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是不是都會去田裡挖地瓜,然後到磚窯廠上面埋到土裡?烤熟的地瓜那真是又糯又甜。以前在村落的田間地頭都可以看到簡易的磚窯,現在都去哪兒了?紅磚曾是建築材料的“中流砥柱”,如今已經在我國基本全面禁止生産,這是為何?
曾經的“心頭好”
紅磚作為風靡一時的建築主材料,也是有風光曆史的,不僅經久耐用,非常堅固,可以在上面釘膨脹螺絲等特點,紅磚與水泥的結合度好,同時還具有呼吸特性,調節室内外濕度,磚體較小,可以靈活搭建,還永不褪色,在風吹日曬的洗禮下顔色更有韻味,最關鍵的是價格便宜。在紅磚盛行之前,我國傳統的青磚制作工藝更難,高溫燒制階段,将全窯封閉從而導緻窯内供氧不足,磚坯内的鐵離子從紅色的三價鐵還原成青色的低價鐵,從而形成青磚,青磚在抗氧化、水化、防侵蝕等方面性能是優于紅磚的,古代“秦磚漢瓦”就能說明曆經上千年,仍保存完好。
如今的“蚊子血”
我們先從建築層面說:一是承重方面,以砌體牆為主的承重建築越來越少,現多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以剪力牆等框架結構等作為承重形式,二是保溫方面,EPS/XPS等保溫材料的性能遠超于紅磚,而充氣混凝土磚的保溫性能也優于紅磚,三是施工方面,用紅磚建房施工速度慢,必須現場濕作業,施工人員要求高,且人工費用高,工期長,施工後的建築垃圾難清理。從“心頭好”變成“蚊子血”,這也是建築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兒時的紅磚,在記憶中,不僅是建築材料,也是取之不盡的“畫筆”,更是随手可得的“樂高”積木,搭建了我們無數的夢想,以後的孩子們恐怕隻能在曆史課本中一窺真容了。
曾經的“高污染”
制作紅磚所需的粘土主要來自于耕種土地,之後粘土再用水和泥,制作成坯,再放入磚窯裡燒制。生産一塊紅磚,需要幾倍于它體積的土壤原料,平均每生産7萬塊紅磚,至少需要120立方米的土。粘土的取材原則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磚窯建在哪裡就挖到哪裡,真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大量開采粘性土用于制磚,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耕地減少,而且取過粘土之後的耕地短時間無法重複利用,屬于不可再生資源了。據統計,僅生産一年的紅磚,就要破壞70萬畝良田,會有數萬農民失去耕地,我國耕地面積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卻要養活20%的世界人口,加上這些年我們一直“退耕還林”,可耕地面積更是精貴了。
其次,粘土取材之後經過粉碎,混合捏煉。在使用人工或者機械壓制成型,經幹燥後,在90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燒制,紅磚在燒制過程中,每燒制1立方米的紅磚需要消耗120公斤煤,每年因為燒磚消耗的煤碳量是7000多萬噸,小型的磚窯廠,生産工藝簡單,設備簡陋,都采用低空直排,周圍環境可謂是煙霧缭繞,造成污染,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所以早在2000年前後,我國從省試點到全國都逐步禁止紅磚窯廠。導緻這種曾經廣泛運用的建築材料也開始變得稀缺,新型的建築材料呼之欲出,蠢蠢欲動的想要登上曆史舞台。
農村建築主材料紅磚,現如今逐漸消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曾經的“紅磚綠瓦”可能将不複存在,但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永恒的“紅磚美學”
雖然紅磚會逐漸淘汰,但卻是很多國内外設計師的心頭好,那種曆史感和時尚感兼備的特質使得紅磚成為經久不衰的“網紅”。2022年普利茲克建築獎揭曉,是來自于非洲貧困地區的凱雷,使紅磚再次進入到人們的視線中,紅磚建築真正的貼合人文,體現了“從農村來到農村去”的風範。雲南東風韻小鎮紅磚建築群核心區是由建築師羅旭打造的建築風格,巧妙融入了Art Deco裝飾風格的同時也保持了自身特色。位于克羅地亞的Kutjevo釀酒廠亦是如此。紅磚被建造在粗糙的、未經修飾的混凝土基座之上。呈現出銅鏽般的粗犷質感。
如今的“朱砂痣”紅磚被淘汰勢不可擋,新型材料也各有千秋。常見材料有:
水泥磚:利用煤渣、尾礦渣、石沫、沙礫等可回收材料作為原料,按比例加入凝固劑,高壓壓制而成,生産過程不需要燒制,空氣污染小,耐壓和承載強度都很好,自重也較輕。
輕鋼:産業化程度高,鍍鋅鋼闆抗腐蝕性能優越,正常使用年限都上百年。也是國外現在建築的主要材料。
灰砂磚:以砂和石灰為原料,适合多層混合結構建築的承重牆,就是吸水率比較大,容易引起牆體抹灰幹縮出現裂縫。
空心磚:空心磚本身就有保溫降噪的作用,在添加泡沫之後性能也就提升了一個檔次,抗震性差一些。
多孔磚:以水泥為膠結材料,與砂石結合成一種具有多排小孔的混凝土制品。
生活不斷前進,科技也會進步,紅磚作為幾代人的記憶,也會以更加豐富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的眼前。你兒時的村落是否還有紅磚窯廠的痕迹?好了,世界很美好,感謝有你們。點贊關注加評論,我們下期再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