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海朝 河南文藝出版社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範仲淹
作者 符海朝
範仲淹曾名“朱說”?範仲淹,字希文,蘇州人。北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二十九日(989年10月1日),誕生于河北西路成德軍(真定府,治今河北省正定縣)節度掌書記官舍。
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以前,範仲淹從養父朱姓,名說。
被任命為權集慶軍節度推官期間,範仲淹遵從母親的願望(也是他多年的願望),向朝廷上奏提出歸宗複姓的請求,經朝廷批準後,時年二十九歲的朱說方以範仲淹(字希文)的名字行于世。本書為了行文的方便,基本上都寫為範仲淹。
仲淹(名)和希文(字),均由飽讀詩書且做事細緻的範仲淹所取。
宋代文人中尊崇隋末文人王通的比較多,範仲淹也是其中的一個。王通(580—617年),字仲淹,門人私谥“文中子”,其思想中包含儒、道、釋融合的思想,他極力贊成儒家的仁政主張。
範仲淹直接取王通的字作為自己的名,又從“文中子”三字中取一“文”字,前邊加上有崇尚之意的“希”字,以“希文”為字。
此外,“仲淹”一名,又與其同父異母的兄長範仲溫的名字排行保持一緻,如此取名很容易讓不明真相的人理解為兄弟二人的姓名均由其父親統一命名,也有助于得到蘇州範氏家族的認可。
範仲淹像
四代祖宗世系盡管範仲淹在皇祐三年(1051年)為蘇州範氏家族寫的《續家譜》序言中,将其家世一直追到唐朝宰相範履冰。但正如其在文中所言,寫作所依據的祖傳文字材料隻從高祖範隋開始,再往上追溯的譜系,範仲淹雖然沒有言明,自然都是猜測之語。
正如歐陽修所言,由于安史之亂及以後藩鎮割據、黃巢起義、五代混戰的長期戰亂影響,絕大多數家族的家譜已經失傳。趙宋立國後,社會安定下來,一些大官僚重修家譜,為了擴大家族的影響,提高家族的榮耀,将其家世大多追到唐代甚至更早以前的一些名人。在此問題上,範仲淹也未能免俗。
因此,範仲淹研究專家方健先生在《範仲淹評傳》一書中,認為範仲淹将其家族曆史追到範履冰的說法,并不可信。
範仲淹高祖範隋,本為幽州(今北京市)人,唐朝末年任幽州良鄉縣(今北京市良鄉縣)主簿,後改任處州麗水縣(今浙江省麗水市)縣丞。安史之亂後,北方陷入藩鎮割據的混戰中,範隋遂選擇富裕且少戰亂的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作為定居地。從此,其後人遂以蘇州作為祖籍。
範隋夫人陳氏,有子二人:範夢齡和範夢均。
範夢齡即範仲淹的曾祖父,曾經任官吳越國蘇州糧料判官。範夢齡夫人陳氏。二人育有五個兒子,分别是範禹谟、範浩谟、範光谟、範贊時、範侯谟。
範仲淹祖父範贊時,曾經任官吳越國秘書監。夫人陳氏。二人育子四人,分别是範堅、範坰、範墉、範埙。
範仲淹生父範墉,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跟随吳越國國王錢俶歸宋,曆任武信軍(治今四川省遂甯縣)、武甯軍(治今江蘇省徐州市)、成德軍節度掌書記,淳化元年(990年)去世于任所。時年範仲淹虛齡兩歲。由于範仲淹的兄長範仲溫生于京師,所以據此推算範墉應該還做過一段京官。
範墉前妻陳氏,先後生育了四個孩子,但隻有範仲溫存活下來。後妻謝氏,即範仲淹的生母,相關史料記載很少,僅知道範墉去世後,她為生活所迫,改嫁朱文翰,範仲溫則由族人帶回老家蘇州撫養。為了使範仲淹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以免在範仲淹幼小的心靈上留下創傷,謝氏暫時對範仲淹隐瞞了他的身世,眷眷之心,于此可見。
宋代雖然是理學的重要形成和發展時期,但是,婦女因為各種原因改嫁,既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也為社會輿論所接受。不像明清時期,“以理殺人”,變态性地要求婦女守節,“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完全剝奪了婦女再婚、追求幸福的權利。
謝氏帶着年幼的範仲淹,跟随朱文翰輾轉于湖南安鄉(今湖南省安鄉縣)、淄州(今山東省淄博市)、長山(今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等朱文翰為官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範仲淹進士及第,擔任廣德軍(今安徽省廣德縣)司理參軍時,把母親接到任所侍養。
範仲淹母子情深。在《求追贈考妣狀》中範仲淹寫道:“臣襁褓之中,失去嚴父,母親憐惜我早失父愛,又多疾病,故養育之恩,過于常人。夜夜為子祈禱,祈求佛祖保佑,為了表達忠心,在二十多年的歲月裡,不食葷腥。後臣告别母親,遊學四方,母親因為看不到兒子,常常哭泣,差點雙目失明。”
謝氏去世後,範仲淹并沒有将母親與生父合葬于蘇州祖墳,而是于西京洛陽另擇茔地安葬。一般來說,女性再嫁後,去世後應和後夫葬在一起。謝氏再嫁到朱家後,範仲淹做官後将母親接回奉養,謝氏和朱文翰并沒有離婚。如果将她和生父葬在一起,顯然不合适,朱、範兩家族都接受不了。如與後夫葬在一起,恢複範姓後的範仲淹感情上也難以接受,上墳祭祀更是麻煩事,另擇茔地安葬顯然是适中的選擇方案。再則“生在蘇杭,死葬北邙”的俗語,可能也影響了範仲淹在此問題上的選擇。
養父朱文翰對範仲淹也格外關照,視若己出。範仲淹功成名就之後,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慶曆五年(1045年)四月,範仲淹奏請仁宗皇帝追封朱文翰為太常博士。朱家子弟靠範仲淹的恩蔭得以做官者有三人。朱文翰幾個兒子的葬禮均由範仲淹出錢。《範文正公文集》中有十五篇範仲淹緻朱氏子弟及其家人的書劄,可見即使範仲淹改姓後,他們之間的關系仍然很親密。
注:以上内容節選自《範仲淹十講》,符海朝 著,2021年12月出版。本文标題為小編所拟。
責編 | 張麗 責校 | 陳萱慶
審核 | 方勁銳 排版 | 陳萱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