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情感構成中,論最純粹的含愛量,母愛定是名列前茅的。老話說,養兒方知報母恩。人确實得有一定閱曆,才更能深刻理解母愛。
《醜小鴨》是最喜歡的安徒生童話之一。以前的關注點都在醜小鴨變天鵝過程中的各種心酸不容易。近來重讀,重心和感受移到了他媽媽身上。
故事中,有關醜小鴨他媽的篇幅超過1/3。這隻鴨媽,愛心是有的,責任心也不缺。但是怎麼說呢,她不是那種完全無私奉獻任勞任怨且對孩紙愛無限的老母親形象。當然喽,也沒有特别的另類矯情。
鴨媽一出場就帶着些許的疲倦和煩躁。夏日裡美麗的鄉間,風景如畫。鴨媽獨自在牛蒡葉子下面孵蛋,看着别的鴨子們在溪流裡惬意地遊來遊去,卻不願過來和她聊聊天。這讓她覺得孵小鴨好辛苦好無聊,感覺已經快要累壞了,還得堅持着。實在有幾分不情願。
終于,小鴨們一隻隻破殼而出了。鴨媽瞬間本能地母愛和信心爆棚。她鼓勵鴨寶寶多看綠顔色養眼睛,帶領他們大聲嘎嘎叫,還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忽然發現還有一隻沒出殼的,隻得無奈回去繼續孵,忍不住發了牢騷:“它還得躺多久呢?我真是有些煩了。”好在有隻老鴨子來拜訪了,告訴她這隻有點怪異的蛋可能是吐绶鳥的。鴨媽一邊自誇孩子們超可愛,一邊又抱怨鴨爸爸一直不曾來看望他們。
最後一隻鴨寶寶終于破殼而出了:這隻太大太醜了,鴨媽有點失望和嫌棄,決定把他弄下水驗一下品種,很不耐煩,“我踢也要把他踢下水去。”沒想到醜小鴨意外給了媽媽一個驚喜:他會遊泳還遊得挺好,惹出了媽媽的憐愛:他是我親生的孩紙,長的還蠻漂亮呢。鴨媽媽決定帶着孩子們去養雞場——确實是養雞場不是養鴨場——見見世面。囑咐他們要記得給腿纏紅布條的母鴨子低頭行禮說“嘎”,走路要精神,還要務必貼緊自己同時小心貓……嗯,這話是标準的媽味兒沒錯了:愛的唠唠叨叨。
除了醜小鴨之外的鴨寶寶們都收到了贊美。尊貴的母鴨子婉轉地表示:“我希望能把他再孵一次。”鴨媽急忙為醜小鴨辯護,說他脾氣特别好,遊水比别人都好,以後興許也會長好看了。再說了,小公鴨嘛,模樣影響也不太大。她還當衆啄了下醜小鴨的脖頸,為他理理毛:這就是醜小鴨一生獲得的最高級别的母愛了。
鴨寶寶們在養雞場很受歡迎,但醜小鴨的處境沒有改善。到處受排擠到處被嫌棄,經常性的手足無措讓他看起來更是蠢笨讨厭。沒來由的,鴨子啄他,小雞打他,喂雞鴨的女人也踢他。接着他的兄弟姐妹也對他橫眉冷目,希望他被貓抓去。一直護着他的媽媽,終于厭煩透了:“我希望你走遠些!”醜小鴨傷心難過,狼狽不堪,隻好飛過籬笆流浪去了。
鴨媽對醜小鴨也算有愛,但是她不了解他,做不到無條件認可他。當世俗的壓力大過母愛的本能時,她那有條件的愛終于消融在無知無聊無端的指責中,不再護孩紙周全。
某種意義上說,真正的母愛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遇到了現實中的鴨媽,對我們無法絕對認同,不定什麼時候還會對我們實際上放棄形式上客氣,也沒什麼。畢竟,母愛雖是本能但也并非無限。與其被各種有的沒的嫌棄诋毀,不如圖個耳根清淨奮發圖強。即便如醜小鴨,曆盡坎坷幾經風雨,最後還不是變成了優雅美麗的天鵝。
本能的母愛終究是有限度的。真正的母愛,更是一種懂得和無條件的愛。人群中的媽媽們,即便正常養育出一個孩子,孩子也會被拿出去有意無意沒完沒了地各種比較。她們也會因此失意,但卻并沒有讓孩子走遠些。一直以來,在人群中并非最優秀最全能的我們,還能被母親各種認可疼愛,隻能是源自她們對我們無條件的愛。那是放棄了相當的自我去護孩子周全成全孩子夢想的奉獻和犧牲,是對鴨媽那種庸常母愛的超越和升華。是值得歌頌的偉大。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