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慣例被《演員請就位2》熱搜包圍的周日,李汶翰這個詞條格外矚目↓
事出有因。
東方衛視的綜藝《完美的夏天》,又名“樂華團建”,李汶翰是嘉賓之一。
最近一期節目,嘉賓們一起欣賞了當地一個素人小孩的表演。
小男孩先是唱了首抒情歌↓
得到誇獎後李汶翰提議他可以試試唱跳↓
然後小男孩表示自己會跳《yes!ok》,也就是女團選秀《青你2》的主題曲↓
得,跳完之後,“熱搜詞”也有了↓
“(鼓掌之後)不過哥哥說一點,就是男孩子最好别跳女孩子的舞...”
#“純屬個人想法”,來自節目組後期的求生欲
此話一出,立馬遭到了其他嘉賓的不解及反駁↓
張萌:“為什麼?NONONO”▽
萌姐急的都站起來了,趕緊安慰小孩▽
“不要聽他的,我覺得你跳得非常好”
緊接着是阿雲嘎▽
“我不同意你(李)的看法,我們跳舞其實就是開心快樂,還分什麼這那...”
一時間大家都站起來了,李汶翰在一片“炮火”聲中有點插不上話...
其實這事可大可小。
往小了說,李汶翰随口的一句評價,也許是單純覺得小男孩跳男團舞會顯得更man更陽剛一些,沒有别的意思...
但往大了說,“男孩子最好别跳女孩子的舞”,這句話本身就站不住腳。
什麼是男孩子的舞?什麼是女孩子的舞?
舞蹈是靠性别區分的嗎?
某種程度上說,這句話跟“男孩子最好别化濃妝”引起的讨論和争議是一樣的。
此刻站在李汶翰對面的,是個還沒成年的小男孩,也許他和這些明星隻有一面之緣,
然而聽到的評價和建議卻是類似“男孩子不适合跳女生的舞”這樣的“刻闆”表達,會對他産生怎樣的影響呢?
就像下面這位網友說的,今天這事,不是上綱上線,而是“最好得讨論到位”↓
第一個站出來反駁的張萌,顯然經驗和閱曆讓她的想法也相對成熟、全面一些。
更為關鍵的是,她自己本身也是一位母親,所以這件事也多少反映了她對孩子的教育觀。
gender stereotypes,性别刻闆印象,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的腦子裡根深蒂固。
“你是姑娘家,你不能.....”
“一個大小夥子,怎麼能......”
大部分人的成長過程中應該都伴随着這樣的評價或忠告吧?
有傳統家庭教育的影響,當然也有後期的“耳濡目染”。
圍繞這個話題,我們自己,或者說應該給下一代傳遞什麼樣的價值觀呢?
霍思燕就是個非常正面的例子。
在電影《高跟鞋先生》裡,他先生杜江飾演的角色有大量女裝戲份:
比較傳統的杜江因為擔心兒子會因為這個性别意識模糊,所以在給嗯哼的視頻信裡說到:
“爸爸那是在演戲,你要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隻有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才能幹這樣的事。”
這話聽起來好像沒毛病,但一旁的霍思燕立馬糾正他↓
“我覺得你不應該那麼說,‘也可以為心愛的男生或女生’(穿女裝),挺好的,高興就好了。”
“高興就好了”,比起世俗的眼光,媽媽更在意的是孩子是否開心...
嗯哼可能現在還不懂,但我聽懂了,而且有被感動到。
另一位母親伊能靜,也并沒有幹涉兒子的個人取向和愛好。
哈利經常會在ins上傳一些穿女裝的照片,曾經引起不小的讨論。
伊能靜雖然沒有正面回應過,但在小作文裡的态度也已經很明确:
“兒子說,你支持我們做自己,我們也希望你做自己,去享受吧!”
你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的人。”
仔細想想,即便是成年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以上這兩點呢?
年輕藝人裡,丁禹兮在這方面的情商也可圈可點。
某次活動,男主持誇獎一個小男孩的作品很精緻,像出自女孩子之手↓
丁禹兮聽到後立馬拉住主持人,用眼神示意他不要這樣說,緊接着看向小男孩:
“不是,我覺得是他對于色彩的敏感度和搭配非常豐富。”
也許男孩自己還沒意識到什麼,但小丁把話題重新拉回了作品本身:
手藝好就是手藝好,跟是男生是女生沒有任何關系。
當然,幫助孩子明确性别意識和摒棄性别刻闆印象,以尊重、包容的心态接納自己和身邊人,二者并不沖突。
關于這個話題更深層的讨論就留給專業人士吧。
回到李汶翰這件事上,其實他之前也有很多類似這種的“直男發言”,被當做調侃一笑而過了。
要說他對女團舞有什麼偏見,倒也不至于,畢竟自己之前還跳過↓
這次在被其他嘉賓“圍堵”後,他當下是想進一步解釋說明的,但被打斷了↓
總體來說,現場氣氛還是很歡樂的,
節目效果也好,無心之過也罷,希望他以後能小心發言。
其實這句話不僅針對李汶翰,也是對所有藝人的忠告。
你在公開場合的每一次發言、每一次态度和個人觀點的表達,脫口而出之前,一定要三思。
不隻是為了防止被黑粉抓住把柄添油加醋,而是作為公衆人物,你的名氣、地位、粉絲群體和影響力擺在那兒,
究竟有沒有想過要給大家傳遞什麼樣的三觀和價值觀呢?
