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身體健康的話,平時一定要注意各種營養的均衡,平時多吃一些蔬菜瓜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于吃水果的好處有哪些,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宜吃水果的,也就是說吃水果它是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
我們都知道,有些水果裡面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大夫大家在吃的時候還是應該要多注意,因為水果也是非涼性和熱性的, 平時的時候還是應該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去吃水果的,那麼細數水果的一些利弊,如何吃水果才可以讓自己身體更加健康?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人每天應當吃200-400克水果有助于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盡管水果和蔬菜的作用大多相似,但水果也有許多蔬菜沒有的生物功能。
盡管水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成分等營養素,對維持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但任何食物都有正反兩面,在吃水果的問題上,也有不少科研結果認為水果中糖分含量較高,可能引起肥胖及生活習慣病等。該如何正确看待吃水果的問題?日本經濟新聞撰文發表了日本專家的看法。
水果中的果糖并非健康物質
水果中含有的糖分大多數為果糖,果糖的特點是GI值低,即吃了以後血糖上升速度緩慢,因此,果糖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因為它不容易引起血糖上下急劇波動。但最近的科研結果證明,果糖會在肝髒中被轉換為葡萄糖,實際上依然會引起血糖上升。同時,水果中不僅含有豐富的果糖,同時也含有葡萄糖與蔗糖,也就是說,無論水果中含有多少營養成分,水果吃得過多也會升高血糖,進而帶來高血糖、肥胖等不良後遺症。
尤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耐糖能力,所謂耐糖能力就是指人的身體代謝糖分并保持血糖值正常的能力,對于耐糖能力弱的人來說,如果吃過多哈密瓜、西瓜、梨等糖分含量高的水果,血糖值可能在短時間内突然增高,且難以在胰島素作用下降低,由此可能引發胰島素抵抗,而耐糖能力弱的人幾乎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人們應當格外注意。
其次,在小鼠實驗中發現,當喂食小鼠高果糖飼料時,小鼠出現多個肝髒中脂肪酸合成異常、脂肪代謝異常、肥胖風險增加的案例。過多攝入果糖很可能導緻人體肝髒脂肪酸合成異常或内髒脂肪的增加,誘發生活習慣病等。
關注柑橘類·漿果類水果中的植物化學成分
盡管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各國營養學家依然推薦人們每天堅持攝入一定量的水果,這是因為水果中含有有利于身體健康的植物化學成分。這些植物化學成分各有用途,如抗衰老、抗氧化等。
所謂植物化學成分,即指蔬菜和水果中天然含有的具有色、香或苦味的化學成分,如柑橘中含有的植物化學成分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目前,營養學家推薦人們關注的是柑橘類和漿果類水果中含有的植物化學成分如:
檸檬苦素:存在于柑橘類果實和果皮中的苦味成分,具有抗癌和解毒的作用;
檸烯:存在于柑橘類水果果皮中的精油成分,能從遺傳因子層面上預防癌症;
β玉米黃素:大量存在于溫州柑橘中的黃色色素,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效果;
檸檬素:主要存在于檸檬的果皮和果汁中,具有強抗氧化能力,能夠預防大多數生活習慣病,還能抑制運動後乳酸的産生。
除柑橘類水果外,漿果類水果中含有的植物化學成分也非常豐富,如木莓中含有的花色素、藍莓和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等,不但有利于護膚,同時也有利于護眼。
巧吃水果攝取充足營養素
水果容易升高血糖,但水果中也含有豐富的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營養成分,隻要将好的部分的作用放大并同時盡可能避免水果對人體的不利之處,就能夠更好地利用水果為人體健康造福,正确的吃水果的方法就顯得尤為關鍵。大多數人在吃水果的時候都會糾結到底要不要吃果皮、要不要吃籽等問題,日本專家認為,根據水果的情況進行不同選擇有利于人們聰明吃水果。
以葡萄這種富含白藜蘆醇的水果為例,白藜蘆醇大多存在于葡萄的果皮之中,這是因為水果要抵抗紫外線的影響,必須将大多數抗氧化物質集中在皮部,以保證果肉的生長,因此在吃葡萄時,如果将皮棄而不吃,就會放棄大多數多酚、花青素和白藜蘆醇等強抗氧化營養物質,同時也會損失一定的礦物質。此外,葡萄皮中含糖少而膳食纖維多,搭配葡萄果皮一起吃也能夠有效緩解吃葡萄過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生活中的維生素含量是比較高的,通過吃水果可以補充很多的維生素,不過相比較于蔬菜而言,還是蔬菜中的維生素更多一些,所以僅僅憑借水果去補充維生素,這一點其實是不太可取的,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很多的水果糖分含量是比較多的,如果吃得特别多,對于我們的血糖控制不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