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朝令夕改老謀深算

朝令夕改老謀深算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1-19 07:06:44

文琴縣太平鎮東南角有一條又長又窄的小街,名叫太平巷,巷道中部有一幢新建的大樓, 取名太平樓, 與太平樓隔巷相對,就是全縣有名氣的太平敬老院。

一天早晨,敬老院看門的李老頭穿衣起床,打算出門喝杯早茶,剛到門口,右腳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踉踉跄跄,險些跌倒。

他轉身一看:“嚯,是一個大布包。”

李老頭覺得奇怪,就蹲下身子,想解開布包看個明白。猛然發現布包上斑斑血迹,布包裡正在往外淌着血水,這下吓得李老頭大喊起來:“快來人……”喊聲驚醒了大院裡正在熟睡的老人和院外的人。

一會兒,院内院外圍擁了不少人。大家盯着布包,有的說:“像一個死了的小囡。”有的說:“像一包碎屍。”大家議論紛紛,誰也不敢上前去解開。

沒多時,一輛吉普車和三輛摩托車随着“嗚 ”的警報聲飛似地開進太平巷,來到太平敬老院。

朝令夕改老謀深算(将計就計将功補過)1

七八個公安人員擠進人群,馬上進行現場勘察。有的拍照,有的劃圈……忙碌了一陣後,才騰下身子,慢慢地解開布包…頓時,人們“哈哈”大笑。

原來,布包裡裹着的不是“死屍”,而是兩條足有十斤重的大青魚和一隻新鮮豬腿,還附有一張紙條,上面寫道:“此物無毒,慰問老人。”落款是:“本縣張主任。”面對此情此景,李老頭破驚為笑:“乖乖,險些兒把我的老命也賠上了。”

很快,太平巷内發生的這件奇事,像風一樣,飛快地傳遍了整個縣城。

人們笑着、講着、猜想着:這個“張主任”是誰呢?他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送東西呢?說奇也真奇,打這以後,每隔幾天,敬老院的大門内就會出現類似的布包,裡面包着的不僅僅有魚、肉,還有雞、蝦、人參、煙糖、糕點……等等,千奇百怪,應有盡有,比集市上的物品還要豐富哩。每隻布包裡,依然有一張筆迹和内容相同的紙條。

這件事,終于驚動了縣裡的有關部門。于是,責成民政局配合敬老院,盡快找到“張主任”。

民政局小王接受了這個任務。他想,此事好辦,隻要在全市的主任圈裡去找就是了。

誰知,主任這個“普及型”官名,僅巴掌大的文琴縣,就有三千八百九十七個,大的有縣裡四套班子辦公室主任,小的有街道主任、聯防主任……學校裡有班主任,工廠裡有車間主任,商店裡有店主任……這些主任,同名者不多,同姓者卻不少,單是姓張的,足有七百二十一個。一聽這個數字,小王發愣了。

眼看一天天過去,敬老院門口的布包一個個多起來,可送包的人依然無音訊。

開始,小王親自在門口通宵觀察,連續三夜,沒有動靜。

到四天半夜,他剛想閉閉眼,養養神,忽聽"啪”地一聲,一個大布包落在他的身邊,差點砸在他的頭上。

他顧不得布包,敏捷地從旁邊的小門裡跳到外面,可是真見鬼,太平巷裡寂靜無聲,連個人影也沒有。

這樣,他覺得守株待兔太笨了,于是決定主動出擊。

一次早晨,他來到魚市場轉悠,忽聽到一個賣魚人吆喝:"喂,張主任,你要的兩條青魚給你帶來了。”

小王一聽是張主任買魚,心中好不驚喜,趕緊擠進人群,隻見那個“張主任”,大約五十開外,挺胸肚,頗有氣魄。

那條青魚也真大,足有十多斤重,與第一次丢進敬老院的那兩條差不多,小王喜出望外,悄悄地跟蹤上了。兩人一前一後,穿街走巷,七轉八拐,來到春風巷七十八号門口。

這時,從裡面正出來一個二十五六歲的漂亮姑娘,高興地接過“張主任”手中的魚,有點驚訝地說:“唷,這麼大呀,留一條自己吃吧!”

