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華元
中建三局董事長、黨委書記
《國資報告》雜志2019年第3期
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社會發展史,也是一部神州大地的建築發展史。近年來,超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仿若天地畫卷中顆顆璀璨的明珠,交織成一曲曲扣人心弦的雄渾交響。時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中國結構第一高樓天津117大廈,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這些“超級工程”均出自中建三局之手。作為中國建築集團優秀排頭兵,中建三局一次次刷新“中國高度”,彰顯着其在超高層建造領域的不凡實力。
作為在完全競争性行業中脫穎而出的尖兵,中建三局擔綱國内超高層建設領域的領先者和創新者,其核心競争力,奠定了她在中國建築業的至高地位——在中國建築業競争力兩百強評選中,中建三局綜合實力連續多年排名榜首。
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
從深圳速度說起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春潮湧動,中建三局人憑着敏銳的眼光,率先從湖北出征改革開放前沿陣地鵬城深圳。欣聞華夏第一高樓——深圳國貿大廈公開招标的消息,三局出征将士放棄唾手可得的港資工程,毅然角逐“國貿”,憑借深圳市人民醫院門診樓施工中展現的雄厚實力和寶貴信譽一舉奪标。
在深圳國貿大廈項目,三局人探索運用滑模技術施工,這項技術由于技術要求高,其時建築業内未廣泛推行。第一次試滑,因滑模起提速度過慢,正在凝固成型的牆體被嚴重拉裂,滑模施工宣告失敗;幹部和工人們憋着一股勁,改在水泥初凝前開始提升,然而試滑仍然失敗;随後的第三次試滑依然以失敗告終。以工地主任、施工指揮王毓剛,支部書記、副指揮厲複興,總工程師俞飛熊,滑模主管羅君東“四頂紅帽子”為首的項目技術團隊一頭紮進工地,做實驗、測數據,宵衣旰食、戮力攻關,終于找到失敗原因。“四頂紅帽子”頂着巨大的輿論壓力、冒着坐牢的風險再度要求試滑。
1983年9月18日晚11時,分布在1530平方米操作面各個關節點位置的576個油壓千斤頂同時啟動,混凝土牆穩穩矗立,第四次滑模施工終告成功!滑膜的成功,在中國建築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誕生,書寫了改革開放的代名詞,将中國建築業從高層推向了超高層建築新水平,開創了中國建築發展史一個新的時代。
進入九十年代,三局人在時為亞洲第一高樓(383.94米)的深圳地王商業大廈鋼結構施工中,再創“兩天半一層樓”的新“深圳速度”,将中國建築業從一般超高層推向世界摩天大樓級先進水平,又一次迎來了中國建築發展史劃時代的轉變,開啟了中建三局弄潮時代的新航程。
“深圳速度”的誕生正是三局“敢為天下先”品格最具體的表現。在工程建設中培育出的以“團結、拼搏、争先”為核心内容的“國貿精神”,展現出的敢想敢幹、敢拼敢赢的開拓精神,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創業精神,成為中建三局争先文化的重要因子。
可以說,1983年是中建三局參與超高層建設的元年,以此為發端,三局相繼承建當時亞洲第一高塔——遼甯廣播電視塔、中國第一座超高層鋼結構大廈——深圳發展中心等一大批行業矚目的工程。步入新世紀,中建三局以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同時攬獲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央視新址大樓、香港環球貿易廣場鋼結構工程“三大頂尖工程”,不斷刷新城市天際線,奠定了中建三局高端建造的至尊地位。
中國結構第一高樓天津117大廈
改革轉型推進升級
建局50多年來,我們不斷挑戰建築的速度、高度、跨度、體量之最,擔當國内高端建造領域的領先者和創新者。2009年以後,三局堅持大市場、大業主、大項目的“三大”營銷戰略,并向“三高”(高端市場、高端業主、高端項目)聚焦,從重“量”向重“質”邁進。
三局人在市場競争的浪潮中深刻認識到,在新的條件下,要想緻勝市場,必須開拓“藍海”。2011年,中建三局“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建造與投資“兩輪”驅動的戰略路徑。建造尤其是超高層建造業務為我們支撐起實現“最具國際競争力的投資建設集團”的企業規模,投資為我們提供穩定而豐富的效益來源,通過“兩輪”驅動,實現建造彌優、投資恒強,推動三局實現“三個轉型”,即向綜合性的高端建築商轉型、向建造與投資并重的現代企業集團轉型、向海内外一體化的國際化企業轉型。
在此基礎上,三局大力推進重大技術攻關與科技研發,投入近億元研發經費,在超高層建築施工技術領域取得累累碩果。先後開展了多項重大課題研究,研發了被業界譽為超高層“建造神器”的多項核心技術裝備,把我國超高層建築施工技術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其中,中建三局技術團隊基于微凸支點低位頂模形成的“智能化超高層建築施工裝備集成平台”,創造性地實現了塔機模架一體化及各類設備設施集成,進一步拓寬了超高層建築作業空間,給超高層建築施工營造了“移動建造工廠”,較傳統方法施工速度提升了30%,獲得“空中造樓機”的美譽。
