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寫給渴望通過知識變現,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秀才學者!本文也是自我複盤的總結!
為何當下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已經過時,甚至成為了雞肋?
為何還有職場人士還在傻傻拿着筆記本摘抄筆記,各種彩色筆标注重點?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好用的三大筆記工具是什麼?
如何分類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以下是正文。結合小編個人學習工作經曆的原創文章!歡迎大家交流指教!
很多年以前,我的學習思維依然停留在學生生涯老師交給的記憶方法。那就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怎麼樣才能快速記憶呢?那就是抄寫筆記。于是數理化各大學科都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為了應付考試,隻能多抄寫,多記憶!反複看,用各種彩色筆标注重點!
讀大學的四年,08年到12年,移動互聯網才剛剛起步,移動手機和電子設備還沒有當下這麼普及。MP3都是一個學習的奢侈品!所以困于時代的局限,大學時代依然是傳統的記憶方法!筆記本,各種彩色筆做不同的标記來完成學習記憶!課堂上拿筆去記憶,然後再拿着筆記本去溫故知新!
而進入職場,然後自己創業以後,才逐漸發現,過去應付考試的那種筆記記憶方法已經不在适用。一方面是因為教育考試的機制,必須依靠大腦記憶的方法才能答卷考題。另外時代變遷,移動互聯網時代,對于我們整個學習層面都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移動互聯網的迅速崛起,智能手機人手一部的網絡時代,信息量陡增。看新聞,看書籍,看報告,基本都是手機,平闆的傳閱和查看!信息量一多,我們的搜索信息能力,篩選,整合,輸入,輸出的能力随之而來,變化也是水到渠成!
比如職場工作,往往就是資料收集,篩選,彙總,輸出的一個過程。完全抛棄了記憶考題的過程。
比如撰寫行業電子書報告,依靠的也是收集彙總同行業的各大信息資訊,彙總全資料然後進行篩選,提煉個人的獨特思想,分論點,分章節,然後輸出為一本行業電子書的新報告!
你看,各大網盤已經迅速擴容,你的資料,全部打包交給網盤來儲存!網盤取代了大腦記憶的功能。你想多大的網盤,付費去擴容,比你的大腦容量還要大!
你在看,各種筆記本已經上線,你再也不必拿着拿着一本本子去記錄下靈感,手機的備忘錄,語音速記,迅速幫你記錄下你的靈感,随時随地!很少在看到有人拿着筆記本記筆記,寫靈感了。大街上看到的都是拿着手機,直接說話,然後語音轉文字的那種。80%文字識别率,現在已經更高了!
所以,人人都智能手機,一個平闆走天下的時代,我們必須要升級我們的認知。丢掉過去那種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觀念,必須重新定義大腦的功能:大腦是用來整合,思考,調取知識的,而不是用來記憶的!把記憶的功能丢給網盤,丢給雲端筆記本。大腦隻負責調取知識!
改變了整個認識,你就會發現。過去的學習方法,自己偏偏那麼努力,為何還是效率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對大腦的功能還停留在過去記憶的層面上。 一定要升級你的認知,升級你的記憶功能。
明白了大腦并非記憶的原件,我們就要知道,哪些東西可以代替大腦幫我們記憶東西。網盤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網盤僅僅方便儲存的視頻,文件等成品的文件,并不能完成記憶筆記的功能。目前職場圈子裡,大家所熟知,也常用的三個筆記工具,那就是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onenote筆記本。每一個筆記本都各有千秋。
我在參加了很多頭條青雲計劃的培訓當中,花費巨額款項參加他們的内訓。也都會在講到如何輸出自己的知識,那麼重點就在于如何輸入知識。如何輸入知識,那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利用雲端筆記本分類去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重點和大家分享一下筆記本的使用和建立。關于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估計要讨論出來,一兩篇文章是少不了的。所以我們暫且不讨論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要記住,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雲端筆記本是少不了的工具。它是幫助我們大腦記憶,儲存,整理的最佳的工具。
你的所有的靈感,感悟,知識點,方法論,案例,營銷方法論,甚至日記,都可以塞進這個筆記本。什麼時候想用,直接調取就可以!
