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四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在成都圓滿閉幕,迄今“腦科學與教育”論壇已成功舉辦四屆,對腦科學在學校、家庭乃至社會的科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不僅如此,可以欣喜地看到,全國很多地區也在開展基于腦科學的課堂教學改革,如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的一些學校,開設了腦育、思維力訓練等課程,腦科學逐漸在普通公衆面前揭開了神秘面紗,開始從實驗走向教室,走向家庭、社區,改變着人們對教育的認知。
教育科學是一個綜合性、交叉型學科
在推動腦科學與教育的融合中,腦科學與教育的關系需要認真思考、理順。一方面,從學科角度講,腦科學、教育學是兩個不同而獨立的學科,但教育學研究對象是坐落在腦中的、發展變化着的心智,其複雜性決定了學科交叉研究的必要性。由此可見,我們需要重新審視教育科學,對其研究也應該上升到更高層面,教育科學應該是涵蓋包括腦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哲學、美學等在内的一個綜合性、交叉型學科。
另一方面,腦作為人學習的重要載體,又與教育緊密相連。每個人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都是腦神經連接的反映,腦與人的學習不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而是密切聯系,辯證統一,具有複雜的動态交互性特征。
近年來,随着腦科學知識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可以直觀感受到腦科學給教育帶來的新認識,就是發現了腦内不同的功能網絡對應了人類不同的行為。腦科學研究成果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需要走出為凸顯腦科學而教的誤區。例如,很多老師在學習了許多腦科學知識後很苦惱、很疑惑,不知道課堂教學怎樣才算是應用腦科學。這是件非常值得研究的事。
我們需要認識到,腦科學研究進一步揭示了腦的工作機制,可以幫助教師認識學生情緒、行為背後的動機,從而促進教師教育觀念和行為的轉變,并指導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好地調整教育教學策略,使教與學更加有效。腦科學指導我們更加了解兒童青少年生長、學習規律,并幫助老師掌握教的科學性,這是腦科學給教育帶來的影響。
不僅如此,随着研究推進,腦科學正在指導我們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等,可以通過科學的訓練得到提高。但是,在認識腦科學重要性的同時,教育工作者也必須嚴肅面對一個現實,就是要遵循腦發育的規律,避免如“揠苗助長”等一些違背兒童青少年認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行為産生。
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認識大腦是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這也是“中國腦計劃”重要推動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裡教授認為第四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主題應定位為“腦科學與課程教學”的原因。教育工作者隻有正确地認識腦發展的規律,才能真正做好“因材施教”。
腦科學需要更廣泛的科普
人腦在發育過程中,基因和外部環境起決定性作用。教育對腦的塑造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長韋钰教授認為教育實則是建構人的腦。腦科學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兒童青少年腦發育的特點,了解腦的發育特征和一些工作機制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和學,促進家庭教育的科學性。
通過四屆“腦科學與教育”論壇的舉辦,腦科學的科普工作正廣泛開展。但僅限于此還遠遠不夠,腦科普工作期待更多的神經科學家、心理學家等專家、院士積極參與其中,使嚴謹的腦科學知識抵達每位教師與家長。
許多科學家也在呼籲做好腦科普工作,他們強調要下大力氣在中小學教師和家長中進行腦科學普及培訓,因為教師和家長是兒童青少年最直接的接觸者和影響者,廣大教師和家長有正确的腦科學概念,将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教育決策和行為。
腦科普工作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通過對腦科學知識的科學普及,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對兒童青少年不同成長、學習階段的問題辨識度能得以提升,将極大地促進我們從兒童青少年的行為表現認知其背後的心理狀态,并能夠及時地反應和帶有情感地針對性互動。
