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牌化妝品小樣怎麼這麼多?“1.8g的××品牌口紅小樣隻要13.8元,正裝3g卻需要185元,肯定買小樣更劃算”正在逛網絡購物平台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吳同(化名)一邊挑選商品,一邊念念有詞幾經對比,最終她購買了多個知名品牌的小樣,包括神仙水、粉底液和口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最近大牌化妝品小樣怎麼這麼多?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1.8g的××品牌口紅小樣隻要13.8元,正裝3g卻需要185元,肯定買小樣更劃算。”正在逛網絡購物平台的北京高校研究生吳同(化名)一邊挑選商品,一邊念念有詞。幾經對比,最終她購買了多個知名品牌的小樣,包括神仙水、粉底液和口紅。
化妝品小樣就是人們常說的“試用裝”,是品牌商家為新品推廣、優惠促銷贈送給消費者使用的産品,一般不專門銷售。但現實生活中,化妝品小樣不僅成了美妝行業的“網紅”,還逐漸形成新的零售業态,受到年輕人的喜歡。同時,小樣假貨多、出現糾紛維權難等問題也飽受诟病。
這麼多的小樣從何而來,售賣是否合理,其中又有多少是正品?出現問題消費者該如何維權?帶着這些問題,《法治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
價格低廉種類繁多
包裝精緻真假難辨
據吳同介紹,她是最近一年才開始關注和購買化妝品小樣的,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便宜又好用,可以以較低價格買到大品牌;同樣一筆費用,買小樣的話,口紅可以同時購買好幾種色号、香水可以同時購買好幾種味道”。
過去的一年,新消費的火熱直接加速了“小樣經濟”出圈。記者搜索發現,在一個記錄生活的網絡平台上,将“小樣”标記為關鍵字的筆記超過40萬篇;網絡平台上,不少公司或個人賬号都提供小樣免費申領服務,迅速增粉。
在2021年雙十一的直播間裡,各大頭部主播慷慨激昂地告訴消費者,“買一套送一套,送的比正裝還要多”。如一位頭部主播推銷的某大品牌水乳,買250mL的正品,贈送280mL的小樣,還有200元的優惠券。這無疑刺激了很多消費者的神經,短時間内售出超27萬份。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小樣沒有走進直播間前,其最活躍的地方就是二手市場和代購群裡。2021年雙十一次日,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美妝小樣的發布量大幅度增長,很多人早早在平台等着“撿漏”。在預售商品還未發貨時,該二手平台上就出現了很多轉手、拼單雙十一預售商品的信息。其中,大多數都涉及小樣。
比如有賣家将原價1360元的三件套裝和贈送的小樣,以每件正品 小樣标注不同價格(總價超過1360元)出售。這種操作讓很多女生成了“倒爺”,一方面可以分攤費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賺取差價,小樣經濟依托二手平台,在年輕人群體裡風生水起。
記者打開電商平台進行對比,以某品牌小白瓶精華液為例,14mL隻需19.8元,而正裝50mL需要359元;某品牌小棕瓶精華15mL小樣隻需39.8元,而正裝30mL需要660元。
價格如此低廉的大品牌小樣,有的還是倒過手的小樣,能保證是正品嗎?
“品牌方如果沒推出小樣,那肯定是假貨,這是唯一的直接證據。”資深彩妝博主bel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實正品小樣每毫升價格并不比正裝便宜,如果小樣與正裝價格差距很大,而店家庫存和銷量又很多的話,基本上也可以斷定為假貨。
“比如××品牌粉底液,官方隻有片裝和5mL的小樣,但是有一些網上店鋪售賣10mL的小樣。這些肯定是假貨,但銷售量卻不低。”bel舉例說。
随後,記者在網上平台找到一家售賣該品牌粉底液10mL的店鋪,每瓶售價僅為13.3元。當記者向商家提出官方并未推出10mL的小樣時,商家僅回複說:“正品,支持專櫃驗貨。”
對于商家這一說法,bel說:“這都是商家的套路。小樣很難驗貨,先不說櫃哥櫃姐沒有相關專業技術,就算有人家也不會理你。如果有的消費者較真,商家還會以該小樣在中國地區未推出,隻在日本、歐美等其他地區有,所以國内官網沒有同款小樣來敷衍消費者。”
資深美妝博主何力(化名)也曾發文揭露過化妝品小樣假貨問題,他告訴記者:“小樣假貨很多,越是貴的,假的就越多,造假大牌小樣做得很‘精緻’,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很難辨别真僞。”
遼甯大連某高校研究生田心語(化名)也經常購買小樣,她說有些小樣上有二維碼、條形碼之類的标記,可以查驗真僞。同時,她覺得好評比較多的店鋪出售的小樣應該是正品。
而在何力看來,即使可以查到護膚品瓶身上的二維碼,也隻能證明瓶子是真的,但瓶内産品未必是正品,因為有人會回收大牌護膚品空瓶牟利。
“小樣作為非賣品,常見的獲取渠道就是專櫃贈送或是代理商和免稅店贈送,而這些渠道所能流出的小樣數量十分有限,市面上流通着數量如此大的小樣不符合常理。”何力說。
