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稱願意接受芬蘭和瑞典加入

稱願意接受芬蘭和瑞典加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3:40:35

稱願意接受芬蘭和瑞典加入(芬蘭瑞典申請入約)1

當地時間5月18日,比利時布魯塞爾,芬蘭北約大使克勞斯·科爾霍甯(左)和瑞典北約大使阿克塞爾·溫霍夫(右)在北約總部向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中)提交兩國加入北約的申請信。 (視覺中國供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祺

俄羅斯對烏克蘭“特别軍事行動”持續近三個月的時候,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再次牽動國際社會的關注目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俄烏沖突刺激、兩國民意轉向和北約持續擴張的共同作用下,芬蘭和瑞典踏上了“入約”之旅。舊平衡的打破,可能意味着新平衡的開啟和建立,如各方保持理智務實的态度,歐洲地緣安全格局短期内仍有望保持平衡穩定。

據悉,當地時間5月18日8時(北京時間15日14時),芬蘭和瑞典已經正式向北約提交“入約”申請。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17日在與芬蘭總統會晤時表示:“這是我們兄弟國家并肩作出的曆史性選擇,我們也會因此變得更加強大。”

古斯塔夫所說的“兄弟國家”芬蘭,與瑞典有着悠久深厚的曆史淵源。自12世紀起,芬蘭曾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1809年俄瑞戰争結束後,瑞典将芬蘭割讓給了沙皇俄國,芬蘭由此開啟了沙俄治下的百年曆史,到1917年宣布獨立,并成為永久中立國。瑞典也在俄瑞戰争失利後不久宣布永久中立。

正是因為芬蘭和瑞典長期奉行“軍事不結盟”中立理念,兩國與蘇聯(俄羅斯)都保持了較好的外交關系。現在芬蘭瑞典兩國現在為什麼突然改弦更張,放棄軍事中立而申請加入北約?崔洪建認為,俄烏沖突給歐洲國家都帶來了巨大思想沖擊,芬瑞兩國積極“入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尋求外部安全保障。

崔洪建分析說,歐洲多數國家在經曆兩次世界大戰的沖擊後,試圖通過區域一體化和建立共同安全來實現“泛歐洲”和平,并将“領土邊界不可變更、非武力方式解決争端”等作為外交原則。但在冷戰結束後,歐洲以勝利者自居,認為自己的理念和制度安排理應得到域内國家的普遍認可,并通過政經手段加以推廣。在此背景下,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和安全關切被輕視甚至忽視。崔洪建說:“俄烏沖突打破了‘歐洲不戰’的一廂情願,莫斯科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們不願意接受美歐對冷戰後歐洲整體安全結構的主導地位。這樣一來,在一些歐洲國家看來,沖突在‘家門口’爆發帶來了非常直接和現實的安全威脅。芬蘭和瑞典據此産生放棄軍事‘不結盟’政策、轉向北約尋求安全保障的意願,也就不難理解。”

這種尋求安全保障的意願,從兩份民調可見一斑。芬蘭廣播電視台(Yle)民調數據顯示,今年1月,隻有約28%的芬蘭人支持本國加入北約,但這一比例在俄羅斯開啟對烏“特别軍事行動”後驟然上升至62%,進入5月份之後,更是有高達76%的芬蘭民衆希望本國加入北約。在與俄羅斯并不接壤的瑞典,當地民調機構德莫斯科普3月份的調查數據顯示,超過50%的瑞典民衆支持本國加入北約,這一數字此後一直上升。

當然,芬瑞兩國國内也有不同的聲音。在一些政治精英看來,“放棄中立地位”并非明智之選。芬蘭前外長奧米奧亞曾表示:“我不認為俄羅斯對芬蘭構成直接威脅,加入北約不會給我們帶來預期的安全。”芬蘭前總統塔裡娅·哈洛甯也曾說:“芬蘭應謹慎考慮加入北約。”瑞典和平與仲裁協會成員黛博拉·所羅門認為,加入北約可能引發與俄羅斯的軍備競賽,反而會讓瑞典變得不安全。

崔洪建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加入北約問題上,芬瑞兩國應該是非常清醒的——不放棄中立地位,也許還能與俄羅斯和平共處;一旦加入北約、成為有政策傾向性的國家,外部潛在威脅可能立刻轉變為現實威脅。但是,民意對兩國政策轉向産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在面對可能的安全威脅時,民衆的選擇和态度往往是感性而現實的,輿論轉向并不完全是理性、符合國家發展利益的。而芬瑞兩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兩國政府必須盡可能順應民意,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執政穩定。“從這一點上看,民意轉變對兩國政府作出‘入約’決定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暫且不談芬蘭和瑞典的決定能否給本國帶來長期利好。北約方面早就敞開懷抱準備迎接新成員的加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明确表示,華盛頓将強烈支持(芬瑞)兩國加入北約。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梅南德斯近日也承諾說,“我将确保美國參議院通過芬蘭的北約新成員資格”。與此同時,英國方面已準備好為兩國“入約”的過渡期提供安全保障。英國首相約翰遜5月11日先後到訪瑞典和芬蘭,與兩國領導人簽署安全協議。