“不要你多嘴,讓人聽見了多難聽。”說着從姑娘手中搶過魚走進了左邊的一道門裡。站在門口的小王一聽這番對話,欣喜萬分,便跟着姑娘走了進去。

朝令夕改老謀深算(将計就計将功補過)2

姑娘轉身見一個陌生男青年進了家門,便問:“同志,你找誰?”

“找你爸爸。”

姑娘開始一驚,忽兒笑着問:“你認識我爸爸?”

小王說:“認識,嗯…”

姑娘哈哈大笑起來,笑得捧腹彎腰。

“你笑啥?我有公事在身,要找你爸爸談談,嚴肅一點。”

姑娘見小王一本正經,猛地停住笑聲,望着眼前這個陌生青年,像變了一個人似地,兩手叉腰,雙眉飛起,惱怒地罵道:“你,你這個神經病,快給我滾出去!”

“你罵人?”

“嘿!告訴你,我爸爸已經死了二十年啦,我也記不清是個啥模樣了……”

正當小王被姑娘罵得無地自容的時候,“張主任”出來了。原來,他是姑娘的舅舅,在春風飯店當主任,今天是姑娘的哥哥結婚,那兩條魚是送給新郎的。

鬧了這個大笑話,小王又放棄了主動出擊的方案,幹脆學起福爾摩斯偵探。他回到敬老院,分析了曆次布包的着落點,還幾次三番地進行現場試驗。

正當他蹲在門口出神凝思的時候,忽然有一粒梧桐籽從樹上掉在他的頭上,他猛一擡頭,見對面太平樓二樓的一個窗戶裡,有個姑娘正在炒菜,“對,從對面的窗戶裡不是也可以把布包丢過來嗎?”

他立即來到太平樓,一打聽,全樓二十四戶人家隻有兩戶姓張的,而且都是不久前才搬進來。說來也巧,兩戶姓張的都住在二樓,戶挨戶,門對門。

一個叫張進财,是縣計劃委員會主任; 一個叫張自立,是太平機械廠翻砂車間主任。

正值中午時分,小王首先叩響了計委主任家的門。

出來開門的是一個四十開外的胖女人,兩隻機靈的眼睛朝小王打量了一番,不高興地問:“你找啥人?”

小王估計她是張主任的愛人,彬彬有禮地說: “對不起,我是民政局的小王,想找張主任……”

胖女人還沒等小王說完,搶着說:“老張已經休息了,有事下午到他辦公室去談。”

小王馬上懇切地說:“實在對不起,我有急事。”

胖女人心中有點不快,轉身獨自進了一間卧室,“呼”地将房門關住了。

這一手,着實厲害,弄得小王進退兩難。幸好,進門的第一間就是會客室。室内擺設十分講究,一張三人沙發安放在北窗下,沙發前面是一張紅木長條茶幾,茶幾上放着一盆懸崖式五針松。東西兩面靠牆各放一對單人沙發,四周牆上貼着淡綠色菊花型牆布,水泥地上鋪着巧克力色塑料地闆。除北窗外,其它三面牆上各挂着一幅國畫,配在紅木的大鏡框裡……

小王置身于這間“主任級”家庭會客室裡,感慨萬千,猜想着擁有這間接待室的男主人将是個什麼模樣。

這時剛才被胖女人關上的那扇通向卧室的門開了,走出來一個四十有餘、五十不足的男人。

小王一看,此人肥頭大耳,紅光滿面,身材魁梧,身上穿一件蘭白條絨布睡衣,腳上拖着一雙輕便拖鞋。他剛跨出門,便笑嘻嘻地招呼起來:“唷,是小王啊,快坐、快坐!”

一邊說一邊給小王倒了一杯茶。小王在靠北的三人沙發裡坐下後,便拿出一張紙條遞給張進财說:"張主任,這紙條子是你寫的吧?”

張進财接過紙條看了看,莫名其妙地說,“這是什麼意思?”

小王早就料到張主任是不會馬上承認的,于是,拐彎抹角地說:“張主任,你這房子的北窗正好對着太平敬老院的大門吧?”

