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蘋果谷歌服務架構

蘋果谷歌服務架構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3 20:08:17

蘋果谷歌服務架構?■按:手機廠商與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應當相互促進、良性競争,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蘋果谷歌服務架構?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蘋果谷歌服務架構(谷歌可能被迫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1

蘋果谷歌服務架構

■按:手機廠商與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應當相互促進、良性競争。

2022年4月12日,據媒體報道,受音樂服務平台Spotify 投訴影響,蘋果将在未來幾周内面臨來自歐盟的新一輪反壟斷調查與指控,這是歐盟委員會對Spotify 在音樂流媒體市場内的反競争行為指控進行的系列調查。歐盟《數字市場法案》初步提案可能在今年10月頒布,迫使蘋果允許消費者從第三方來源安裝應用。

2022年3月,消費者報道發布《3·15重磅|手機廠商築起APP的“壟斷”高牆:用戶下載選擇權“名存實亡”》,引起消費者關注和讨論。部分消費者在評論中表示“蘋果也是這樣”“蘋果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幹的”“國内手機廠商都是學習蘋果的”。

時隔一月,國内廠商“學習的對象或借口”——蘋果、谷歌等國外廠商正受到反壟斷的指控,國内手機廠商還能壟斷多久呢?

圖片來源:《消費者報道》攝

“群起而攻”——App Store屢遭調查、指控,蘋果或将被迫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

衆所周知,蘋果的iOS是封閉的,是自成一家的,軟件下載通常都需要通過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如果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則被限制,并需要收30%的“蘋果稅”。簡單舉例,1個遊戲APP在App Store的價格是100元,蘋果要向遊戲開發者收取30塊錢的費用。

蘋果通過App Store的傭金獲得了巨大利潤。以遊戲為例,根據蘋果披露的數據,App Store于2019年獲得了123億美元的營業利潤,其中遊戲盈利85億美元,這個金額甚至超過了索尼、微軟、任天堂、動視暴雪四家世界知名遊戲公司的利潤總和。

▲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涉嫌壟斷

近兩年,蘋果因蘋果稅、不支持第三方支付、攔截第三方應用商店安裝等問題,在歐盟、美國、印度、荷蘭、韓國、法國等多個國家或地區均受到壟斷調查及指控,各國通過法案迫使蘋果、谷歌開放。

2022年,歐盟《數字市場法案》(DMA)的初步提案中,迫使蘋果允許用戶從第三方來源安裝應用,而不是隻能使用自帶的App Store,該立法預計将在10月頒布。按照新法案,蘋果不僅要在平台上允許第三方商店存在,還要允許消費者從第三方來源安裝應用程序,并允許開發人員繞過App Store的支付系統。早在2021年4月,歐盟委員會就指控蘋果App Store存在壟斷行為,稱其設定限制規則,迫使開發者使用蘋果自家的應用内支付系統,并阻止開發者告知消費者有其他購買選項。

在美國,2022年2月通過的《開放應用市場法案》要求蘋果、谷歌允許應用開發商在iOS和安卓系統中使用其他支付系統,并且允許消費者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

在印度,印度競争委員會(CCI)對蘋果的壟斷調查顯示:這些限制排除了 iOS 應用商店的潛在市場應用程序分銷商,拒絕潛在的應用程序開發商和分銷商的市場準入。此外,這種做法初步限制了與iOS應用商店相關的服務技術或科學發展,違反了競争規則。

在韓國,韓國國會2021年通過《電信商業法案》修正案,禁止谷歌、蘋果等主要應用商店運營商強制軟件開發者使用其支付系統,并阻止谷歌、蘋果對“應用内購買”收取傭金。

除了蘋果,谷歌也涉嫌壟斷,導緻訴訟。2021年7月,美國各州對谷歌提起訴訟,稱其違反反壟斷法。該指控認為,谷歌使得下載第三方應用商店非常繁瑣,導緻許多消費者放棄這一嘗試,谷歌對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添加了“多餘的、誤導性的、令人沮喪的安全警告”。

近幾年有關APP Store的判決法案越來越多,蘋果等國外手機廠商在全球各地面臨重重反壟斷調查與指控壓力,在被群起而攻之的情況下,蘋果為了避免四面楚歌的境地,可能會進一步引入第三方應用商店。

那麼一向唯蘋果“馬首是瞻”的國内廠商該何去何從呢?

“欺行霸市”——國内手機廠商屏蔽、攔截、引流、限制第三方應用商店

國内手機廠商對蘋果“亦步亦趨”,每當受到涉嫌壟斷的質疑時,蘋果的做法也是其“擋箭牌”之一。

國際上将蘋果拒絕第三方應用商店的行為定性為壟斷,而國内手機廠商也存在同樣的壟斷行為。例如部分消費者投訴,安裝或使用手機應用過程中,遇到被手機攔截其他渠道下載的應用,引流到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的情況。

2022年3月,消費者報道發布《3·15重磅|手機廠商築起APP的“壟斷”高牆:用戶下載選擇權“名存實亡”》,對多款手機廠商針對4種第三方應用商店(應用寶、豌豆莢、TapTap、酷安)的搜索、下載、安裝等進行全面評測試驗。

