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不知不覺,今年“雙十一”的鑼鼓早已敲響,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
天貓提出“雙11比往年多3天”的概念,10月20日啟動,11月1日至3日是第一波,11月11日為第二波,“光棍節”變成“雙節棍”。
最近,你熬夜“剁手”了沒? 各種津貼、紅包、滿減,研究規則、直播、熬夜、定金、尾款,是不是上一秒還念着“都是套路絕對不買”,下一秒就說“真香買到手軟”。
關于雙十一的話題也多次沖上微博熱搜。其中,#被雙11規則逼瘋的我#這一話題熱度持續高漲,一條高贊的網友評論是這樣的:每年雙十一都像一場考試,題目看似圖片閱讀題,實際是數學計算題,要求考生精通多種方法,什麼分析法、歸納法、代入法、圖象法、類比法,不僅要單獨運算,還要疊加運算,各種排列組合,最後還都是限時作答……
1111,到底有哪些趣味數學呢?我們請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杭州學校副校長,同時也是小學數學老師的許霜霜,以及該校數學教研組長樓靜老師,從數學的多個角度講開去,帶我們認識一下别樣的“雙十一”。
1111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數字
回文數、史密斯數、循環單位數……
數學老師眼中,1111首先不是剁手代言詞,而是第四個循環單位數。
循環單位數,指由1組成的數,如1, 11, 111, 1111等。
假如用a1,a2,a3...an來表示這些數,an的平方有一個很有趣的性質:當0
當n>9時,an的平方不能組成回文數,卻也有一定規律:
1111除了是循環單位數,它還是史密斯數的一員。
史密斯數,指在某個進位下,它各位數字相加後的和(數字和)等于其質因數的數字和的總和。如在十進制下,1111就是一個史密斯數,因為1 1 1 1=4,1111的因數分解為11×101,1 1 1 0 1=4。
這個命名,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曾經,有一位數字家叫阿爾伯特·威蘭斯基,他姐夫史密斯非常喜歡研究數學,兩人經常通電話讨論各種數學問題。一天,兩人剛結束電話交談,史密斯突然覺得威蘭斯基的電話号碼“4937775”是個特别的數。可它特别在哪兒呢?史密斯先把4937775分解質因數:4937775=3×5×5×65837,然後再把4937775所有質因數各位上的數字相加 3 5 5 6 5 8 3 7=42,接着他又把4937775各位上的數字相加得4 9 3 7 7 7 5=42。這一發現引起了許多數學家的興趣,大家紛紛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發現了大量其它符合這種規律的數字,而1111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1111還是奢侈數。
同學們,一定萬萬沒想到,數學裡還有奢侈數這樣的存在。
奢侈數,也稱為浪費數,是指一個正整數質因數分解(包括指數)的總位數大于整數本身的位數。比如,在十進制中,1111 = 11 ×101,質因數分解的總位數為5位,比整數位數(4位)多。
此外,在在數學愛好者眼裡,1111還有以下幾種有趣的運算性質:59 95=154、68 86=154、77 77=154……而154 451=605,605 506=1111。
同學們是不是沒想到,數學與數字,原來可以這麼有趣好玩。
愛因斯坦說,基礎數學的本質是邏輯的詩篇,邏輯和詩是數學最重要的兩個特質,也是每個數學家的追求。
小學的每冊數學書中,都有一些同學們非常感興趣的“你知道嗎”,這些素材是與小學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趣聞、數學史料及數學家的故事等,可以吸引孩子走進五彩斑斓的數學世界。平日裡,大家也可以多多閱讀能引發興趣的、通俗易懂的與數學有關的課外讀物,低年級的小同學可以進行繪本閱讀,通過數學閱讀,開闊視野、啟迪智慧。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數學
雙十一背後是成千上萬套算法
購物津貼、店鋪優惠、預售付立減、蓋樓、喵币、直播……對于消費者而言,看着長長一串的優惠規則,分明就是數學應用題的解題現場,怎麼買才最便宜,要會算算算。
而在買買買購物狂歡的背後,頁面推送、銷售庫存、快遞單量預測……整個雙十一,你看到的一切,幾乎都是由算法決定的。
最初的雙十一,哪些商品能夠進入會場,是由人工決定的。
但6年前開始,哪些商品能進入雙十一,出現在哪些用戶的頁面和什麼位置,都有算法在背後支撐。
經驗和直覺的地位在下降,掌握思考能力的“0和1”,由機器和數學公式主導的大數據分析,正在重建新的商業秩序。
算法就像一個擁有超能力的“數據紅娘”,整個雙十一中,不斷檢視着一切點擊、購買行為和所有商品的銷量、庫存狀态,不斷進行“誰更喜歡哪個商品”這樣的運算,調整什麼樣的商品,應該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出現在誰的面前。
