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民衆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材的要求越來越講究,一些傳統常見的菜蔬由于集約化生産,口感、味道、營養成分的确不敢恭維,加之對農殘的擔心,已經成為"不得已而食之",而作為傳統純天然食材的竹筍,則異軍突起,不僅因為富含維生素、粗纖維,口感脆嫩鮮美,而且産自地下,有筍衣包裹,相對于其他蔬菜,更具安全感,成為餐桌上的"寵兒",倍受追捧,雷竹早熟筍用林栽培也成為目前炙手可熱的農村緻富項目。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最簡單的利用雷竹用材林改良成早熟高産筍用林的實用技術。
雷竹筍用林選擇
選擇交通便利,水源充沛,坡度平緩,土壤深厚,雷竹生長茂盛的雷竹用材林,作為雷竹早熟高産筍用林改良培育對象。
雷竹筍用林的清灌、墾複、促壯孕筍1、 清灌
清灌選擇在當年6月左右進行,全面清除竹林内雜草、小灌木、石頭、樹樁,以及4年以上老竹,每畝均勻保留500-600株生長健壯的雷竹作為母竹,母竹在保留15盤左右竹枝的前提下,進行除稍,即用利刃削去竹稍,除稍的好處是既提高竹林的通風透光度,又能避免雪壓倒伏,還能促進竹鞭生長。
2、 墾複
竹林清理完畢,即可進行墾複。墾複時全面深挖20-30公分,進一步清除土壤中的磚頭、石塊、樁兜、老竹兜、枯萎老化的竹鞭,簡單的說,就是将竹園整理成菜園即可。
3、 促壯、孕筍
促壯:結合墾複,施用人糞尿、豬糞、雞糞、塘泥等混合農家肥,同時增施複合肥,按照每畝農家肥1000公斤添加200公斤複合肥的标準,均勻溝施覆蓋于竹林間。
孕筍:每年11月中下旬,每畝再次均勻溝施2000公斤農家肥和200公斤餅肥混合物作為孕筍肥。孕筍肥的目的是利用農家肥和餅肥的發酵升溫,通過下一步的覆蓋物保溫,促使雷竹提前孕育發筍,趕在春節左右上市,搶占市場,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
雷竹筍用林的覆蓋處理
覆蓋的目的是保溫,通過覆蓋,讓孕筍肥發酵産生的溫度持續保持,誘導竹鞭的潛伏芽提前孕育成筍,趕上節前消費旺季。
覆蓋的時間一般在孕筍肥施用後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進行,覆蓋物為竹葉、稻草、谷殼、砻糠為主。其中稻草、竹葉為下層覆蓋物,直接覆蓋在孕筍肥之上,厚度在15公分左右;谷殼、砻糠為上層覆蓋物,厚度掌握在15公分左右,。一般覆蓋後40天左右即可出筍,可根據當年春節時間,合理推算,适度調整覆蓋時間。
覆蓋後需要澆透水一次,以保證孕筍肥在充足水分的作用下發酵升溫,同時需要對覆蓋後地表溫度進行監測,保持地表溫度在穩定在10-12度左右,過高會燒竹鞭,需采取措施降溫,過低達不到覆蓋效果,需加蓋薄膜提升溫度。
雷竹筍用林的采收
雷筍一般會在覆蓋40天左右即可萌出,萌出後需要及時采收。采收時可通過觀察覆蓋物的變化,輔助腳踩觸碰确認,小心清除覆蓋物後挖出雷筍,回填好覆蓋物。
雷竹筍用林采收後的管理随着氣溫的回升,可逐步将覆蓋物清理出竹園,避免溫度過高損傷竹鞭,同時注意留養新竹,以替換更新老竹,每畝均勻留存150-200株左右即可。
在當前竹材價格低落之際,亦可選擇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長勢茂盛的毛竹園,通過改良覆蓋技術,培育筍用林,增加竹林收入,是很具潛力的一種經營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