,也對不上。
六甲番人新對下聯則注意了詞性相對,同時疊詞重字也都相符,平仄也皆有考慮。
三、上聯:假作真時真亦假
上聯:假作真時真亦假;
下聯:虛當實處實還虛。
上聯出自紅樓夢,原有對“真作假時假亦真”,而新對下聯意在描述虛實相生,此種技巧寫詩常用,同時佛家也喜用虛實相生哲理,用以感悟世界原理。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