朱正廷也吃過這方面的虧。
綜藝《挑戰吧太空》,張雨绮喂他吃東西,他拒絕的理由是↓
“我要的是沒有生育過的”▽
這話聽着很讓人不舒服。
雖然現場情況是,朱正廷以各種理由拒絕了幾位嘉賓的投喂(蟲子),但為啥偏偏到張雨绮這兒要cue到“生育”
呢?
明明有更合适、更尊重女生的表達。
情急之下可以理解,但确實是他的失誤。
王菊,錄制素人戀愛節目《喜歡你我也是》時,以觀察員的身份對女嘉賓小熊的點評也引起了争議↓
“她一直在試探”
“她對着男生說話就會聳鼻子那樣笑”
“她在這裡面,知道自己的優勢”
部分網友覺得她對小熊有偏見,甚至有帶節奏的嫌疑↓
對此王菊在節目中以調侃的方式回應↓
“我說沒有你信嗎?誰讓她長得好看呢?我們女生天生就是對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心生嫉妒...”
可能後期對她的吐槽越來越多,她最終發文道歉↓
說王菊“帶頭網暴素人”過于言重,畢竟她自己在《101》裡也經曆過一段輿論黑暗時期,
但她在節目中對素人的評價顯然沒有拿捏好分寸,這可能也是因為上真人秀的經驗不足吧...
你看,像王菊這樣出了名的情商高、會說話,張口“男生化妝不是娘”“女生化妝是為了取悅自己”、三觀如此之正的藝人,都會出現發言争議,可想而知要做到不出錯、不被诟病有多難。
我們常說藝人有義務對公衆進行正向引導,輸出積極的價值觀,那麼這方面有啥值得推薦的例子不?
當然有,而且不少。
張雨绮在《浪姐》決賽的出道發言▽
“大家一直說我是獨立女性,獨立女性帶給我什麼經驗和感受?首先需要有支配時間的能力,也要有和暴力和拳頭說no的能力,因為不是所有人的婚姻都是那麼幸福和完美的。
智慧和美貌是可以并存的。我還要有特别獨立和敏銳的判斷力,我要給我孩子知道,除了童話的美好,還有誘騙拐賣。我要讓他們知道,你媽我不僅芳華絕代,還要乘風破浪。”
俞飛鴻被問到“你為什麼一直單身到現在?”▽
“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我覺得哪個對我而言更舒适,我就處在哪個階段。”
馬伊琍談生育觀▽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是成為受精卵,它可以隻是一個卵子;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不是成為一個母親,是成為她自己!”
男明星的“正常”發言,有↓
姚弛早在選秀初期就直接表達過對性别刻闆印象的看法▽
“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要沖破性别刻闆印象的桎梏,不要被他們影響,做自己最重要。”
李榮浩▽
“不是嫂子楊丞琳,是歌手楊丞琳”
康輝▽
“她(老婆)的意見很重要。”
張铎▽
“她是一個适合教育小孩的人,不代表她應該要有一個孩子去教育。”
陳偉霆▽
“是你老婆棒。”
“女生多少公斤才算胖?”
“為什麼不問‘男生多少公分才算矮呢?’”
張若昀▽
“我覺得女生可以下廚,她想下廚就下廚,但不要覺得女生就應該下廚。”
想起前幾天,有人還借着他這條微博嘲他不尊重老婆,“為什麼連老婆的名字都不提呢?”
想想張若昀本人應該覺得很無語吧。
------------------------------------------------
其實挺諷刺的,以上我們cue到的這些觀點和想法,
明明是作為一個人的正常标準,到今天還要被截出來被當做人性的“奢侈品”展示...
藝人們總覺得越來越不自由,說什麼都會被誤解、被過度分析,其實這本就是藝人光環帶來的約束之一。
不求人人是道德标杆,至少說出去的話不要淪為笑話。
最後一句分享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明星“正常發言”,我先來↓
(部分資料來自@有鹽電影,其餘來自網絡,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與橘子君聯系)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