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掀起一股“元宇宙”熱潮,大量科技公司和非科技公司都想把握住這次風口,從中撈到一些好處。但從今年開始,元宇宙已經很少被人提起,這項不怎麼被看好的新技術終究沒能熬過萌芽期。但是,各大科技企業并不想完全放棄,依舊在大力推動AR/VR技術的發展,特别是傳言蘋果也準備推出VR設備,更是給各大廠商打了一針強心劑。
紮克伯格作為AR/VR技術的推崇者之一,旗下的Mate Quest已占據市場最大份額,并計劃在10月份發布新款VR産品。HTC在不久前發布了VIVE Focus3套件,而索尼PS VR2應該會在明年初登場。國内市場,創維、聯想和Nreal也在前不久帶來了新款AR/VR設備,而很早就投身VR産業的Pico,也官宣将在9月27日發布VR新品Pico 4,各大品牌的VR産品開始井噴。
(圖源:Pico官方)
雖然元宇宙的熱潮已逐漸平息,但AR/VR技術産業發展卻方興未艾,有着相當不錯的前景。擅長軟件研發的字節跳動收購了Pico,實現了軟硬件的強強聯合,或許能為消費者帶來一款驚豔的産品。接下來國内乃至全球的VR産業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字節跳動能否給出一個新的思路呢?
Pico的底蘊和實力Pico從2015年開始就進入VR領域,并在年底發布了首款産品Pico 1,當時還隻能通過藍牙與手機連接,必須把手機裝在裡面才能使用,還是較為簡陋的。2016年,Pico帶來了旗下首款VR一體機産品,并将Neo系列定位為VR遊戲旗艦機。當時這款Pico Neo DK搭載了高通骁龍820處理器,配置已達到行業一流水準,售價也相當不菲,高達3399元,比很多旗艦手機還要貴。
(圖源:Pico官方)
2017年底,Pico推出了全球首款6DoF Pico Neo VR一體機,搭載骁龍835處理器并支持雙手柄操控,讓VR不再僅限于看,也擁有更多沉浸式交互操控體驗,為VR遊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Pico分别在2020年發布了Neo 2,在2021年發布了Neo 3,雖然配置在逐年提升,但帶給消費者的震撼卻遠不如以前,VR産品似乎除了提升硬件,似乎找不到其他的發展方向了。
去年8月底,字節跳動以90億元收購了Pico,并宣布将整合字節的内容資源和技術能力,大力發展VR相關業務。而今剛好也過去了一年左右,兩者共同打造的第一款産品Pico 4也即将亮相。這款産品凝結了Pico多年的硬件技術實力,以及字節跳動強大的軟件研發能力,還未登場就備受關注,大家都在期待着字節跳動帶來的驚喜,也希望它能與國外的Meta一較高下。
(圖源:Pico官方)
根據官方以及網上的爆料,Pico 4将搭載行業領先的Pancake光學方案,相較于傳統的菲涅爾透鏡技術能大幅減輕産品的體積和重量,畫面清晰度和視場角度也将有所提升,能獲得更為舒适、沉浸的VR體驗。另外,産品的外觀應該也會有新的升級,在操控交互方面可能有新的變化。有媒體報道稱,Pico 4預計會發力VR運動健身領域,可能還會帶來運動環等配件,這倒是比較符合當前居家健身的大潮流,或許能在市場中收獲一定的成效。
如今Pico并入字節跳動,而後者掌握有抖音、今日頭條等多個超級流量入口,在産品宣傳和推廣方面會遠勝以往。并且,字節跳動還具備強大的軟件研發能力,曾被網友稱為“App工廠”,旗下的爆款軟件包括抖音、西瓜視頻、懂車帝、輕顔相機等等。這能補足Pico在軟件系統方面的短闆,為新款VR眼鏡帶來更加豐富的應用和遊戲,增強VR生态的交互及體驗。
