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驚豔世界的 AR 交互,現階段大家落地「看電影」。
「用這個躺床上看電影還挺好的。」不久前的電子信息博覽會上,一個智能眼鏡展台的觀衆體驗完展出的新品,向極客公園評價了自己的感受。
像像墨鏡一樣的 AR 智能眼鏡 | 雷鳥科技
2022 年可以說是消費級AR眼鏡的元年,國内一批 AR 企業開始試水消費級市場。過去兩個月裡,AR 創業公司 Rokid 和 Nreal 相繼發布新一代消費級 AR 眼鏡,TCL 旗下的雷鳥科技也加入這一賽道,推出首款智能眼鏡雷鳥 AIR。
ToB 市場摸爬滾打了好幾年,被寄予「下一代智能硬件」厚望的 AR 眼鏡,似乎在近期迎來了一個翻身的機會。然而有意思的是,這批 AR 智能眼鏡主打的場景并不是「增強現實」,廠商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個更接地氣的方向——看電影。
實際上,智能頭戴影院并不是一個全新的産物。早在十幾年前,索尼的 HMZ 就是一些發燒友手中的觀影神器。2015 年國内 VR 行業爆發,帶動頭顯産業上下遊快速發展,供應鍊的進化催生出一批觀影頭顯初創企業,其中一些企業還拿下過億元的融資。
2017 年以後國内 VR 行業趨冷,頭戴影院的熱度也有所下降。而随着一批 AR 眼鏡玩家的入場,加上幾個關鍵技術叠代升級,這個産業又迎來新的機遇。
頭戴影院的起源講述頭戴顯示器的故事,要從索尼說起。
2009 年,為了解決無反相機電子取景器問題,索尼推出 OLED 微顯示器,到了 11 年底,推出了一款基于 OLED 微顯示器的頭戴顯示器 HMZ-T1。
索尼的第一代産品采用的是兩塊 0.7 英寸 720p OLED 屏幕,呈現出的畫面細膩、色彩濃郁,也沒有液晶電視的拖影,很好地體現出了 OLED 的優勢和風格。
之後的兩年,HMZ 兩次叠代。T2 取消内置耳機的設計,減輕了設備的重量,T3 實現了無線信号傳輸,允許用戶不受纜線束縛進行小範圍移動。在 HMZ-T1 之前,被稱作視頻眼鏡的頭戴式設備,主要用于武裝「數字士兵」,索尼的創新将它推向了民用。
索尼 HMZ-T3W | 來源:Pocket-lint
現在在網絡上搜「适合觀影的頭戴設備」,仍然可以看到 HMZ 出現在一些網友列出的名單中。無論是用于觀影還是打遊戲,索尼的 HMZ 系列都曾經代表了最先進的水平,甚至指引了現在的技術方向,但那些介紹的下一句往往是,「可惜已經停産了」。
2015 年 VR 蹿紅,Oculus Rift 為遊戲打造的 VR 頭顯已經開始走向市場,索尼跟着停止了 HMZ 系列的生産,宣布 Morpheus 計劃開發自己的 VR 設備。
至于索尼為什麼放棄 HMZ 系列,市面上也有不少猜測,最顯而易見的是,近 8000 元的産品沒能打動消費者。
但索尼的放棄,并沒有宣告頭戴私人影院的暫停,在 HMZ 系列停産的 2015 年,國内幾家頭戴顯示初創公司成立,同樣定位私人影院,其中包括酷酷科技、嗨鏡、近眼顯示和納德光學。
「索尼沒做,并不意味着不能做。」納德光學創始人兼 CEO 彭華軍對極客公園說,索尼推出頭顯一是時間不對,二是産品定位有問題。
據他介紹,當時互聯網視頻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索尼早期在推産品時打的一個場景,就是連接索尼手機的内容,但 2011 年之後,索尼手機的市場份額逐漸下滑。另一個場景是與 PlayStation 的結合玩遊戲,PlayStation 也要求走硬件補貼生态的模式,但顯然,1000 美金的價格過高,不符合 Playstation 策略,賣不出貨。