結果顯示, 蘋果、vivo、魅族、美圖、realme等8款手機均不能在自身的應用商店搜索到應用寶、豌豆莢這2款應用。而對于TapTap、酷安這2款應用,部分機型能下載,但是是“閹割版”,隻有社區功能,不能下載安裝其他應用。

如下圖某手機搜索“應用寶”“豌豆莢”,未有任何顯示。

▲手機自帶的應用商店,搜索不到第三方應用商店

除了屏蔽,手機廠商還會對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安裝通過“安全提醒”的方式進行攔截、導流和限制。

例如在某手機上,通過酷安官網下載“酷安”APP或通過豌豆莢官網下載“豌豆莢”APP,手機都會彈出“此應用未經過XX應用商店安全檢測,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鮮明提醒,并在下方放上“前往XX應用商店”的引流按鈕。

▲手機廠商對于下載第三方應用進行安全提醒,并引流到自身應用商店

即使能安裝,第三方應用商店在使用上也處處受限制,下載的軟件會遭到“安全提醒”并引流。

因此,手機廠商打着“安全”的旗号,對第三方應用商店及下載的APP會有多項幹擾攔截,包括不限于屏蔽搜索(找不到第三方商店)、安全提醒(提示風險誤導消費者)、惡意導流(引流到自帶的應用商店),增加安裝難度(需要驗證賬号、輸入密碼),引起較多消費者投訴。

今年315期間,微博話題#手機攔截第三方app下載遭用戶投訴#沖上熱搜,閱讀量高達3000多萬,可見并非個例。

▲微博話題讨論較多

搞封閉應用商店壟斷,強收服務費是蘋果先開的“先河”,當監管的鐵拳率先揮向蘋果、谷歌等巨頭時,藏身背後的國産手機廠商們是否也開始瑟瑟發抖,戰戰兢兢了呢?

“兵臨城下”——國内手機廠商同樣可能涉嫌壟斷、不正當競争

國内政策法規也并未缺席。手機廠商攔截外部應用,目的是讓消費者放棄使用外部應用,轉而使用廠商自己的應用,已涉嫌壟斷。

對手機廠商攔截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情況,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消費電子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告訴本刊記者,這種攔截行為涉嫌違法,違反了《反不正當競争法》。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法副教授陶乾也表示,《反不正當競争法》第12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通過影響用戶選擇或者其他方式,妨礙、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産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

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徐婧媛律師也對本刊表示,部分手機廠商通過設置将下載、安裝鍵變暗以及“該應用來源外部、未經過安全檢測、惡意”等提示,讓用戶放棄在第三方平台下載并為自己應用商店導流,不僅已經構成對第三方下載平台的侵權,而且嚴重侵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涉嫌違反多項政策法規。

上海權典律師事務所主任鄧學平律師曾表示,手機廠商對于第三方應用商城等App的攔截是一種不正當競争行為,其他應用商城及App可以援引《反不正當競争法》來追究手機生産商的相關責任。同時,從消費者層面上來講,這樣的行為也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

▲蘋果、安卓廠商應用商店

根據《禁止網絡不正當競争行為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辦法(草案建議稿)》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開展互聯網行業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重點規制的行為,手機廠商實質上是意圖将其硬件設備上的競争優勢蔓延到應用分發層面,涉嫌通過妨礙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産品或服務的方式實施不正當競争行為。

徐婧媛律師表示,這些行為構成惡意幹擾用戶終端上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或者惡意幹擾與互聯網信息服務相關的軟件等産品的下載、安裝、運行和升級,也可能構成欺騙、誤導用戶不使用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的服務或者産品。

徐婧媛律師建議,可以從政府監管和司法層面,适當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提高侵權企業的賠償金額,讓侵權企業忌憚、不敢從事相關侵權行為。

陶乾副教授也進一步指出,手機廠商與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在手機産業生态鍊條中是合作與競争并存。雙方應當相互促進、良性競争。在合作中,應當秉持開放心态,共享用戶,共同為提升手機用戶體驗而努力;在競争中,應當守住法律底線,遵守商業道德,公平競争,尊重用戶的選擇權,維護手機應用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

手機廠商為此被“訴上公堂”的案例也不少,涉及多家手機廠商。

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依靠“壟斷”獲取暴利的方式,在監管倡導公平競争和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對中小企業和整體行業的創新顯然有非常大影響,這種模式也較難持續。

“敲山震虎”——蘋果、谷歌之後,國内手機廠商下一步可能也将被迫放開

2022年4月,蘋果的iOS 15.5開發者測試版發布,蘋果自己的閱讀器APP顯示支持消費者進行外部購買,這是蘋果系統開放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蘋果iOS最新測試版支持第三方支付

在荷蘭,蘋果也開始低頭妥協,2022年3月,在荷蘭的App Store中約會類App可以支持第三方應用的接入,不再是“二選一”,但僅限于在荷蘭運行的iOS或iPadOS的設備。在這之前,蘋果被荷蘭監管機構罰款了5000萬歐元。

在韓國,2022年1月,蘋果公司已提交了合規計劃,将允許APP開發商在韓國提供第三方支付選項,并降低傭金費用;谷歌也将允許Spotify采用第三方支付系統。

作為手機應用商店壟斷的“罪魁禍首”“始作俑者”,目前蘋果、谷歌已經逐步妥協,正進行一步步開放。而靠壟斷崛起的手機廠商們自然也難置身事外,估計國内可能很快也會有相應動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