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不少叔叔伯伯爺爺,都有尿酸偏高的問題。所以吃飯時常聽他們說:
"我尿酸高,不能吃豆制品"
這種觀念在醫務人員中也很普遍。
一項針對亞太地區醫學工作者的調查顯示,有48%的醫務工作者認為,大豆制品會導緻痛風[1]。
然而已經有多項可靠的研究證實:大豆和其他豆類并不會導緻痛風發作;在一定程度上,吃豆制品越多,得高尿酸血症得可能性越低。
關于豆制品和痛風,固有的觀點其實存在很多誤解。今天就來理一理嘌呤、尿酸、痛風和豆制品的關系。
嘌呤在體内氧化産生尿酸,而高尿酸是痛風的常見原因。
體檢查出尿酸高,要調整飲食。這個邏輯沒錯;但是血尿酸升高并不單純是因為吃了太多嘌呤。
人體尿酸的來源有内、外兩方面:自身合成或代謝産生的占了80%,剩下20%的原料來自飲食。
正常情況下,尿酸的産生和排洩保持動态平衡。如果❶尿酸産生太多,或是❷排洩減少,或者比較慘,❸兩種情況都有,都會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
研究顯示,尿酸生成過多造成的高尿酸血症,隻占很小一部分,90%左右的病人是尿酸排洩減少型高尿酸。
尿酸的排洩主要通過腎髒和腸道。日本最近更新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治療指南(第三版)》新增了一種:腎外排洩不良型,并認為日本人中有很大一部分痛風患者屬于這種情況[2]。
▲ 圖源:參考資料2
看到這裡,你也許要問:既然如此,控制飲食還有意義嗎?
飲食控制當然有必要。
内源性尿酸是一個相對固定的值,出廠設置就是這樣,基本改不了;而外源性尿酸是一個變量,吃或不吃,你的飲食行為可以影響。
尿酸高的人,往往代謝已經出了問題,維持尿酸平衡的能力比較弱;飲食攝入大量嘌呤就容易導緻痛風急性發作。
所以,高尿酸的朋友即使沒有發生痛風,高嘌呤的食物也要少吃。日本痛風核酸代謝學會建議每天不超過400mg。
嘌呤,是構成DNA和RNA的基本材料,是細胞核的一種成分。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粗暴地理解:細胞(核)數量越多,嘌呤含量越高。
魚籽看着小,但一粒就是一個細胞;而雞蛋其實也隻包含了一個細胞,所以嘌呤含量很低,約為1mg/100g。
不同食物的嘌呤含量差别很大,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可以查到490種食物的嘌呤值,一查,幹大豆的嘌呤含量的确很高,和肉類差不多。
▲ 數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
但這樣比較并不合理。大豆看的是幹重,而肉是鮮重。一頓飯吃100g肉很容易,但吃100g幹大豆蠻難的。
豆制品加工過程中會去除大量水分,嘌呤易溶于水,所以豆制品的嘌呤含量也大大下降,基本屬于中低嘌呤食物。
▲ 數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
吃豆制品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除了攝入量,目前研究發現,豆類與肉類中的嘌呤組成種類也有很大差别。
大豆中嘌呤的組成以腺嘌呤和鳥嘌呤為主,而肉類的嘌呤組成,次黃嘌呤和黃嘌呤含量相對高[7]。
腺嘌呤、鳥嘌呤轉化成尿酸的步驟繁瑣,不如黃嘌呤、次黃嘌呤來得直接。也就是說,即使攝入相同數量的嘌呤,代謝後産生的尿酸也是不一樣的。
另外,盡管豆類食物能導緻血尿酸水平升高,但同時也含促進尿酸排洩的成分,如大豆異黃酮[1]。
這些可能也部分解釋了研究和調查中的發現:動物蛋白攝入量高的人中高尿酸的更多,而植物蛋白攝入量越高的人群中高尿酸的反而越少[3-4]。
所以,2017年發布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風膳食指導》,既沒有點名豆制品或豆類,也沒有點名其他高嘌呤蔬菜。
被點名的是:内髒、甲殼類海産品、濃肉汁、高嘌呤含量的動物性食物,以及高糖食品和含酒精飲料。
▲ 數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
嘌呤不是唯一判斷指标啤酒的嘌呤含量是5-10mg/100g,黃酒是6mg/100g,都不算高;
但問題在酒精:酒精會促進尿酸産生,同時也會抑制尿酸排洩。
果糖也是。
如果按嘌呤含量來判斷,你可能會得出"蜂蜜、白糖不含嘌呤,所以痛風患者可以放心吃”的結論。
但事實上,蜂蜜、白糖中含的果糖也會促進尿酸形成。
▲ 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患者膳食指導
尿酸高要調整飲食,但限制嘌呤攝入并不是飲食幹預的唯一内容。
因為高尿酸血症本質上是一種代謝疾病,并不是吃了某一種高嘌呤食物導緻的;可能你避開了高嘌呤食物,尿酸也降不下來,或者降得不理想;因為問題出在你的身體。
所以得了高尿酸,飲食上除了要少吃高嘌呤食物,還要
所以你說痛風可以吃火鍋嗎?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參考資料
(更新日期2019年12月4日)
[1]Teng GG, Pan A, Yuan JM, Koh WP. Food Sources of Protein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 Arthritis Rheumatol. 2015;67(7):1933-42
[2]高尿酸血症痛風の治療ガイドライン改訂第 3 版発刊のお知らせ
[3]Messina M, Messina VL, Chan P. Soyfoods,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and clinical data.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347–58.
[4] Villegas R, Xiang YB, Elasy T, Xu WH, Cai H, Cai Q, et al. Purine-rich foods, protein intake,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the Shanghai Men's Health Study.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2;22(5):409-16.
[5]高尿酸血症與痛風患者膳食指導(WS/T 560—2017)
[6]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診治建議中國專家共識
[7]Kiyoko Kaneko, Yasuo Aoyagi, et al,Total Purine and Purine Base Content of Common Foodstuffs for Facilitating Nutritional Therapy for Gout and Hyperuricemia,Biolog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2014;37(5):709-721
撰文 | 食栗派
設計 | 柚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