索尼沒能在商業上完成閉環,但卻給後來的接棒者留下了寶貴的技術财富。
HMZ 系列産品的清晰度最終暫停在 720P,其實在 2014 年,索尼的 1080p OLED 微顯示器已經可以量産。嗨鏡、納德光學的 GOOVIS、NED、QMER 這些國産品牌用的都是索尼的 1080p OLED。專注于柔性顯示屏的柔宇科技,也推出了基于索尼微顯的 Royole Moon。
7 年過去了,因為各種原因,這一批頭戴影院的創業公司大都留在了曆史的塵埃裡。作為為數不多的幸存者,回顧走過的路,彭華軍仍然堅定地說,「從現在來看,至少說明當時的方向并沒有選錯。」
觀影頭顯是不是一個真需求?2016 年 9 月,深圳,納德光學發布了 GOOVIS G1。彭華軍背後的 PPT 展示上,寫着「科技男的情懷:用技術創造對社會有價值的産品」。這是他的第三次創業,他說,「我們想做的,是不複雜的東西。」
從學術背景上看,彭華軍是個不折不扣的專家。2005 年,他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顯示技術研究中心,在讀期間就從事矽基液晶期間、顯示光學等研發工作,此後十年,他也一直活躍在信息顯示的前沿陣地,申請了近 50 項發明專利。
有着過硬專業積累的他,在 2015 年 VR 正盛的時候,選擇了高清顯示。他向極客公園介紹了光學領域的「不可能三角」:小體積、大視場角、高清晰高像質,較長時間内難以同時實現。
「很多 VR 公司為了沉浸感,犧牲清晰度和體積」,彭華軍說,「但如果清晰的問題不解決,用戶新鮮勁兒過去後就不願意用了。」
認清事物的本質,不違背物理規律,是過去的學術和研究經曆教給他的第一性原理。在創業之初,他們選擇了專攻清晰度和佩戴及視覺舒适度。
GOOVIS觀影 | 來源:GOOVIS
大概一個月前,Rokid Air 創造了全球消費類 AR 眼鏡首個 3 萬台記錄,據彭華軍介紹,GOOVIS 的累計銷售量,已經超過了 3 萬台:第一年(2017 年)大幾千,現在一年一萬多。
從銷售量上看,這似乎并不是一個值得資本注意的生意。私密觀影的天花闆到底有多高?這個問題他在很多場合裡都被問到過。
彭華軍說,「大家在談到所謂的量的時候,其實是有落差的。」「投資人都希望這個東西是改變世界的,它會變成是一個爆款級的東西,甚至幾百萬成千上萬的,但是第一個階段到 10 萬,就意味着你的營收可以過億甚至幾億,就已經比較成功了。」
他堅定地相信,頭戴顯示器未來很可能走進每家每戶,即使不全是 GOOVIS。
在現階段,GOOVIS 的用戶群體 80% 以上是男性,其中 30 歲以上居多。2021 年年初,GOOVIS Lite 上市,使用的是安徽視涯的微顯示器。随着産品價格的降低,用戶群體也在年齡上加速下沉。
據他們統計,GOOVIS 的日活将近 10 個點,用戶每周用設備看電影的頻率大概是 1~2 次,也有用戶每天都會使用。
「哪怕你剛開始隻賣了 1 萬,這背後可能代表 1 億人有這樣的需求,這個市場是很大的。」
公示信息顯示,納德光學的融資,停留在 2017 年 1000 萬元的 Pre-A。
彭華軍向我們介紹了公司的尴尬時刻。在他看來,高清顯示和 VR、AR 的産品還沒有完全解綁,「市場還沒有教育到那種程度」。
「15、16 年 VR 投融資熱,那個時候大家認為的 VR 是 Oculus、HTC、暴風魔鏡那樣的,我們做的是高清顯示,也不想把自己定義成 VR。」