比如,當你挑中的某款球鞋賣完了,大數據會瞬間找出另一款你可能感興趣的球鞋。如此,可以讓消費者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商品,實現流量個性化。
再舉個例子,雙十一前,一些快遞公司陸續收到了一份特别提示。在這份提示單中,對各家快遞雙十一期間有望分攤到的包裹總量給出了預估數字,預測甚至細化到了不同路線、乃至主要營業網點屆時可能獲得的包裹量。
所以,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除了雙十一背後的成千上萬套算法疊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接觸着各種各樣的數學。
我們穿的衣服所使用的材料是經過配比的,住的房子是經過承重計算的,道路、城市是經過規劃的……這些生産資料都是通過了嚴格的數學計算和科學試驗,才廣泛運用到實踐中。
現實中,數學學習是不少學生和家長的頭疼事,常常會聽到“背不下來公式,背下來又進而帶來了不會應用的問題”這類的抱怨。有時候,不妨換個角度,最理想的狀态是:産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自己開開心心的主動學習。
平日裡,同學們可以嘗試進行一些簡單的數據分析。
比如,去超市買油鹽醬醋時,在大腦内用價格除以淨含量,進行比價。更高一級的數學應用還有家庭理财方案的設計,例如根據年收入、支出、家庭人數計算風險承擔能力,購買保險和投資理财産品,這些都是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再比如,面對疫情不斷變化的數據,看到不同的折線統計圖,同學們也可以從數學的角度進行分析,從這些數據、統計圖背後讀出的一些信息,可供整理和學習。
我們為什麼學數學?數學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目前全部的科技發展都與數學有很大的關系。可以說,數學是一種通用的語言,可以讓我們用極其簡潔的方式來表達自然中的規律。同時,數學是一門龐大的科學體系,大多與實際的很多問題有相關性,而且研究的大多是基礎問題。學數學可以開發智力,培養思維能力,提高我們在處理日常學習或工作中的條理性。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建議同學們研究一些感興趣的問題,把老師所傳授的翻譯成為自己的特殊語言,并永久記憶在自己的腦海中,多質疑,勤思考,好動手,重歸納,注意應用。
買買買小攻略在此快去幫爸媽省錢
會員券、充值卡、打折、(跨店)滿減、優惠券、返現、免郵、買贈、淘金币、貓币等優惠券形式;0元秒殺、搶紅包、限時搶購、全場免單、抽獎等搶購形式;付定金 付尾款等預售形式;直播形式;拼單形式……
最近,數學老師們逛了不少淘寶優惠頁面,也看了N種計算方法,提取出了最“樸實無華”的計算公式:實際到手價=定金+尾款=預售價-預付立減-店鋪優惠券/單品券-購物津貼-紅包。
今年,為了刺激消費,優惠力度也有上調。比如2019年淘寶雙十一的滿減政策是“滿400減50”,今年淘寶雙十一的滿減政策是“滿300減40”,而且報名參加雙11活動的店鋪裡所有的商品都參與滿減。
如何購買才會最劃算,這麼多優惠規則,我們隻有用數學的眼光算一算、理一理,比較分析後,才會明白哪一種是我們适合參與的優惠方式。這裡有一點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常說貨比三家。因此,同一個平台裡,可在寶貝描述均在4.9 分,店鋪評價較高的幾家進行單價PK。此外,天貓旗艦店、京東專營店……不同平台店鋪對同一商品的銷售方式有較大區别,大家也可以算一算單價,做出自己合适的選擇。
此外,請注意疊加使用。以限購2件的柳州螺蛳粉7包裝為例:
第一種,買1件,預售價-定金-付定尾款減= 84.4-20=64.4元,實際到手價64.4÷7=9.2元,1包是9.2元。
第二種,買2件,預售價-定金-付定尾款減= 84.4×2-20×2=128.8元,領店鋪券滿109-10元,128.8-10=118.8元,實際到手價118.8÷14≈8.49元,1包大約是8.49元。
第三種:買2件,預售價-定金-付定尾款減= 84.4×2-20×2=128.8元;領店家券滿109-10元,128.8-10=118.8元;跨店滿減,每300減40,118.8÷300×40=15.84元,118.8-15.84=102.96元,實際到手價102.96÷14≈7.35元,1包大約是7.35元。比較分析後,發現同一店鋪同一商品有不同的買法,商家允許疊加使用,如果自己還需買其他物品,我們可以嘗試選擇第三種買法,相當于在第一種買法的基礎上打了八折。
所以,該怎麼幫爸媽省錢,大家都知道了吧~~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