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

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12:52:45

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發布,要求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其中提到完善監測幫扶機制,精準确定監測對象那麼,如何防止規模性返貧?防返貧監測又具體會覆蓋哪些人?對此,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三貴,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1

防返貧監測對象排查方式為哪三種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發布,要求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其中提到完善監測幫扶機制,精準确定監測對象。那麼,如何防止規模性返貧?防返貧監測又具體會覆蓋哪些人?對此,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原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汪三貴,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

新京報: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國宣布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後的第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件指出要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該怎麼守?有何關鍵點?

汪三貴:建立有效的防返貧監測幫扶體系是防止規模性返貧的核心。如文件中所提及的,精準确定監測對象,将有返貧緻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納入監測範圍,進行動态監測。我們要明白的是,在某種角度上,返貧是肯定會發生的,當然返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天災人禍、突發情況。例如去年極端天氣導緻的水災,有可能會影響農村住房。我們曾經的脫貧标準分為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這兩個方面,水災對于安全住房的影響可能就會比較大。

現在要做的,是建立起有效、精準的監測體系和支持政策。這其中有兩個時機。一方面是在問題發生後,根據返貧因素,納入監測,繼而相關的政策、措施去支持。另一方面,也要“未雨綢缪”。我們再以因病返貧的情況舉例,我們都知道,若遇大病,久治不愈,那麼這個家庭的收入會下降,甚至收入來源也會喪失。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在脫貧戶發生醫療狀況時介入,就要監測起來,采取一定措施去幫扶。

新京報:返貧監測會覆蓋到哪些人?他們是如何被分類的?

汪三貴:返貧監測主要的對象分為三類。第一類我們稱作“脫貧不穩定戶”。這是主要的監測對象,他們剛剛脫貧,面對風險的能力弱。我們知道脫貧是有标準的,2020年全國脫貧标準為人均純收入4000元,在防返貧監測中,這個标準會被放寬到1.5倍,也就是說人均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農戶會被納入到監測。另外在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等方面存在風險隐患的,也在監測範圍内。

第二類叫做“邊緣易緻貧戶”。也就是說,他們曾經都是非貧困戶,也從未享受過脫貧攻堅的政策支持,不過實際上比貧困戶的生活狀況好不了多少。這幾年國家脫貧攻堅對于貧困戶的支持力度很大,目前很多脫貧戶比邊緣易緻貧戶的生活都要好了,所以我們要關注的第二類,就是這些“生活在邊邊”上的人。這個群體可能比脫貧不穩定戶更脆弱,因此要納入監測,開始享受政策支持。

第三類是“突發嚴重困難戶”。指的是因為一些重大的意外,如之前所提到的疾病、天災等情況,導緻家庭的剛性支出驟然大幅增加,導緻家庭收入支撐不起生活,這類群體極有可能是原來的非貧困戶,也可能是收入超過6000元的脫貧戶,他們也要被納入監測。

防返貧監測最主要是針對這三類人群,把他們納入到監測範圍内,幫扶得當,規模性返貧也就不會出現了。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唐峥 校對 柳寶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