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詩經裡的絕美愛情

詩經裡的絕美愛情

情感 更新时间:2024-06-27 15:34:39

作者:袁老師

來源:星陪伴(xinghuivip)

詩經裡的絕美愛情(詩經靜女古人也會說情話)1

這是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歌,表現了男子對戀人溫柔娴靜的稱贊以及對她的深深情意,體現出年輕男女之間純美愛情的美好。

全詩三章,每章四句。此詩構思靈巧,人物形象刻畫生動,通篇以男子的口吻來寫,充滿了幽默和健康快樂的情緒,尤其是對于青年人戀愛的心理描寫惟妙惟肖。

《邶風·靜女》是一首愛情詩 。

現代學者一般都認為此詩寫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約。

而舊時的各家之說,則有多解。最早《毛詩序 》雲:“《靜女》,刺時也。衛君無道,夫人無德。”鄭箋釋雲:“以君及夫人無道德,故陳靜女遺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結衿待時;終日至暮,百兩不來”、“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終日至暮,不見齊侯,居室無憂”、“踯躅踟蹰,撫心搔首;五晝四夜,睹我齊侯”之句,則反映齊詩之說,王先謙 《詩三家義集疏 》遂謂“此媵俟迎而嫡作詩也”。

宋人解詩,能破除舊說,歐陽修 《詩本義 》以為“此乃述衛風俗男女淫奔之詩”,朱熹 《詩集傳 》也以為“此淫奔期會之詩”,他們的說法已經表明此詩寫的是男女的愛情活動。

《詩經·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蹰。

靜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說怿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贻。

靜:娴雅貞潔。


姝:美好的樣子。


城隅:城角。


愛:同“薆”,隐藏。


踟蹰: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彤管:指紅管草。


贻:贈。


炜:紅色的光彩。


說怿:喜悅。


牧:曠野,野外。


歸:贈送。


荑:勺藥,一種香草,男女相贈表示結下恩情。


洵:信,實在。


異:奇特,别緻。

大意:

姑娘溫柔又靜雅, 約我城角去幽會。

有意隐藏不露面, 徘徊不前急撓頭。

姑娘漂亮又靜雅, 送我一束紅管草。

紅管草色光燦燦, 更愛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藥, 勺藥美麗又奇異。

不是勺藥本身美, 寶貴隻因美人贈。

詩經裡的絕美愛情(詩經靜女古人也會說情話)2

此詩是從男子一方來寫的,但通過他對戀人外貌的贊美,對她待自己情義之深的宣揚,也可見出未直接在詩中出現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說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稱叙述中顯得更為鮮明。而這又反過來使讀者對小夥子的癡情加深了印象。

詩的第一章是即時的場景:有一位閑雅而又美麗的姑娘,與小夥子約好在城牆角落會面,他早早趕到約會地點,急不可耐地張望着,卻被樹木房舍之類東西擋住了視線,于是隻能抓耳撓腮,一籌莫展,徘徊原地。“愛而不見,搔首踟蹰”雖描寫的是人物外在的動作,卻極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劃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戀慕至深、如癡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兩章,從辭意的遞進來看,應當是那位癡情的小夥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時的回憶,也就是說,“贻我彤管”、“自牧歸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與章的聯系上,第二章首句“靜女其娈”與第一章首句“靜女其姝”僅一字不同,次句頭兩字“贻我”與“俟我”結構也相似,因此兩章多少有一種重章疊句的趨向,有一定的勻稱感,但由于這兩章的後兩句語言結構與意義均無相近之處,且第一章還有五字句,這種重章疊句的趨向便被扼制,使之成為一種佯似。這樣的結構代表了《詩經》中一種介于整齊的重章疊句體與互無重複的分章體之間的特殊類型,似乎反映出合樂歌詞由簡單到複雜的過渡曆程。

詩經裡的絕美愛情(詩經靜女古人也會說情話)3

名家點評

朱熹《詩集傳》:“此淫奔期會之詩也。”(第二章)“于是見之矣。”“蓋相贈以結殷勤之意耳。”“言既得此物,而又悅怿此女之美也。”(第三章)“言靜女又贈我以荑,而其荑亦美且異,然非此荑之為美,特以美人之所贈,故其物亦美耳。”

胡承珙《毛詩後箋》:“傳雲:‘靜,貞靜也。’《文選·思玄賦》《高唐賦》注并引《韓詩章句》曰‘靜,貞也’,天下有奔女而可目之為貞者乎?”

陳子展《詩三百解題》:“《靜女》,無疑地是關于男女相悅之詩。”

餘冠英《詩經選》:“這詩以男子的口吻寫幽期密約的樂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