基于以上科技創新,中建三局超高層技術團隊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0項、實用新型專利50餘項、軟件著作權4項、國家級工法6項,相關成果獲國家級優秀專利獎1項、省部級發明專利金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16項。系列成果應用到了包括北京“中國尊”(528米)、武漢綠地中心(500米)等各地區标志性工程,産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武漢綠地中心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三局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引領行業的責任感,在超高層施工領域不斷創新創造,不斷攻關前沿,不斷攀登高峰,奠定了其在超高層建設領域無可撼動的領先地位,實現了中建三局超高層施工技術領域從“陪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
從“中國高度”到“一帶一路”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世界排名前10的高樓,有7座在中國,中國已成為全球建築業最活躍最繁榮的地區,超高層建築數量穩居世界第一。其中,中建三局承建或參建了7座超500米高樓,在古老的黃土地上樹起一座又一座“擎天巨擘”。
“梧桐引得鳳凰來。”在超高層建設領域積聚起的業内領先的技術、管理、人才、品牌優勢,引領三局巨輪在打造“中國建築業最具價值創造力的現代企業集團”的航程中一往無前。三局一舉發展成為年合同額年合同額逾4000億元、營業收入逾2000億元的企業集團,主要指标在中建集團工程局序列繼續保持領先,先後蟬聯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四次捧回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達到世界500強企業第435位标準。
近年來,中建三局提出了新的奮鬥目标——向着“一最四強”目标(“一最”,即把三局建設成為中國建築業最具價值創造力的現代企業集團;“四強”,即保持中建系統前兩強的地位,保持湖北百強企業前三強的地位,達到ENR國際工程承包商一百強标準,達到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标準)、“五個企業”(即努力建設卓越的建造企業、優秀的投資企業、成熟的跨國企業、傑出的現代企業、一流的文化企業)構想堅定進發,到建局100年時,鑄造一個經久不衰的百年品牌,打造一家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
——緻力成為卓越的建造企業。鞏固建造品牌的優勢地位,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強品質,讓立業之本的建造業務從行業第一方陣進一步脫穎而出,實現由“領跑者”向“開路人”的升級。“十三五”期間,三局将繼續堅持“三高”策略,同時大力推進綠色施工與總承包管理,通過科技、管理與服務創新構築競争優勢,保持規模穩定增長,持續提升發展品質。從營業收入看,房屋建造年均增速要達到3%,基礎設施建造年均增速達到20%。
——緻力成為優秀的投資企業。加快全方位的市場布局,瞄準“湖北龍頭、全國名企”的,緻力成為各級地方政府的最佳“城建合夥人”。投資領域涵蓋基礎設施、房地産、城市綜合開發、建築産業園、現代農業等,全面提升投資、建設、運營全産業鍊能力。“十三五”期間,投資業務的營業收入達到30%的年均增速,至2020年實現4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27%的年均增速,至2020年實現33億元。
——緻力成為成熟的跨國企業。到“十三五”末,三局的海外國别市場将達18個以上,其中營業收入6億元以上的國别數量将不少于10個。海外業務營業收入占比2020年将達到8%。
——緻力成為傑出的現代企業。成為三局所追求的現代企業,擁有先進的經營理念、高效的治理結構、尖端的科研水平、科學的管理制度、精良的管理團隊、出色的風控能力、傑出的品牌文化。
——緻力成為一流的文化企業。不斷豐富和升華以中建信條為核心的三局争先文化,以開放包容的态度,将争先文化置于時代大環境,融入時代大熔爐,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标準來審視企業文化。
“五個企業”構想的提出,加快了三局進軍海外的步伐。在國内業務突飛猛進的同時,中建三局攬獲大批國外訂單,為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裡蘭卡、也門等1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地标建築,如在阿爾及利亞建成刷新非洲天際線的非洲第一高樓——阿爾及利亞大清真寺(宣禮塔高265米)。
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
直到今天,中建三局人仍未停止對垂直空間的極限探索,用一連串驚人的數字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和“世界高度”,助力“中國建造”沖上雲霄。這是中建三局不斷突破、不斷跨越、不斷進取的縮影,是中建三局争超高層建設之先的生動寫照。
從攀西裂谷的大山大川一路走來,走過大江大湖,走向大海大洋,如今,邁入新時代的中建三局恰風華正茂,隻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強化超高層建設的核心競争力,這艘巍巍巨輪就一定能劈波斬浪,勝利駛向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光輝彼岸。
新版小店支持在線申請發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