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鲫魚尾部紅色寄生蟲是什麼蟲

鲫魚尾部紅色寄生蟲是什麼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13:31:36

鲫魚尾部紅色寄生蟲是什麼蟲(網傳鲫魚尾鳍上的紅蟲能在人體存活)1

劉先生釣的鲫魚尾鳍上有紅色蟲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近,我市釣友劉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曬出的一張照片引起不少網友關注。從照片上清晰可見,幾條紅色條狀蟲子藏在一條鲫魚的尾鳍中。劉先生說,他用鑷子使勁兒一拔,就能把這些蟲子拔出來。

有網友稱,這些蟲子可能是紅線蟲或紅蟲,它們會污染水體,還能在人體内存活。網友所說是否屬實?日前,記者進行了采訪。

網傳:釣魚用的魚餌紅線蟲、紅蟲,能寄生在魚和人體内

劉先生告訴記者,魚兒是他從伊河裡釣的,釣魚多年,他還是首次碰上這種情況。

劉先生将照片轉發到了一個釣魚愛好者微信群,結果多名資深釣友的話讓他不寒而栗。

釣友“天蠍Gold1”說,看着像是紅線蟲,魚很愛吃這種蟲,這種蟲是冬季釣魚利器,但因會污染水體,很多魚塘都禁止使用。釣友“送你一個微笑”說,很可能是釣魚用的紅線蟲或紅蟲,魚吃不完的紅線蟲或紅蟲不但會鑽到魚體内,還會順着人體皮膚潰爛處鑽進血管,引發紅蟲病。釣友“wanderwin”說,紅線蟲、紅蟲應該算寄生蟲,能在人體内存活,高溫難以消滅,千萬别吃這種魚。

辟謠:紅線蟲、紅蟲不是寄生蟲,紅色蟲子疑似嗜子宮線蟲

釣魚常用的紅線蟲、紅蟲是寄生蟲嗎?會污染水體并寄生到魚及人體内嗎?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河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孫平解釋,紅線蟲是指水蚯蚓,全身呈紅色,長4厘米至10厘米。紅蟲,則是指搖蚊的幼蟲。紅線蟲和紅蟲在很多自然水體内都能見到,是魚、蝦、蟹、鼈等的優質天然餌料。與其他餌料一樣,它們進入魚體内可以被消化代謝,并非破壞水質、危害魚兒健康的寄生蟲。它們能在人體内存活的說法,更是不可信。

“使用紅線蟲和紅蟲後,魚兒上鈎率高,很多私人魚塘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會禁止使用紅線蟲和紅蟲。以此來推測紅線蟲和紅蟲會污染水體,并不靠譜兒。”孫平說。

那麼,劉先生所釣鲫魚尾鳍上的紅色蟲子到底是什麼?通過照片辨識,洛陽師範學院水産研究所副所長張耀武推測它是嗜(shì)子宮線蟲。

他解釋,嗜子宮線蟲是貨真價實的寄生蟲,常寄生在鯉魚和鲫魚的鱗片下,肉眼可見。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魚誤食了帶有嗜子宮線蟲蟲卵的水藻或浮遊生物所緻。

至于網友所說可通過人體體表傷口進入人體内的寄生蟲,應該是血吸蟲和華支睾吸蟲。多年調查數據顯示,我市範圍内的水域中并未發現過這兩種寄生蟲。

提醒:淡水水産體内寄生蟲可被高溫殺死,最好不生食淡水魚、蝦、蟹

張耀武說,寄生蟲雖然聽起來可怕,但嗜子宮線蟲離開寄主就會死亡,也可以被高溫殺死。釣友們如果碰到與劉先生類似的情況,建議不要直接把魚扔回水中,可以用鑷子将嗜子宮線蟲從魚體内取出,然後再将魚放生。

“除了嗜子宮線蟲,常見的魚類寄生蟲還有碘泡蟲、鰓隐鞭蟲和小瓜蟲等,但它們都可被高溫殺死。經過高溫處理,這種魚即便被人食用,人也不會感染上寄生蟲病。”孫平解釋。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李國濤介紹,近年常見的肺吸蟲病就是肺吸蟲這種寄生蟲所緻,它是一種人畜共生寄生蟲,常出現在河蟹、小龍蝦等淡水水産體内,但肺吸蟲同樣可被高溫殺死。不少感染肺吸蟲病的患者,都是因為生吃淡水水産所緻,所以最好不生食淡水魚、蝦、蟹。(洛報融媒記者 李雨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