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4 21:34:07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電 題:為什麼說“文明的沖突”是不明智的?

作者 S.R.巴特 印度哲學大會與全印度哲學聯合會主席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1

大自然賦予了人類巨大的潛能。從思想建設和系統建設的角度來看,系統思維是發揮人類潛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具有實踐性。每一種思想體系都是一個時代和文化環境所需的結果。人類思考并非源于文化真空或虛無。有意義的人類思考必須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經曆,但這并不意味着它們不具有普遍意義,因為人性需求和願望在大體上是相同的,因此人類思想應當既有地域性,又有全球性,既有個體性又有普遍性。人類的文化遺産對所有人開放,應當由所有人共享,而不應采用任何禁锢或閉門造車的方法。

雖然人類的思想和價值追求不分地域,但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獨特的東西,需要在區域或跨地域範圍内使用。每一種文化所追求的價值都是全球性的、普遍的,而提出追求和實現這些價值的方式都具有獨特的地域基礎。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2

2006年拍攝的位于那爛陀寺遺址附近的玄奘紀念堂。中新社發 邵風雷 攝

人們關于多樣的現實體驗有多種表達方式,因此我們的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不應當是統一的,更不應當有任何制度化的規定,這是不恰當和不公正的。真正的思想必須源于受文化制約的具體生活經曆。因此思想民主必須作為指導方針,合理的争論空間應始終存在。有創造力的人,不會總是意見一緻,需要通過辯論、交流、對話和空間,以獲得真理。

文化多元主義

這是一個多元主義的時代,人類擁有多種多樣的文化,并且每種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人類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既是一個社會所應承擔的全部遺産,也是社會産生和保存的物質、思想和智力财富的結晶。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3

2019年5月,“大美亞細亞——亞洲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文化活動,展覽彙集包括中國在内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共451件組文物。展覽以“多元文明并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現實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不能用排他性的“非此即彼”來理解。二分法或排他性的方法不利于理解其多樣性、動态性、開放性和無限擴展性。

現實在本質上是統一的,而多樣性則是現實的創造性表現。一變成多,而“多”是“一”的創造性遊戲,因此“一”存在于多,而多存在于“一”。正如華嚴宗遵循《華嚴經》所言,“一即一切,多即一,一同一切,多同一。”在這一整體觀念中,“一”在本體或存在上優先于“多”,但這并不意味着“一”在價值上有優越性。其基本思想是,由于“一”和“多”是同一現實的兩個方面,因此兩者并非不相容,而是相輔相成的,從人類文明伊始,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就閃爍着燦爛光芒。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4

2021年1月8日,江蘇省鎮江市西津古渡社區,非遺傳承人沈建國在指導江蘇大學的外國留學生制作面塑作品生肖牛。中新社發 石玉成 攝

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各不相同,令人驚異,在不同點以外,他們也有共同點和相似之處,這使我們能夠相互理解,和平共處,相互加強。每一種文化中都有若幹思潮不停發展演變,同時有新的思想流派加入,統一性中蘊含着多樣性。因而人類文明就像一個由各色花朵編織而成的花環,每朵花都是花環所散發的混合香氣的貢獻者。這又像管弦樂隊中多種樂器共同演奏而成的交響樂,每件樂器都貢獻了動聽曲調。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但它們應該被視為反常現象,而非正常。所以,多元文化主義已經形成,相互分享是有益的。因此說“文明的沖突”是不理智的,因為所有文化和文明都具有同等的價值和效用,而且具有互補性。當今時代需要的是文化對話、和睦與和諧。任何關于文化優越性或文化霸權的言論,都會破壞和平相處和全球和諧。

多元文化主義作為現實與生活整體觀的基本支柱,是一種多元性和多樣性的觀點,它為和平共處、合作共赢、關懷分享、合理利用自然和人文資源,所有存在的相互聯系及其互惠性提供了依據。多元文化主義倡導平等、博愛、正義和非暴力的崇高理想。其包容、共存、一緻和協調的哲學确保了适應的靈活性和對立的和解,這是當今時代非常需要的。多元文化主義在跨文化交流、宗教和諧、解決沖突、社會凝聚力和和平生活方面尤其有益。這種理解引導相互補充、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并為思想和生活提供了民主。倡導和平共處、包容互助的精神。

人類文化的全球共享

共享未來,既是代内的也是代際的。它意味着限制需求、欲望和财産,抑制無限的渴求,無限的積累和無限的消費,将自然資源留給子孫後代。獲得财富并不是壞事,但要避免對财富的迷戀或不當使用。這方面的指導原則是“隻使用必需的東西,把剩餘的留給後代”。可持續生産和公平分配是必要的,在享用自然資源方面,人人平等,因此不應該有剝奪,這意味着代内公平也意味着代際公平。

正如我們感覺到的那樣,當代全球生存環境并不盡如人意,暴力和其他弊病無處不在時,這就要求我們的價值認知和生活方式發生範式轉變。我們正經曆在最好可能性與最壞可能性之間搖擺的關鍵期。

當前,人類面臨着多方面、多層次的危機。人類的生存來到了十字路口,這是一個團結與和諧可以取得勝利、科學奇迹可以減輕人類痛苦和确保生活質量的時期。而恰恰在這個時期,恐怖和暴力力量以及低級人性沖動正在全球範圍内來勢洶洶,理性的人類思維面臨着如何應對當前局面的困難境地。因此當務之急是探索人文資源的更深更高層面,從而通過這種方式激勵文明向前發展。當今時代需要的是文化對話,相互理解,和諧與和睦。

在擁有豐富多樣遺産的21世紀,人類仍在尋找新的範式,尋求新的見解、新的直覺和新的方法來實現全球和平與和諧,因此世界各地的有識之士都需要認真反思。人們對現實的本質和人類存在的意義存在廣泛誤解,從而導緻全球範圍内價值觀的腐蝕,生命尊嚴和真實性的喪失,以及僞裝成真正價值觀的反面價值觀的盛行。

在當前全球化和擁有快速交通體系的時代,世界已經縮小,多種文化共存,需要我們和平和諧相處,以獲得更好的、健康的發展。從人類文明開始,就一直有遷移和移民,但在現代這一過程已經加速,多元文化主義是一個确立已久的現象。從正面看,這是一個受歡迎的信号,它豐富了人類文明。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5

2019年5月15日晚間,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亞洲文化嘉年華活動在位于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圖為交響互動大合唱《我們的亞細亞》。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吠陀先賢在古代就說過,讓整個宇宙成為一個大家庭,道出了我們對同一世界的歸屬感。所有文化之間都有着驚人的相似性,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差異。在身份與差異的框架内,多元文化主義值得稱贊。這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在分歧中保持團結,并促進不同文化追随者之間的和諧。宇宙是多元性中的統一性,和諧共存是在這個過程中建立的,宇宙并非與其本質毫不相關的一片混沌,和諧是天然的、内在的。(完)

受訪者簡介:

東西方文明兩極分化哪裡最厲害(東西問印度學者巴特)6

S.R.巴特(S.R. Bhatt),印度哲學大會與全印度哲學聯合會主席。印度德裡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前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印度哲學、邏輯、認識論、倫理學、價值理論、教育哲學、宗教哲學、比較宗教、社會政治思想等。代表作有《五夜派哲學》(英文,1968)、《羅摩努迦吠檀多研究》(英文,1975)、《知識、價值和教育》(英文,1986)、《佛教認識論》(英文,2000)、《印度思想中的自我概念與至尊靈魂》(英文,2003)、《吠陀智慧、文化傳承與當代生活》(英文,2010)等。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