“嗯。”張進财不知所雲地點了點頭。小王緊接着又問:“張主任,你能把二十多斤重的東西從北窗擲進敬老院的大門嗎?”

“嗯,憑我這力氣,沒問題。”張進财伸了伸胳膊說。

朝令夕改老謀深算(将計就計将功補過)3

“那對了,”小王高興地站起來說:“這紙條是你寫的。”

“哈哈哈,”張進财忍不住大笑起來,一邊給小王的杯子裡添開水,一邊說:“小王啊,你一進門,我就知道你是為敬老院裡連續發生的‘包包’事件來的,對你說個實話吧,我還沒有這個覺悟啊,以後,我一定好好向那個送包的張主任學習。”

小王瞪着眼又問道:“張主任,這紙條當真不是你寫的?”

張進财也是一本正經地說:“這種好事,誰敢冒認,這可是個原則問題啊。”

小王見張進财神色嚴肅,說得真切,倒也有點不好意思了,紅着臉告别了張進财。

出了大張主任的家,小王又敲響了小張主任的門。

他輕輕敲了三下,門開了,迎接他的是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姑娘。姑娘見是一位陌生青年,估計是爸爸廠裡的工人,便轉身喊了起來:“爸爸,有人找你來啦。”

姑娘的爸爸就是太平機械廠翻砂車間主任張自立。

小王一見,好生驚奇,張自立也是四十有餘,五十不足,四方臉盤,紅光煥發,肩闊腰圓,身闆結實,猛一看,與張進财恰似一對孿生兄弟,隻是臉色比張進财顯得黑一點。

還沒等小王自我介紹,張自立搶先開了腔:“是找我嗎?來,屋裡坐,屋裡坐。”邊說邊伸手把小王拉進了他的起居室。

這間起居室與張進财的接待室相比,起碼要相差三年代,窗上沒有窗簾,牆上沒有牆布,地上沒有塑料地闆,室内也沒有沙發,隻有一張八仙桌和兩隻靠背椅。八仙桌上放着一把紫砂茶壺和十隻小茶杯。東西不多,卻也顯得十分整潔舒适。

張自立拉着小王在靠背椅上坐下後,開口問:“你是民政局的?噢,你是為敬老院的布包來的吧?”

“對啊!”小王興奮地說:“你,你就是送包的張主任?”

張自立笑笑說:“不,不是我,不過,我知道是誰。”

“是誰?”小王急着問。張自立微微一笑,說:“這個人嘛,遠在天邊,近在對面。”

小王思索起來,自言自語地說:“近在對面,對面。對面就是你啊。”

“不是,不是,你再想想。”小王沉思片刻,猛然醒悟:"知道了,知道了,莫不是對面的張進财主任。”

“正是他!”

“你親眼看見的?”

“何止親眼看見,我還親自幫寫條子、送布包哩,不信你看。”張自立伸手從上衣口袋裡摸出幾張已經寫了的紙條。

小王拿過紙條,與随身帶着的紙條一對照,嘿,一點不差。不過,小王轉念又疑惑起來;“張進财為什麼要叫你寫條子送布包呢?”

張自立點着了一支香煙,重重地吸了一口,慢慢地說:“對門的張主任說,這些東西都是别人送給他的,他不能白吃這些不義之物,又不願将這些東西退回去,就和我商量,想出了這個借花獻佛的辦法。”

太平巷奇事總算真相大白了,小王走出太平樓,一陣秋風撲面而來,感到涼爽爽、甜絲絲的。

他随即回到縣機關大院,向領導彙報了太平巷奇事的來龍去脈,連夜又寫了一篇“太平巷奇事真相大白”的報道,第二天,縣廣播站廣播了。

于是,張進财成了文琴縣裡的新聞人物。然而,張進财卻處處“辟謠”,說他根本沒有做過這種“好事”。誰知,他越是“辟謠”,人們越當他謙虛,弄得他哭笑不得。

第二天晚,太平居民員會主任,在太平巷敬老院裡召開大會,表揚張進财的先進事迹。

開始,居主任作了簡短的"開場白",便請張進财主任講話,會場裡一陣緊接着一陣掌,大張主任怎麼也不上台。

這時,張自立卻站起來台了。他一擺手嚴肅地說:“我來代他講。”全場掌聲停息,近千隻眼睛一齊盯着張自立,靜聽着他的介紹。

原來,自從大小張主任同時搬進太平樓後,兩人的生活習慣大不一樣。大張主任十分好客,一到晚上,便是客人盈門,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朋友;而小張主任家中除了老婆和一個女兒外,就是一台電視機。

