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的鳴叫提醒着秋天的來臨。古詩《國風·豳風·七月》所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說的不正是如此嗎?
現在住在了高層,居然家裡還有蛐蛐,難道蛐蛐會爬樓?
科普一下,蛐蛐的學名叫蟋蟀,它的彈跳能力和飛行能力都特别強,它可以飛100多米高,所以飛上高層住宅對它來說沒啥難度。蛐蛐多可能跟天氣濕潤有關,夏天氣溫高、雨水充足,使得蛐蛐卵的成活率提高,蛐蛐自然就多了。另外,綠地為蛐蛐的繁殖創造了條件,再加上城市綠化過程中較少使用農藥,為蛐蛐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蟋蟀是利用翅膀摩擦發出鳴叫聲,而且雄性有叫聲,雌性不發聲。此外,蟋蟀的鳴聲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進入,又可求偶。當有别的同性進入其領域内,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
蛐蛐的野外生活一般都是以嫩芽、嫩葉及根為食,是害蟲。蟋蟀還有趨光性,夜晚順着光源就可能進入到居民家,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也不咬人。如果家中有小孩,蛐蛐的叫聲驚擾了家人,那麼如何請走“客人”呢?可以利用它的趨光性,在夜晚用手電筒光誘使其爬出角落,飛往室外。為了防止蛐蛐兒再次進入室内,建議市民将空調管道口等平時容易忽略的洞口堵上,關好門窗即可。
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曆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養鬥蟋蟀,興于宋,盛于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溫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内的故宮、北海、天壇、太廟等地也能捉到蟋蟀。
老北京鬥蛐蛐,分上中下三等。下等就是三五個小孩抱着粗制瓦罐或搪瓷茶缸,蹲大槐樹底下鬥,赢者彈輸家的腦門兒,至不濟賠上倆玻璃球仨洋畫。中等多是在自己家中“雅鬥”,以點心、水果或一元大洋為輸赢,純屬消閑取樂。上等的規矩可就大了,白露前後“開盆”,設局的地方要選在大院落,先發大紅請帖請參加者莅臨,然後設司秤、記賬和監局三人。司秤的負責給蛐蛐過秤——這跟拳擊比賽一樣,分清輕中重量級,同級别的選手才能較量。記賬的把重量寫在條子上交給蛐蛐的主人,蛐蛐的主人攜帶相應的蛐蛐參加相應的“重量級”的鬥局。而鬥局正式開始前,由監局人與雙方商議賭注的大小。
如今,鬥蟋蟀之風,僅隻在長江黃河流域下遊的部分城鎮少量存在。玩蟋蟀,民間一閑樂,無傷大雅,但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如果輸赢與金錢挂鈎,那就更不宜推廣了。
每年蟋蟀低鳴,人們就會聯想到年歲匆匆,夏去秋來。
作者:趙玉亞,渭南日報社主任記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