大家是否還記得印度的舍罕王賞麥故事,聰明的大臣獲得國王的獎賞,不求金銀珠寶,隻求國王滿足他一個小小的願望,就是在棋盤上的64個小格子填滿麥子,要求就是第一個格子放一粒,後邊的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複利。國王一切很簡單,最後發現及時賠上印度所有的麥子,幾乎也填滿不了64個格子。
這就是複利的魅力。知識就是利滾利滾利的複利增長。如果大家不懂這個案例,可以自行去腦補一下。放在當下,什麼才是真正的複利呢?錢放銀行利滾利,發現通貨膨脹的速度更快,都被稀釋所剩無幾了!投資房産,需要眼光和财力!一般人達不到這個水平。也不是最聰明的複利之舉!最聰明的複利,就是投資自己的大腦!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從零開始,萬丈高樓平地起。然後知識變現,剛開始很慢,甚至沒有領收入,但是越到後邊,随着知識的增長,變現途徑和威力越來越大!
就好像很多人都在頭條變現一樣,剛開始初入頭條領域,不懂青雲寫作結構,不懂文章推薦機制,不懂寫作技巧,不懂方法論,但是都不要緊,隻要你開始做,開始建立自己的寫作知識體系,開始慢,後邊快。開始幾個月一兩千收入,但是後邊一個月幾萬的都有!這就是建立自己知識體系複利的魅力!
很簡單,從今天開始,要習慣使用雲筆記記錄自己的想法,靈感和筆記!手機電腦平闆個大商場平台直接搜索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或者onenote筆記。點擊直接下載安裝即可!
這裡要和大家說的是,知識儲存分類的事情!我們拿印象筆記來做案例,印象筆記裡,可以分出兩級文件出來!一級文件夾是大的分類。二級文件夾是子分類!
對于一級文件,這個就相當于大的分類,可以細分為工作,職場,創業,生活,娛樂等等!根據每一個人不同情況來做一個大的分類!
我這邊的分類。對于一級文件夾,職場以001開頭,那麼後邊的二級文件夾就可以以001為開始,一直到100結束。也就是說,二級文件,預設了100個二級文件夾來分類!
比如生活,我以100開頭,那麼後邊的二級文件夾就可以以100為開始,作為二級文件夾的分類。二級文件夾以101開始,一直到199結束,也是預設了100個二級文件夾來分類做筆記記錄!
以此類推!
這樣一級文件夾一般設置五六個左右大的分類就行了,大的分類下又可以設置100個二級分類,整合起來就是500個筆記本來記錄。對于知識的儲存和整理,這些已經完完全完全足夠使用了!
很多朋友在第一次接觸印象筆記,開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也希望可以代理自己大腦記憶的功能。但是新朋友往往都會遇到以下的兩個核心的問題!
難點1:分類列表
建立筆記本很容易,難點在于分類!比如職場,下邊如何設置關鍵詞分類呢。這個時候就需要提前思考,常見的有哪些大的分類呢。面試,離職,方法論,玻璃心,同事關系,升職加薪,行政管理,簡曆撰寫,公司團建面,工作彙報等等
個人建議:無論哪個行業,都可以使用這種方法去建立的關鍵詞分類!每一個文章,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提煉一到三個左右的關鍵詞,然後對号入座。我們必須要學會提煉關鍵詞的能力,無論 你是在哪裡看到的文章,筆記等,當你要收到到你的知識庫的時候,必須提煉出關鍵詞來,然後對号入座!