幾天以後,小張主任的老婆說:"你看看對門,也是個主任,多香呀。”

從此,小張主任時常到對門大張主任家中坐,開始,大張主任對小張主任熱情相待,又倒茶,又遞煙。

可沒幾天,小張主任覺得不對勁,他目睹大張主任家的那些來客,手裡總是拎着一隻脹鼓鼓的包包,待他一走,大張主任便關上門,與來客談到深夜。

小主任不是一個糊塗人,自從與張進财做鄰居後,他看出了一點奧秘。不過他雖然覺得堂堂一個計委主任,一個共産黨的幹部,利用職權,收受禮物,謀取私利,是多麼的不應該;但覺得相互認識時間太短,又是鄰居,何必太認真。于是,他幹脆裝做糊塗人。

從那以後,小張主任采取了主動回避的措施,很少再到大張主任家串門了。漸漸地,大張主任的态度也變了,起先是免去了給小張主任倒茶遞煙的“習慣”,接着是關閉大門,拒人于門外,後來終于發展到見到小張主任,總是鐵闆面孔,好似五百年前就是狹路冤家。

一天,小張主任下班回家,見桌子上放着氽魚、燒魚、炒肉絲、紅燒肉等八隻菜,從鄉下剛上來的老母親還在廚房裡忙碌。一問才知是一個青年人送來的,張自立接過老母親手中的便條一看,暗自叫苦。

原來,信是寫給張進财主任的,要批二噸煤。不用說,這魚肉便是送給大張主任的禮物。

老母親從兒子臉上的表情變化,看出了點名堂,急着問:“這魚肉不是你買的?”“唉,”張自立将便條塞進口袋,感慨地說: “這魚肉是送給對門大張主任,用來開後門的”啊!”

老母親急了:“都怪我。要不,把這些燒熟了的魚肉送過去。 ”

不!這魚肉隻管吃,我自有辦法。”張自立到夜市場去買了兩條差不多大小的青魚和豬腿,導演了一幕“太平巷奇事”。此後,他幹脆叫老母親主動為張進财代收“禮物”,然後送到敬老院。

聽了張自立的介紹,會場裡騷動起來,上千隻眼晴又都掃向張進财。就在這時,民政局的小王,突然從門外沖進會場。他跳到台上,說:“同志們,張自立同志隻介紹了太平巷奇事的現象,真正的内幕是這樣的。

“嘩晔——”會場裡人們議論紛紛。小王說道:“我把張自立送給敬老院的禮物作了調查。

确實,這些東西都是别人為了開後門而孝敬給張進财主任的。不過,太平巷奇事發生後,張進财主任是按質按價付了錢的……”

太平巷居委會主任拉着張進财主任走上台來,大張主任輕輕地揮了揮手,不好意思地說:“我要好好感謝張自立同志。自從和他成了鄰居後,他的品行深深感動了我。那天深夜,我看見他往敬老院裡丢東西,心中犯疑。第二天,那個送東西的人來找我批條子,我才恍然大悟。我照價算還了錢。從此,我決心按照整黨要求,未整先改,對凡是前來送禮開後門的人耐心說服,嚴厲批評。可是,有的人隻知道我住在太平樓裡,卻不知道哪個門,白天我和老張兩家人都要上班,隻有張自立的老母親在家中。

因此,有人就将東西寄放在老張家中,而老張呢,就将計就計,把東西全部送給敬老院。我呢,就來個将功補過…”

“嘩…”會場裡響起了一陣經久不息的掌聲。掌聲中,兩個張主任緊緊地握着手,激動得滾下了四行熱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