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熊貓“巴斯”,今年37歲,是目前還活着的最年長的大熊貓,也是1990年北京亞運會吉祥物“盼盼”的原型。
2017年1月17日,巴斯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度過了她的第37個生日
飼養人員給它喂食特制的蛋糕
左一那隻生的時候沒墨了?
我們擁有黑白相間的體毛,這是為了在繁殖期能更快的尋找到配偶,因為我們生活在密林中,黑白色正好讓我們跟周圍形成反差。
大熊貓身體上另一個特别的地方,要屬“熊貓拇指”了。
在我們前腳掌相對較低的位置有一個比其他五個指頭都小的第六指,這是一塊高度特化的籽骨,附有單獨的肉墊,可以像你們人類的手指那樣靈活的進行抓握,從而拿住我們喜歡吃的竹子。
熊貓拇指
靈活抓握竹子
>>>>
說起這吃竹子,就不得不提我們強大的咬合力了。
科學家發現,我們大熊貓犬齒的咬合力可達1298.9磅,裂齒可達1851.9磅,兩項數據在整個熊科家族中都名列榜眼的位置,僅次于北極熊和棕熊,正因為有如此強大的咬合力,我們才能咬斷堅硬的竹子。
在古代,更是有人管我們叫“食鐵獸”,雖然我們并不吃鐵,但這個名字卻足以說明我們的牙有多棒。
在現代的生物學分類中,我們屬于食肉目熊科,這是因為我們有所有食肉目動物都有的裂齒,這是從我們的祖先“始熊貓”那裡繼承下來的,它們可是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
現在的我們雖然為了适應環境,早就以素食為主了,但如果有機會,我們還是不介意開開葷的。
像竹鼠、家禽之類的,隻要是能捕捉到的,我們都來者不拒。
前兩年武漢動物園一隻叫“希望”的大熊貓還曾經殺死過一隻藍孔雀,野生大熊貓甚至會捕獵山羊。
>>>>
此外,我們大熊貓的鎖骨的靈活程度僅次于靈長類,這使得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四肢的力量,從而完成一些老虎和獅子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例如,一隻名叫“華研”的年輕雌性大熊貓就曾經憑借強有力的臂力掰斷過籠子的鋼筋。
擁有強大的咬合力和臂力,我們的戰鬥力也自然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很多,一隻叫虎子的成年雄性大熊貓曾經成功驅趕四隻豺,并打斷了其中最大一隻的脊椎,它的母親嬌嬌更是有吓跑亞種黑熊的表現。
在野外,被其他動物攻擊緻死的大熊貓基本都是落單的幼崽或年老的個體,成年大熊貓的威脅更多來自捕獸夾和更強壯的同類。
當然,如果遇到極端情況,比如要面對10隻以上的豺的時候,我們也不會蠻幹,而是會充分發揮我們的爬樹技能來脫身。
所以,爬樹對于我們來說也是生存的必修課,所有的大熊貓母親都會親自教孩子爬樹,具體方法為幼年大熊貓抱住樹幹向上爬,母親則在下面用嘴拖住孩子的腰胯部,進行相應的保護和支撐。
大熊貓寶寶學爬樹
>>>>
還有一個特别的地方就是我們的體色了,如果你覺得我們都是黑白相間的顔色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從1985年開始,考察人員陸續在陝西秦嶺一帶發現了5隻皮膚為棕白色的大熊貓。
它們的體色更接近我們的祖先始熊貓,因此被一些人認為是返祖現象。
和我們相比,這些棕白色的大熊貓口鼻的部位更為圓盾。
最後強調一下,大家可千萬别把幼年時的我們稱為小熊貓哦,因為它們屬于獨立的小熊貓科,和我們的關系比人和猩猩還要遠。
大熊貓和小熊貓
>>>>
最後,我們家族23隻圓滾滾的大熊貓在這裡先給大家拜年啦!
版權聲明: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作者趙亮,蝌蚪君有輕微改動。如欲轉載請聯系授權,盜轉必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