小樣來源渠道多樣
正品雖有數量有限
為了解小樣的來源,記者采訪到某化妝品供應鍊公司的工作人員譚君(化名)。據她介紹,她所在公司會邀請一些頭部主播進行直播帶貨,為吸引粉絲購買,公司會特意生産一批小樣,随正品贈送給消費者。如果有剩餘小樣,就會将小樣當作商品進行售賣。
“其實有些店鋪将真假小樣混着賣,大多數消費者難以辨别。”譚君透露。
對于譚君所說的“真假混賣”這一說法,bel表示認同。“正品小樣數量是很有限的,尤其是大品牌的小樣管控很嚴格,根本不可能月售上萬件。”bel說。
bel告訴記者,她一個同為美妝博主的好友,曾發文揭露過某店鋪小樣為假貨的視頻,但随後便接到了該店鋪寄來的律師函。bel說,由于這些店鋪也會售賣正品,贈送的也有一批正品小樣,起訴時,店鋪會拿出發票來證明小樣是專櫃贈品,勝訴的可能性會更大。
何力介紹說,以前會有一些櫃姐或櫃哥私自扣留一些小樣倒賣,但随着品牌品控的日益嚴格,這種情況越發少見,“如果私自扣留小樣的行為被發現,會被開除的,很少有人會拿自己的職業開玩笑”。
早先,有媒體記者曾到一家專門生産大牌化妝品小樣的工廠暗訪調查。該工廠負責人稱:“高級仿制品大到外觀、小到顔色、氣味等都與正品沒什麼兩樣,就是用慣專櫃的消費者,使用時輕易也辨别不出來。”
而一起“紀梵希散粉6g中樣”事件也将造假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起因是某大學生美妝博主及其室友銷售紀梵希散粉6g中樣被指造假,從而深陷輿論風波。随後紀梵希官方聲明,從未生産過6g中樣,給了一個明确的結論。
何力還介紹說:“正品小樣在品牌方做活動時申請領取,消費者隻需付郵費即可。有代購就會在各種群裡請他人去申請領取,然後自己再貼錢回收,随後售賣。雖然這些小樣是正品,但數量也十分有限。”
吳同曾在代購處購買過小樣,專業代購所售賣的小樣又是否能确保為正品呢?bel和何力都認為正品确實有,一些代購還會囤貨待價而沽,但總體數量不多,如果出售很快就會斷貨。
“有些消費者購買正裝時,品牌方會贈送同等含量的小樣,為了降低成本,消費者也會将小樣出售。但實踐中,低價大牌正品小樣,往往可遇不可求。”bel說。
耗時費力維權受阻
消費者多自認倒黴
除了假貨多,小樣還存在過期問題。何力曾遇到過有商家出售的小樣瓶身生産批号被剪掉的情況,沒有生産批号就無法查到小樣的生産日期和其他信息。
“商家會說這是從櫃姐手中回收的,為了防止品牌方追蹤到,隻能把批号剪掉。看似很正當的理由,其實售賣的可能是假冒僞劣甚至過期小樣。”何力說。
如果這種商品出問題的話,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呢?對于這一問題,何力說隻能去平台投訴,而且要證明皮膚出問題與商品有必然聯系十分不易,一套流程走下來其實非常消耗時間和精力。
在談及如果購買的小樣為假貨是否會維權時,吳同和田心語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本來小樣價格就不是特别貴,如果退換貨的話,會浪費更多的時間精力,還不如自認倒黴。”田心語說。
對此,bel表示理解。在她看來,随着小樣市場的快速興起,一些專賣小樣的店鋪漸漸出現店大欺客的現象。bel曾在有些小樣店鋪評論中看到,有買家留言說懷疑小樣是假貨,申請退款時,商家不僅不退,反而會頻繁打電話騷擾買家。
除此之外,她認為消費者難以維權的原因還苦于沒有證據。“即使你跟商家說商品的包裝、顔色和氣味與正品不同,商家也會告訴你這是因為生産批次或産地差異等原因造成的。”bel說。
采訪最後,在談及對小樣的看法時,何力和bel觀點一緻。他們認為,作為非賣品的贈品小樣本身隻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購買到心儀的産品,直接售賣小樣的行為不合理。此外,伴随而來的假貨、過期産品等問題,不僅會損害消費者利益,同時也會導緻品牌形象受損。
在北京律師常莎看來,對于消費者來說,在沒有經過品牌方授權的集合店購物,一旦買到了假冒僞劣商品,很難向品牌方去主張權利,隻能要求集合店的店家退貨或賠償,這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來說有比較大的風險。
化妝品小樣造假售假的問題層出不窮,且難以從根本上杜絕這類問題的發生。在受訪的業内人士看來,化妝品小樣市場能否長久發展下去,最主要的兩個關卡就是:正規的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但時至今日,小樣的生産銷售鍊依舊沒有形成。
一家美妝店老闆也透露,如果沒有專門的渠道,難以保證小樣持續穩定供應。而電商平台中,獲取小樣的正規渠道,除了購買正裝獲得,還有電商平台上的一些活動,但這個渠道依舊不是針對大部分人開放的。據多位網友反饋:“電商對試用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所以申請的人很多,領到的人很少。”
“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化妝品小樣并沒有統一的銷售渠道,電商平台、二手平台、代購群以及線下店等,都有小樣的身影。沒有統一的進貨渠道和銷售渠道,無疑給化妝品小樣制假售假提供了‘契機’。”何力說。(記者 趙 麗 實習生 楊轶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