在崔洪建看來,北約持續東擴,也是芬瑞兩國放棄軍事中立的重要因素。他說:“歐洲當前缺少可靠、有效的安全合作機制。出于自身安全考慮,結合北約不斷東擴的現實,加入北約似乎是芬瑞兩國尋求外部安全保障唯一可行的選擇。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兩國希望成為北約對抗俄羅斯的工具。”

與北約沾沾自喜不同的是,面對芬蘭和瑞典踏上“入約”之旅,俄羅斯方面展現出了務實的姿态,外交表态經曆了從堅決反對到抵觸再到明确畫出“紅線”的調整過程。

2月25日,俄羅斯外交部對外表示,如果芬蘭加入北約,俄方将作出堅決回應,兩國将面臨政治和軍事上的嚴重後果。4月15日,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稱,她不能理解瑞典和芬蘭為什麼要成為北約與俄羅斯對抗的新前線,“這将對北歐和平與穩定造成負面影響。”5月16日,普京總統對外表示,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不對俄構成直接威脅,但北約軍事基礎設施在兩國領土上的擴張必然會引起俄羅斯的回應。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對媒體表示,與烏克蘭不同,俄羅斯與芬蘭和瑞典沒有領土争端。

芬蘭、瑞典方面顯然也并不願意過度刺激俄羅斯的神經。據俄衛星通訊社5月15日報道,瑞典執政黨社民黨日前發布消息稱,瑞典申請加入北約,但反對北約在瑞典境内部署核武器和常駐軍事基地。芬蘭方面5月15日也特别強調,加入北約并不針對任何方面,國家安全不是零和博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芬蘭外交部長此前接受芬蘭廣播公司采訪時特别表示:“俄烏沖突與芬蘭、瑞典尋求安全保障不是一碼事。”

崔洪建認為,俄方外交表态的調整,反映了一種理智務實态度。俄方有意識地将烏克蘭沖突與芬蘭瑞典“入約”問題作出區分,既對兩國釋放了“不對抗”“謀和平”的信号,也為兩國畫出了“紅線”。芬蘭和瑞典也對俄方給出了積極回應。

回答“芬瑞兩國加入北約會否完全打破北歐地緣安全格局”這一問題時,崔洪建表示,舊的平衡被打破,并不意味着新的對抗立刻出現或升級,各方需要為尋找新的平衡作出努力。他說:“芬蘭和瑞典很清楚,也在刻意向俄方表态,它們與烏克蘭并不相同。俄羅斯與芬瑞兩國之間沒有現實領土争端,經濟能源關系也很緊密,兩國加入北約隻是為了尋求安全保障,成為北約對抗俄羅斯的工具并不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兩國在争取加入北約的同時,可能謀求與俄羅斯重建互信,并實現一種新的‘和平共處’關系。如果各方均作出理智判斷并開展務實對話,歐洲地緣安全格局短期内仍有望保持穩定。”

在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幹事科爾圖諾夫看來,芬蘭和瑞典還可以在北約中扮演相對理性、克制的角色。他說:“個别國家申請加入北約,緻力于北約的深度介入,并希望在本土永久部署北約軍事基地。但并非所有國家都這麼想,很多國家的立場仍比較務實,并不希望介入外部軍事對抗。比如芬蘭,芬蘭有一支強大的軍隊,赫爾辛基有能力也有意願采取理性、克制的立場。”

俄羅斯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對此也有清醒認識。他表示:“莫斯科對其北部鄰國加入北約的反應,與對烏克蘭類似企圖的反應有着本質區别。芬蘭和瑞典對俄羅斯的立場相對溫和,相信芬蘭會對進一步維護與我們的關系感興趣。”

放眼長期,俄羅斯有沒有可能突破北約步步緊逼的地緣封鎖?崔洪建認為, 芬瑞加入北約,毫無疑問會加大俄羅斯的戰略壓力,俄羅斯在面對北約時的劣勢也将更加明顯,但戰略上的不利可以通過戰術上的平衡來彌補。他說:“随着北約繼續擴容,其内部分歧也将不斷擴大。至少,随着芬蘭的加入,作為與俄羅斯有着1300多公裡領土邊界的國家,它對與俄羅斯和平共處重要性的理解比其它歐洲國家要深刻得多。未來芬瑞兩國完全可以在北約内部發揮理性平衡作用,莫斯科也可以通過與兩國實現和平共處、互不為敵來影響北約和對沖敵意。這一切,也都很考驗俄羅斯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18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