難點2:提煉關鍵詞
一個句子,一段話,一篇文章,一個故事,都必須掌握住提煉關鍵詞的能力!如果不經過提練,不經過自己思考加工過的文章,頂多隻是收藏而已!就好比自己的微信好友一樣,如果不經過分組,标簽分類,那麼5000多人的微信,就是一個大雜燴。
比如赤壁之戰,怎麼提煉關鍵字呢?我遇到的營銷高人,直接提煉了一個字,撒字呢,那就是火。赤壁之戰就是一把火燒了曹操水上的戰船。提煉火字,太正确了!
再比如,大家肯定聽說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名言嗎。這句名言是誰提煉出來的呢,出自《聖經》裡邊的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國王招集了國内的有識之士。命令他們找一個能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永世法則,結果這些聰明的大臣花了三個月給國王找來了三本書。國王不滿意,說,再精簡。于是從三本書精簡成了一本書。國王還是不滿意,再精簡,于是最終精簡成了一張紙。這張紙上就寫了一句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三本書提煉了一句話,一句普世價值的話。隻有這一句最重要,也最能代表三本書籍核心内容!這就是提煉的能力。同樣的話,一本書,一段話,一個故事,你來提煉裡邊的核心!
對于新手來說,需要一個過程,這個時候給大家一個建議!那就是善于利用中轉站的功能!
良心建議:中轉站的緩沖段
中轉站如何建立:可以單獨做一個一級文件,命名為中轉站!意思很明确,代加工待處理的文件都放在中轉站裡!
按照我自己的工作習慣,一般當天能看到好的筆記有很多,大概一天可以收錄十多條筆記到自己的知識體系當中!但是因為是碎片化收集,如果每一個筆記都要當下就提煉的話,精力比較分散。可以先集中把筆記統一放在中轉站當中去!
看到一個好句子,先不提煉思考,覺得好就先放在中轉站!
看到好的文章,可以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先放在中轉站!
然後一天之類,集中一個時間段,集中整理自己的中轉站。如何整理,每一篇文章提煉他的關鍵詞,然後對好入座!比如今天收錄了10篇筆記在中轉站,那麼集中在那個時間段嗎,每一篇文章都提煉關鍵詞,然後分類。清空了中轉站,那麼文章提煉關鍵詞,分類也就做完了!
千萬别累計。如果累計三四天以後再去整理,你會發現工作量太大,壓力山大啊。要學會當天的工作當天必去做完!不積矽步,何談萬裡!
一句話說明知識體系的流程
建立知識體系,是一個複雜而長期積累的過程!從搜集信息,到集中篩選,再到結構化處理,最後到輸出實踐。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環節,知識點都很多!當你接觸一個新的領域的時候,搜索是第一步,而且是就是大規模的搜索。互聯網時代信息發達到了冗餘的地步,搜索也有大量的技巧,因此很有必要提高精準度。很多業界的朋友都把搜索能力提煉成為搜商,和情商智商劃在了一個水平上!
篩選:去除糟粕,去取精華所用!最權威,最可靠,最有說服力的信息,才能最大程度幫你快速掌握一個行業的精華信息!
結構化:如何将知識結構化,大腦對知識的記憶喜歡影像,而純文字型的大腦并不感冒。我們可以利用結構化的東西來記憶知識,比如思維導圖,關系圖,流程圖,線性圖片,多維角度來結構化我們的知識!
輸出:知識的輸出。如何将你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歌,吸收過來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好比我現在寫的這篇文章就是一種知識輸出的過程!
很多人覺得很累,很辛苦,看不到效果,看不到知識體系複利的魅力!很多人也就選擇了那些簡單粗暴的動作,比如複制,抄襲,簡單粗暴。這樣最省力,也不費腦子!做的工作,就是一個互聯網的搬運工!
而另外一批人,選擇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腳印來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前期很累,但是後期很美好,知識的複利魅力很大。這些人負重而前行!
《聖經》耶稣就對衆人說過,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想想,進入大門很容易,窄門沒有接個人願意進去。往往選擇進入窄門的,才是你的前途所在!負重前行,腳踏大地。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