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高血壓的分類标準:
醫學上認為正常血壓為120/80mmHg及以下,但如果血壓讀數低于90/60mmHg,則是異常偏低,需要懷疑是低血壓。
研究人員發現低壓的最佳範圍是70-80mmHg,低壓高于或者低于這個範圍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到了低血壓标準,危險嗎?
如果血壓長期偏低但無任何不适症狀,則這種情況沒有臨床意義,不需要任何治療。
因為我們害怕的低血壓,是害怕血壓不足以将血液泵送至重要器官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低血壓可導緻大腦、腎髒等器官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減少,引發一系列的功能障礙,甚至可能會導緻危及生命的情況。
也就是說,如果您的血壓長期在86/56mmHg左右徘徊,但在生活中沒有任何不舒服,血壓低一點兒也沒關系。這意味着在血壓較低的情況下,器官也能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
哪些情況低血壓會比較危險?
(1)出現下列症狀
如果低血壓是由身體的其他疾病導緻,或已經出現了上面這些症狀,則需要引起重視。
(2)高血壓患者突然出現低血壓
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血壓突然降低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高血壓患者在動脈狹窄、肥胖等問題沒有解決之前,身體隻有在高血壓的狀态下才能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若因某些因素導緻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突然降低,會使身體重要器官缺血。
輕者會引起頭暈、疲勞、惡心、盜汗、皮膚蒼白、呼吸加速等症狀。嚴重的甚至會導緻大腦中氧氣和營養供應減少,引起危及生命的休克現象。這在臨床上被稱為“低灌注”。
(3)老年人出現低血壓
對于老年人而言,出現低血壓尤其要引起重視,低血壓可導緻心髒和其他器官供血不足,長此以往就會給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造成頭痛、頭暈、視物模糊、軟弱無力、睡眠不足等問題。
此外,經常性的低血壓還可能是患上老年癡呆症的信号。
低血壓對人體健康主要有3大威脅
(1)導緻腦、心、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起腦、心、腎的慢性病變;
(2)低血壓所緻的突然暈極有可能引發跌倒、骨折、外傷等潛在危害;
(3)使原本就存在的缺血性疾病突然複發或加重,如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
雖然如果血壓一直處于低水平,而且沒有任何上述症狀,通常不需要擔心。
但如果反複出現低血壓,并且沒有明确的原因,就需要去醫院檢查。如果血壓突然下降并且伴有眩暈等症狀,尤其是老人要立即去醫院檢查。
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
(1)體位性或直立性低血壓
當血壓随姿勢變動而突然時,會改變心率、心肌收縮力度、血管收縮程度,以維持血壓穩定。但随着年齡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加劇,此時,若身體姿勢突然變化,常會使血液集中到身體的下半部分,引起大腦等組織缺血,出現頭暈、暈厥等症狀。
若改變體位為站立3分鐘内,收縮壓下降>20mmHg或舒張壓下降>10mmHg,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症狀,如頭暈或暈厥等,則稱為體位性低血壓。嚴重者可表現為卧位性高血壓、立位性低血壓。
直立性高血壓的發病率随年齡增長而增加,老年人群患病率為5%~30%。
(2)季節性血壓降低
夏季環境炎熱,身體會使毛細血管擴張以增加散熱,維持體溫。血管擴張會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血壓便會相應下降。
此外,夏季容易出汗,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會使血容量下降,也可導緻血壓降低。
(3)餐後低血壓
進食後,血液會集中到内髒中以充分吸收營養。老年患者壓力反射減退、飲食或藥物影響等因素會導緻餐後低血壓問題。
餐後2小時内每15分鐘測量一次血壓,與餐前相比收縮壓下降大于20mmHg,或餐前收縮壓大于100mmHg,餐後小于90mmHg,或餐後血壓下降輕但出現心腦缺血症狀(如心絞痛、乏力、暈厥、意識障礙等)都可判定有餐後低血壓的問題。
(4)存在其他疾病
高血壓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降壓治療過程中均可導緻心肌收縮力下降,有效循環血量降低,引起低灌注反應。
若同時存在糖尿病性神經病變,可導緻血管調節功能紊亂、血壓調節差等。
若同時存在冠心病,在使用抗高血壓藥物的同時服用其他血管擴張藥物,易導緻降壓作用疊加緻血壓下降過多。
問上醫,讓更多人擁有健康,讓健康更簡單!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不吝您的點贊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