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在《易經》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六二: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六二:不工作就想獲得收獲,不開荒就想有熟田豐收,利于有所往。
《象傳》之中說“不工作就想得到收獲”,這樣無 妄的念頭不能帶來财富。
六二屬于柔順中正,應天時,順天理,未曾謀求富裕,所以悠然自得。一切聽其自然,沒有過分欲望的态度,這是無妄。
所以這一句話給我們帶來的提示,就是:不存在過分的奢望,但要承認社會分工的合理性。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于物質都有一種永不知足瘋狂的貪欲,當擁有的時候就會引發更大的欲望,越是想抓的多,最後丢掉的越多,貪得無厭的心态不會讓自己得到的更豐富,反而會走向自我的毀滅。
從前,有一個乞丐無意發現一條跑丢的小狗,小狗很可愛,他就把這條狗帶到自己家裡去養,但是這不是一般的狗,而是一個進口的名犬,而且還是一個富豪的寵物。
富豪就發布了一個尋狗啟事:如有拾到狗的人請速還,可以付2萬酬金。
這個乞丐就非常開心,他就把想把這條狗還給富豪,獲得2萬的酬金,但是正在他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酬金又提到了3萬,這個時候他想了一下,打算再等些日子,想得到更多的酬金。
當一個星期過後,酬金漲到了非常誘人的地步,他就想,這個時候差不多了就跑回家去抱狗,誰知道那條可愛的狗,因為水土不服被乞丐餓死了。
對于乞丐來說,這是一個翻身的好機會,但是正是因為自己的貪婪之心,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
生活中,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知足才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方式,若是一味的貪心不止,失去的可能是自己唯一的翻身機會。
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
所以對于人生來說,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事情,要學會自食其力,懂得知足常樂,學會享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體驗每一刻的美好時光。
古代《止學》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大智知止,小智為謀。
意思就是說:擁有大智慧的人都知道适可而止,隻有小聰明的人才不停的謀劃。
在金熙宗時期有一個人叫石琚,他任邢台縣令,當時官場腐敗,貪污成風,但是他獨身自好,經常勸解别人不要盡力忘義。
後來石琚規勸邢台守吏說:“一個人到了見利不見害的地步,就要大禍臨頭了,你要收斂一些,不要貪得無厭,要回頭是岸,我實在不忍心見你有東窗事發的那一天。”
但是邢台守吏卻不認錯,私下反咬一口,跟朝廷上書誣陷石琚貪贓枉法,結果邢台守吏因為貪污受到了懲罰,而石琚卻因為清廉無私,即便多受誣陷,卻能夠平安無事。
後來在金世宗時期,金世宗任命石琚為參知政事,誰知道石琚百般推辭,金世宗想不明白就說:“這麼好的位置别人朝思暮想,你為何還推卻呢?”
石琚卻不回答原因,後來他的親戚朋友都勸他:“這樣的好事隻有傻子才會拒絕,你這麼聰明,怎麼連這事都想不明白呢?天下人更會笑你不識好歹。”
石琚長歎一聲就說:“俗話說,身不由己,看來我也不能堅持己見了。”後來石琚無奈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就對妻子憂慮的說:“樹大招風,位高多難,我是擔心無妄之災。”
對于石琚來說,正是憑借着自己知足常樂的心态,避開了後患。
知足常樂,也是一個人立身不敗的根本,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放棄非分之想,才能長長久久的避免禍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