很多人之所以不太看好VR眼鏡,一方面是産品太貴,使用門檻偏高;另一方面是沒有真正能吸引人的遊戲或應用,使用場景相當有限。不過,背靠字節跳動的Pico似乎已經有能力解決這兩方面問題。有了雄厚的資金支撐,Pico VR眼鏡的價格其實在不斷降低,上一代Neo 3已降至2000元以内,第三方渠道還可能更便宜,用戶體驗VR的成本大幅降低。同時,有字節跳動強大的軟件研發實力做支撐,軟件系統及交互方面也不用過于擔憂。
(圖源:Pico官方)
目前,AR/VR的實際應用與消費者還是比較遙遠,但這确實是下一個風口,未來即便無法取代手機成為新一代移動終端,但應該也能影響到遊戲主機的市場地位。所以,各大廠商積極布局AR/VR産業也可以理解,接下來一段時間很可能會是各大品牌打價格戰搶占份額的階段,或許VR眼鏡的價格會壓得比較低,感興趣的朋友倒是可以體驗一下。
國内VR産業該怎麼發展?調研機構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AR/VR設備的總出貨量達到1120萬台,同比增長92.1%,其中Meta旗下的Quest 2拿走了78%的市場份額,數量高達870萬台。而Pico雖然出貨量排名第三,但份額僅有4.5%,大概也就50萬台左右的數量。而國内市場2021年VR設備出貨量達到365萬台,占全球約1/3的份額,可見VR設備在國内其實賣得還是算可以的。
(圖源:Pico官方)
但是,即便各大品牌都在極力推廣VR産品,但出貨量并沒有出現太過顯著的增長趨勢,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僅為55.8萬台。雖然消費者市場的出貨占比提高至74.8%,但整體銷量并沒有出現增長。如果去掉商用領域的銷量,國産VR市場可能會相當慘淡。所以,如何快速且有效地推廣VR設備,并說服消費者接受這類新興産品,将是是目前各大廠商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圖源:IDC)
最初很多人嘗鮮VR眼鏡,目的其實是想通過它獲得一種沉浸式、3D立體的觀影體驗。因此,很多視頻平台積極推廣VR設備,并專門拍攝了不少VR或3D電影。但是,這并未将VR技術給帶火,很多人體驗幾次就沒了新鮮感,而且内容資源也非常匮乏,慢慢地就鮮有人關注。同時,部分遊戲公司則将VR與遊戲進行連接,并開發了不少VR體感遊戲。但VR遊戲對使用場景的要求限制比較大,而且缺少畫質精良的大制作,也就隻能吸引到好奇者嘗鮮,根本無法吸引到真正的遊戲玩家。
影視、遊戲兩大領域都走不太通,VR想要繼續發展壯大可能就需要思考新的方向了,而居家健身領域的快速發展,或許就是VR的一次機會。近兩年,因疫情影響,以及直播健身的推動,越來越多人開啟居家健身模式,還間接帶動了Switch和《健身環大冒險》遊戲的銷量。可見,消費者對于這類提高運動類遊戲的興趣還是非常高的,如果VR設備能将運動和遊戲進行結合,把宣傳方向放在居家健身上,說不定能收獲意想不到的成效。
(圖源:Pico官方)
其實,Pico确實也準備這樣做,其預熱宣傳中就多次提到VR健身,而Pico應用商城付費遊戲中,節奏音樂遊戲《OhShape》和運動競技遊戲《多合一運動VR》也位居第一、第二位,大家确實挺喜歡這類邊玩邊運動的遊戲。小雷覺得,即将上市的Pico 4可能會以運動健身為主要賣點,或許還能連接抖音,體驗和劉畊宏一起面對面跳操的感覺。
國産影視和遊戲在全球的影響力真的很一般,VR産業想要發展起來,真的不能一直盯着影視和遊戲兩大場景,探索新領域迫在眉睫。長遠來看,運動健身可能不是特别是個VR的發展,但放在目前确實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他廠商或許也可以嘗試一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