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了。
每一年到這一天,筆者總會感歎:中華民族,當真是一個很浪漫的民族。在科學上,它不過就是: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太陽黃經達到270°,所以天就會黑得有點兒早,白天有點兒短。
但在咱們古代文學世界裡,對冬至則有極浪漫的描述方式,即:一候蚯蚓結;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這句話的意思是:到了冬至這一天,蚯蚓都知道要把身體蜷縮起來,麋漸漸解角,泉水也開始流動起來了。
咱們的老祖宗們,總是極善于用形象化的語言,表達事情。這樣的一番描述,何其有意思。但在我國民間,還有很多更接地氣、更具實用性語句,來形容冬至,這就是與冬至有關的俗語,比如:
冬至在月頭,要冷在年底;
冬至在月中,無棉也過冬;
冬至餃子夏至面;
這些俗語,有的隻是一些地方的傳統習慣,有的則是老百姓根據經驗得出的結論。本期,筆者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關于冬至如何睡覺的俗語。在南方地區,很多老人經常在這一天,跟家裡的年輕後生們說這麼一句話:冬至不睡兩覺,講究再多也枉然。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這句俗語,都覺得奇怪:一般來說,老人不都希望後生晚輩們勤快些,為何偏偏到這一天,會有這種說法呢?到底,什麼是“兩覺”呢?且聽筆者細細說來:
我國古人認為,冬至過後,白天就會越來越長了。這一天開始,數個九九八十一日,寒氣就将消失,人間再迎明媚的春天。因此,冬至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所以在這一天,飲食上該補的就得補。于是,很多地方才會有冬至吃羊肉湯進補的習慣。既然飲食講究“補”,那在睡眠上自然也是一樣,因此才強調“兩覺”。
這第一覺,指的是午憩。
所謂憩,在古代泛指小睡的意思,《詩經》中就有關于午憩的記載。詩人楊萬裡也曾有詩《午憩方虛坐睡》等作品,強調的都是午後小憩的作用。冬至日這一天,雖然黑夜較長,但午憩仍然是有必要的。
這第二覺,指的是戌時覺。
我們都知道,古人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根據生肖中的動物來命名各個時辰,每個時辰算下來,也就是我們現代人說的兩個小時。而戌時,也就是指現在的北京時間19點到21點之間。因此,戌時覺也有另一個說法叫做:昏後覺,指黃昏後的早眠。
我國古代的節日和節氣裡,有很多日子都是注定要晚睡的,比如節日裡的中秋、元宵、春節,或賞月、或看花燈、或要守歲;節氣裡的白露、立春等,也都相應的夜間習俗和禮儀。偏偏冬至這天晚上,一般來說吃過餃子後就基本沒啥禮儀和民俗活動了。至于原因,就是為了早睡。
早在《後漢書禮儀》一書裡,就曾記載着這樣一句話: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要表達的意思就是:到了冬至前後,君子貴人們都要以修身養性為主要任務,朝中的官員們,也很少外出謀事了。總之,到了冬至的晚上,沒有其它節氣的鬧騰,一切以“靜”為主。
不管是午憩還是睡戌時覺,都說明了一點:在冬至這一天,古人真的很講究睡眠。甚至,他們認為在這一天,睡得好比吃得好更重要。漸漸地,這種古代的習慣傳到現在,就成了老人嘴裡很接地氣的說法:冬至不睡兩覺,講究再多也枉然。
如今,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下,很多年輕人一年365天都難得睡個早覺。老人說的這些講究雖然看上去古闆,但卻是老習俗裡有大智慧。不管平時多麼忙忙碌碌,到這一天就讓自己安安靜靜休息一下吧,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沒有這好的“冬藏”,來年哪來好的身體,去迎接明媚的春光呢?祝大家冬至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