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常見疫苗接種後反應應該如何處理

常見疫苗接種後反應應該如何處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4:55:39

常見疫苗接種後反應應該如何處理(疫苗接種後不适及措施)1

和其他任何藥品一樣,疫苗也可能有不适反應,這些不适反應大多數為輕微的局部反應。例如:接種部位壓痛、紅腫以及輕度發熱……這些反應通常會在接種後不久出現,1-2天後痊愈。寶寶接種疫苗後出現反應,該如何應對呢?一起來看看兒科醫生崔玉濤大夫的意見吧~

一、接種疫苗後發熱正常嗎?

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一些傳染性很強、對人體危害較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因為疫苗本身就是減毒或滅活的細菌或病毒,當它進入人體時會對免疫系統進行攻擊,迫使免疫系統産生抗體,從而達到預防相應細菌或病毒再次進入人體後對人體的損傷。所以,疫苗接種後,人體免疫系統被攻擊,就會出現暫時的不适現象,比如發熱等。

預防接種後出現不适隻能對症治療。全身症狀以發熱為主,并且不伴其他症狀時,如果體溫超過38.5℃,需要給嬰兒服用退熱藥(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泰諾林或含布洛芬的美林);如果體溫未超過38.5℃,可以采用物理降溫的方式給孩子降溫并給他多飲水。疫苗接種後的發熱多見于注射後24小時内,發熱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48小時。在輔助降溫時,要讓寶寶盡可能保持舒适,等待反應自行消失。但疫苗接種後數天才出現的發熱,并不一定與疫苗接種相關。建議在孩子發熱持續3天以上,或伴有嚴重咳嗽等症狀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有家長咨詢為了避免接種疫苗後的發熱現象,是否可以在接種疫苗後即刻或幾小時内就給孩子服用退熱劑?對以前接種疫苗後有明顯高熱,此次又重複接種同一疫苗時,可在疫苗接種後4小時左右服用退熱劑。對于常規疫苗接種,無需在發熱前服用退熱劑。

二、接種疫苗後局部紅腫怎麼辦?

寶寶疫苗接種部位出現紅腫是炎症表現,是身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注射本身就已形成了輕微創傷,有可能引發炎症。此外,疫苗中刺激寶寶産生抗體的成分和穩定劑、防腐劑都是刺激性物質,容易導緻局部産生炎症,而且疫苗對寶寶身體來說是一種異物,同樣會産生不同程度的炎症。

家長要多加關注注射部位皮膚的紅腫現象。如接種部位紅腫範圍較小,程度較輕,能在幾天内消退,說明炎症反應很快被控制了,不會造成傷害,家長無須擔心;如果紅腫範圍較廣,較為嚴重,應到醫院就診,但看醫生前要告訴醫生疫苗種類和接種時間。

這裡還要提醒家長的是,接種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潔,注射部位不需覆蓋。若接種部位使用邦迪等覆蓋,需兩小時後去除。

除卡介苗以外,其他疫苗的接種部位都不會出現膿包樣改變。卡介苗接種後2-4周,注射局部會開始紅腫、化膿、破潰、結痂,最後留有小斑痕。整個過程持續2-4個月。破潰、流膿是卡介苗接種後常見的反應過程,護理時隻要用清水擦拭,再蘸幹即可。用碘酒、酒精進行局部消毒,會使傷口難以愈合。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三、接種疫苗後産生硬結怎麼辦?

有些疫苗接種後,接種部位皮下會出現硬結,沒有壓痛,這種情況屬于疫苗接種後的正常反應,與注射局部受疫苗刺激有關。家長不需特别擔心,硬結會于疫苗接種後幾周至幾個月内自行消失,不會給孩子造成任何後遺問題,不會影響到下次預防接種。

還有的嬰兒會在左腋下出現無痛包塊,這種情況首先應考慮是否為卡介苗接種後的反應。由于卡介苗常規接種于左上臂,通過免疫刺激可能造成左腋下淋巴結腫大。建議先做B超确定包塊性質,再接受PPD(結核菌素皮試)檢測。若确為卡介苗接種後反應,大多進行保守治療,可在結核科随診。

有的家長在接種當天發現注射部位皮下有硬結後,便用毛巾熱敷,這種不當處理方式容易導緻腫塊越來越大,直至形成雞蛋大的腫包。前面已經提到,疫苗接種後,頭三天可用冷敷,頭三天内如果熱敷,可能會使局部充血,加重局部腫脹。

另外,不要把疫苗接種後出現的任何現象歸結為疫苗副作用,因此懼怕疫苗接種,疫苗接種對孩子來說,一定是利大于弊。

(本文由@懷孕育兒日記 搜集整理,關注新浪微博@懷孕育兒日記,更多孕産育兒知識和麻麻們的經驗齊分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