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半,家裡孩子沉迷于網絡和刷手機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這兩年,防止青少年沉迷手機的議題一再引起輿論的熱議。對此,不管是社會層面還是相關專業領域,此前都有諸多讨論,而監管部門和網絡平台也作出了相應的努力。但是,如何既能讓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獲取有效信息,又不過度沉迷于手機的難題,卻還是一直困擾着家長和社會各界。究其原因在于,此類現象的出現,其成因是複雜的,有信息傳播技術手段進一步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因素,也有城鎮化進程加快背景下,孩子在現實中缺少同伴玩耍等因素。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導緻了類似現象的出現。
客觀來看,信息時代,未成年人從網絡獲取信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随着信息傳播介質的轉變和升級,短視頻平台已經成為孩子們日常學習、獲取有效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 Mobile發布的《2022中國移動互聯網半年報告》,2022年6月,微信視頻号月活規模突破8億,抖音為6.8億,快手3.9億。如此龐大的用戶量也表明,短視頻早已和普通公衆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因此,想要完全杜絕孩子使用手機是不切實際的。況且,短視頻平台上也有許多健康、正能量的内容,若能正确引導,無疑有助于孩子日常的學習。
但也要注意的是,雖說孩子們需要從網絡上獲取相應的信息和知識,但在上網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防止孩子因為互聯網過度“低頭”,就成了一個難以逃避的公共話題。在這方面,相關部門一直在進行針對性治理。
以短視頻平台抖音為例,據媒體報道,去年9月起,抖音就曾推出平台史上最嚴青少年模式,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全部進入青少年模式,且無法自行退出。在青少年模式下,未成年用戶每天默認隻能使用40分鐘,且22時至次日6時不能使用。抖音的“同城”“熱搜”等入口會被隐藏,青少年也無法使用私信聊天和直播功能,更不能充值、打賞。同時,抖音也在持續建設青少年模式優質内容池,青少年模式内平均每天新增優質内容9146條。
一系列舉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縮短了孩子“低頭”的時間。但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是,監管部門和網絡平台推出的相關舉措難以覆蓋所有場域。比如,在家庭場域中,這些舉措就難以發揮百分百的現實效力。政府、社會和平台力量隻能監管到“家門口”,畢竟,一旦跨過這個邊界便有侵犯用戶私域權益之嫌。因此,要想解決家長的這個“心頭難題”,私域場景之中顯然需要家長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誠如有互聯網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那樣,“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刷短視頻,隻靠有關部門加強監管遠遠不夠,家長在這其中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居家場景之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的心理乃至行為,就此去看,在日常生活尤其是假期間,家長顯然也需要多點耐心。
要明晰的是,在事關青少年成長的大事上,家長不能當“甩手掌櫃”。不妨在工作之餘多陪陪孩子,以多樣化的舉措豐富孩子的課外生活,引導孩子不要過多地使用手機,多參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遊戲,培養孩子在現實中的興趣愛好。與此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重與孩子多交流、溝通,及時發現和疏導孩子的心理難題。學校也要在日常學習中多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并通過适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做“擡頭族”,助力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說到底,要想讓孩子不做“低頭族”,需要多措并舉,加強監管部門、平台和家校的聯動,做好良性的外部幹預和引導,唯有如此,才能讓孩子減少刷短視頻時間,讓孩子的童年過得更有意義。(李柳緣)
來源:光明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