例如,研究表明男孩、女孩腦結構發育有差異性,男孩大約在14.5歲腦體積達到峰值,女孩約為10.5歲,這為女孩較男孩“早熟”提供了證據。人腦中的額葉、杏仁核、海馬體等關鍵結構的發育,直接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前額葉”即腦門區域,負責人的高級認知功能,如執行、決策等,大約在25歲左右發育成熟,男性有的更晚,大約在30歲左右;“杏仁核”這個水滴狀的結構,負責人的情緒、情感等,大約在30歲左右發育成熟,一般情況下大約60歲開始老化;“海馬體”對人的記憶起到關鍵作用,記憶功能約在兩三歲開始成熟,一般情況下大約30歲開始退化。
這些看似獨立的結構,工作卻是相互聯系的。長期營養缺乏、過度壓力、母愛剝奪等會使負責情緒的杏仁核體積增大、過度發育,處理情緒的神經環路敏感性增加,導緻人變得抑郁和焦慮,這也會影響負責推理和行為控制的前額葉的發育,以及使海馬體積發育滞後,影響海馬構建新知識和聯想策略轉換,阻礙海馬對知識信息的有效提取和靈活應用。過度壓力,消極、嚴厲的不良教養方式和不良家庭環境,會誘發皮質醇等應激激素過度分泌,導緻杏仁核與前額的神經回路發育異常,引發兒童青少年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問題産生。
當然,随着前額葉後期良好發育,與杏仁核功能連接增強,可以彌補杏仁核早期的不良發育,降低高敏感人群的心理脆弱性,提高人的情緒控制能力、創造力、幸福感和社會親和力等,這也是社會與情感能力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習得的原因。杏仁核的發育水平,也會影響到前額葉、海馬體的發育,如杏仁核在關鍵窗口發育階段,如果長期處于過度壓力、焦慮等應激狀态,會直接影響到前額葉的執行功能和海馬的聯想學習記憶功能。
不同腦結構之間功能的相互影響,使我們明白,腦發育具有關鍵窗口期,也有終身可塑性特征。需要特别關注的是,兒童青少年時期腦快速發育,這個時期腦具有較強可塑性的同時,因腦的許多功能沒有發育成熟,同樣具有高脆弱性,是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和精神疾病的易感時期。
上述内容表明,腦是相互協作的工作機制,某些市面上關于左右腦開發的廣告并不可信,我們需要科普嚴謹的腦科學知識,破除蠱惑人心的“神經神話”。通過對腦科學知識的了解,以及腦工作機制的了解,可以促使我們更加了解兒童,更加了解教與學的規律。
從實驗室到教室,腦科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研究很關鍵
研究未來教育形态,一定是建立在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的基礎上,對兒童身、心、腦的發展需要持續系統的深入研究,這應該成為科學研究者,教育決策、科研和實踐者,廣大家長等所有教育參與者的共識。“中國腦計劃”中,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研究是重要内容。北京師範大學校長董奇認為,孩子的認知、學習、情感、态度、價值觀,都和大腦密切相關。隻有加強對兒童青少年腦智發育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由此可見,對腦科學研究成果應用于教育,我們需要有更積極的态度和行動。
雖然,腦科學的科普很重要,但真正讓腦科學走出實驗室,走向教育的“主陣地”課堂,仍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關鍵是如何做好腦科學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研究,這不僅需要科研人員的支持,也需要教育決策者及教育研究人員的支撐,他們的研究和一線教師的實踐經驗相結合,能夠促進更科學的教育政策制定和教學問題解決。尤其不可忽視的是,在轉化研究中教科研工作者應成為主要力量。
目前,許多城市教科院在積極推動腦科學在課堂的應用,雖然在實踐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但在科研人員與教育工作者多方共同努力下,課堂上對每個學生的關照,以及對促進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相平衡的追求,将會從目标變成結果。
例如,成都市教科院正在積極推進腦育重點項目研究,對腦科學應用于教育,成都市教科院院長羅清紅認為,腦科學有助于發現學習者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告訴教師應施以什麼樣的教學内容。成都市教科院立足教育實踐,鼓勵一線教師利用腦科學研究成果來研究并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踐問題,并積極開展“因腦施教”有效教學策略、模式、方法或途徑的研究。目前,從全國來說,成都的實踐并不是個案,山東省也正在省域層面推進腦科學與教育融合的重大課題研究。腦科學應用于課堂的研究方向、内容、方式變得越來越清晰。
教育是人文,教育也是科學,教育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和影響的深遠性,需要用愛浸潤生命的成長,也需要在實證基礎上研究人的發展。教育需要腦科學的指導,但不能僅僅依靠腦科學,一是因為我們對腦科學研究還有很多局限性,這也決定了教育應用腦科學的審慎性;二是因為教育的複雜性決定了其領域的綜合性和交叉性。
教育需要遵循腦發展規律,教育也需要遵循其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由衷期待更美好的教育,期待所有兒童都能在成長中被發現、理解和尊重。
作者 |王湘蓉 大城市教科院聯盟秘書長、《教育家》雜志主編
來源: 光明社教育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