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的來源和發展?時鐘最早來源于日晷,它是利用在物體在一平面上影子的變化來計時,配合日晷的水鐘則是最早的計時儀器,計算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有許多種,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沙漏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後來也創作了第一個機械鐘,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蕩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鐘約在15世紀出現,鐘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鐘,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時鐘的來源和發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時鐘最早來源于日晷,它是利用在物體在一平面上影子的變化來計時,配合日晷的水鐘則是最早的計時儀器,計算時間間隔的儀器也有許多種,包括最廣為人知的沙漏。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後來也創作了第一個機械鐘,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蕩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鐘約在15世紀出現,鐘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鐘。
發展: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制造了水運儀象台,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14世紀在歐洲的英、法等國的高大建築物上出現了報時鐘,鐘的動力來源于用繩索懸挂重錘,利用地心引力産生的重力作用。15世紀末、16世紀初出現了鐵制發條,使鐘有了新的動力來源,也為鐘的小型化創造了條件。
18世紀期間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擒縱機構,為袋表的進一步産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George Graham在1726年完善了工字輪擒縱機構,它和之前發明的垂直放置的機軸擒縱機構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機芯相對變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