「到 17 年我們的産品正落地的時候,全球的資本風向又變了,很多投資人說現在 VR 都一地雞毛了,你有啥呢?」
META 一直堅持做 VR、AR 這件事情,還是回攏了一些人的信心,到 2020、2021 年,資本市場重新活絡。納德光學也在 2021 年拿到了數千萬元的融資,隻是他們沒有選擇公開。
彭華軍向極客公園解釋了投資人的邏輯:在找标的時,發現我們是從第一波 VR 衰敗挺過來的,現在有産品也有銷售量。
他也解釋說,現在高清顯示跟 VR、AR 的界限越來越清晰了。他們發現一些終端用戶會自發科普,解釋說 GOOVIS 不是 VR,是用來看電影的。在跟投資人接觸時,他們「一不談 VR,二不談元宇宙」,認可的就往下溝通。
「經曆過 VR 的幾次起伏,投資人對于什麼東西可以走下去,他們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當技術遇到商業新一波的智能眼鏡,在銷售上的表現稱不上爆款,但就像新的玩家開始湧進這個賽道所體現出的那樣,至少在中國,消費級 AR 眼鏡有可以做的契機了。
跟 Nreal 一樣,雷鳥 Air 也采用了索尼 OLED 和 Birdbath 光學方案,Rokid 用的,也是相似的索尼 OLED 自由曲面。
彭華軍分析,「産業鍊上有一些 Birdbath(BB)方案光學模組的供應商,大家做這個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難,所以現在做基于 BB 方案 AR 眼鏡的人就比較多。」
BB 方案通過精巧的光路設計,能夠将眼鏡頂部的屏幕畫面,以 45 度的方向投到前方鏡片,再反射到人眼。這個方案結構簡單、體積小,還能很大程度上改善畫面邊緣畸變,提高清晰度。
BB 方案對于專業偏振光學設計的工程師來說算不上太難,但卡在了光線亮度上。因為需要通過偏振片、凸透鏡、¼波片等多層玻片,BB 方案隻有 14% 的透光率,這就意味着光源的亮度需要非常高。
幾種光學方案,其中第四種為 Birdbath 方案 | 來源:SID 學術期刊
推動變革的還是索尼。現在幾家公司使用的索尼 Micro OLED,亮度能達到 3000nit。而為了将亮度從 500 提升到 3000,索尼花了 6 年的時間。為了适應 AR 眼鏡,索尼也優化了 Micro OLED 的結構,通過加入了微透鏡技術,提高屏幕亮度。
索尼再一次跟中國的公司相遇,當技術遇上商業,雙方共同謀劃一個閉環。
AR 廠商落地巨幕,會對你們産生沖擊嗎?對于這個問題,彭華軍給了否定的回答——「所謂的沖擊應該是有增強,因為 AR 眼鏡都在打巨幕觀影,更多人開始知道原來有眼鏡是可以觀影的,反而省得我們做市場教育了。」
他不止一次地在公開場合提到,高清頭顯和現在的 AR、VR 定位和場景不同,可以平行發展。雷鳥也介紹說,現在他們醫生、工程師這類的用戶群體也很多,這些用戶用 AR 眼鏡辦公和處理文件。車上娛樂也會是 AR 眼鏡的重要場景,最近雷鳥還和理想達成合作,成為理想 L9 的官方配件。
國内需求的爆發,也正在反向推動上遊産業鍊的發展。
過去頭戴顯示器在供應鍊高度依賴索尼的 Micro OLED,而随着更多 AR 廠商入局,需求的增加刺激了國内相關産業鍊加速發展。
「像國内的視涯、京東方,前兩天我還看到合肥、昆山好多地方要建上遊矽基OLED産業鍊。」GOOVIS 今年 10 月即将發布的 G3,就用了國産的矽基 OLED,彭華軍說,「對我們來說,這是好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