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謙虛、謙讓一直都是我們奉行的傳統美德。許多父母也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以後能夠成為一個彬彬有禮的人,從小就會給孩子灌輸“講文明,懂禮貌”的思想。
懂禮貌的孩子确實非常招大人喜歡,不過這對于有些孩子來說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并非一時三刻就能學會的。而且以下3種“中國式禮貌”的行為,是不宜強加在孩子身上的,否則會讓孩子越來越膽小自卑。
行為1:逼迫孩子打招呼
傍晚接孩子放學回家,進到小區裡總會碰見一些熱絡的鄰居跟家長聊上幾句,這時有些長輩就會叫孩子跟自己打招呼。可是有的孩子天生内向經常閉口不言,家長臉上挂不住便會訓斥道:“怎麼連個人都不會叫?一點禮貌都不懂!“。
殊不知在外人面前斥責孩子反而會起到反效果,讓孩子對陌生人更加排斥。這個時候家長不妨平和地跟他說:“叔叔阿姨是喜歡你,才讓你叫他們的呀”,讓孩子知道打招呼是一種能讓别人喜歡上自己的行為,慢慢就會改變過來了。
行為2:面對别人的誇獎過于謙虛
經常能在小區裡聽到類似這樣的對話,鄰居:“你家孩子又長高啦!”家長回應說:“長得高有什麼用,也是個傻大個”。明明是别人誇贊自己孩子的話語,可是在某些父母的嘴裡打了個轉,反而成為了一句貶低孩子的話。
在大人們的眼中自己是因為人情世故而故作謙虛,可是這種言辭卻會真的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因為孩子在小時候非常需要大人的認可,于他們而言“誇”就是“好”的體現,而且他們為了能得到更多的誇獎,還會努力做得越來越好。
行為3:不經過孩子允許把玩具給别人
街坊四鄰的小孩來家裡跟孩子一塊玩是常有的事,但總有一些“熊孩子”臨走之前非要把某樣玩具帶走,這時候家長為了顧全面子便會欣然同意。要是自己的孩子事後表露不滿甚至大哭大鬧,家長就會訓斥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摳呢,大不了我再給你買一個”。
可是寶爸寶媽别忘了這個玩具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處置的權力在他的手裡,你們需要尊重孩子的意願。因為分享本來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但如果總強迫孩子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别人,反而會讓孩子心靈受到傷害,慢慢變得越來越敏感小氣。
各位家長,這種“禮貌”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越早改掉越好。如果還有什麼問題的話,不妨留言告訴我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