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年代生活劇《我們的日子》近日在愛奇藝上線,橫跨30年歲月的劇情,鋪陳開一幅關于生活的懷舊長卷。故事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講起,以4個家庭為縮影,展現了兩代人的平凡生活,以及每個人在這平凡中奔赴幸福的曆程。
劇中,同住工廠家屬區的王雪花、東方宏、楊思宇在同一天出生,随着孩子的出生,“我們的日子”開始了。
《我們的日子》劇照 資料圖片
三個同日出生的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風格”:王雪華的父親王憲平是複員軍人,為人正派負責但性子耿直火爆,偏偏妻子劉淑霞是一個多愁善感的文藝女青年;東方宏的父親是一個“海派小男人”,與妻子傅瑩大大咧咧的彪悍性格形成鮮明反差;而楊思宇的父母楊大山和方慧,則在劇中上演了“先婚後愛”的戲碼。但無論哪一種“風格”,在吵吵鬧鬧中,溫情貫穿始終,這也是現實中千千萬萬小家庭的縮影。
作為一部影視作品,《我們的日子》的精良制作分分鐘把觀衆拉回那個年代,80後90後的童年記憶也被喚醒。
第一集中,滿大街“二八大杠”自行車湧入挂着“請您注意安全 高高興興上班”标語的工廠大門,工廠食堂忙着搬運冬儲大白菜,工人在用電烙鐵做“電燙帽”……短短兩分鐘,描摹出一幅80年代工廠生活全景圖。之後,無論是一塊桌布、一個五鬥櫃,一架電子琴,還是熱氣騰騰的爐子、阖家圍坐的吃飯圓桌,都讓觀衆驚喜發現“我家也有同款”。
《我們的日子》不僅從外部環境與細節還原時代,對于鄰裡關系的描摹、時代氛圍的渲染,還讓今天的年輕人得以窺見當時人情社會的運作機理、人們普遍的精神狀态。為了競争保衛科長,楊大山與王憲平大打出手;但當王憲平的妻子難産時,楊大山依然前去探望并介紹認識的醫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劇中人的某些行為可能會顯得“落後”,但他們随着時間在成長、在進步,讓全劇呈現更真實、更可信的面貌。
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日子》就像百姓生活的留影機,而且留的不僅是過往物質生活的影,更是如何從那個年代一路走來的精神縮影。盡管日子平凡,但劇中人珍惜當下、互幫互助,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也讓年輕觀衆仿佛看見今天的自己。随着劇情展開,孩子們出生、長大,大膽戀愛、追逐事業,展現出各自的人生軌迹。這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任何時代都是主旋律,《我們的日子》也是今天“你們的日子”。
《我們的日子》劇照 資料圖片
普通人的日子和影視劇不同,大多數時候沒有驚心動魄,隻有柴米油鹽。在基本的編劇要求之上,《我們的日子》可能更接近于真實的生活,從平凡細微處入手,在細水長流中透出持久的生命力。也許,最動人的故事就是自己經曆過的故事,最動人的情感就是人性本初的溫暖。
近年來,《人世間》《心居》《警察榮譽》《風吹半夏》等描繪百姓煙火生活的作品先後在愛奇藝播出。這些作品以現實生活作為依托,以普通人為主角。劇中“我們的日子”如鏡像般投射現實中“你們的日子”,陪伴觀衆,也感動觀衆。除了創造視覺享受的“奇觀”之外,影視作品也十分需要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價值。
責任編輯: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