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12:54:17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科舉是王安石一生的心結)1

科舉是古代文人入仕的必經之路。尤其是宋朝之後,很多在曆史上留下名字的重量級文臣,都是科舉考試中的優秀者。

當然,這些優秀者中也會留有一些遺憾。比如我們下面要講的王安石科舉。本來是十拿九穩的狀元,卻因為一句話不讨喜,被考官奪掉榮冠。

又因為榜眼、探花都有公職,導緻王安石連前三甲都沒進。其實縱觀決定王安石命運的這場考試,可能早就昭示了王安石後來的結局。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被奪掉的狀元榮冠

以王安石的文才,拿個科舉狀元那是輕輕松松。事實也是如此,考官通過閱卷後,認為王安石的卷子當點為第一,王安石應為新科狀元。

偏偏宋仁宗卻不是很滿意,隻因為試卷中出現了四個字——孺子其朋。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科舉是王安石一生的心結)2

王安石的本意是希望皇帝能夠與群臣加深合作,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理國家。但這句話最早是周公輔佐自己的侄子周成王時說的。意思是:孩子啊,你與大臣們的關系一定要融洽。

宋仁宗可不是小孩子,已經是一位30多歲的成熟大叔了。一個應屆考生面對皇帝如此說話,是不是有些冒犯了?就好比家裡的小孩盛氣淩人地教訓老人一樣,雖然不犯法,但情理上就是夾雜着一些不合适。

這四個字斷送了王安石的“狀元”。按照慣例,王安石隻能降低一名,與第二名進行調換。可第二名和第三名都有公職在身,後兩位考試相當于公務員遴選。

按照當時的規定,有公職的參加考試無論多優秀都不能點為狀元。于是乎,王安石隻好被與第四名調換。那位名叫楊寘的第四名,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狀元。

史料上記載,宋仁宗看到狀元的名字叫“楊寘”時非常高興,可見皇帝對于王安石的試卷有多大的意見。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科舉是王安石一生的心結)3

二、昭示了後來的命運

前文說過,這次科舉考試昭示了王安石後來的命運,這還要從一件小事說起。

名次公布後,皇帝命令前十名的進士一起到晏殊的家中去拜謝。對于晏殊,能夠讓我們熟悉的隻有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其實晏殊的職業成就是很高的,做過宰相,還被封為臨淄公。要知道,這位大哥14歲便參加科舉了,那是妥妥的神童。

衆人拜謝後,晏殊獨獨留下了王安石,進行了一番長談。可能是晏殊作為考官見識到了王安石的實力,他從那時起就認為王安石是未來的國家棟梁。

有人說,晏殊之所以留王安石長談,那是因為兩人是老鄉(都是江西撫州人)。其實這種說法大可不必,如果硬說親疏,狀元楊寘的大哥還是晏殊的女婿呢,晏殊為啥不留楊寘。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科舉是王安石一生的心結)4

兩人暢談了一天,直到吃過晚飯才放王安石走。這一下可不得了,誰見了王安石都是畢恭畢敬。那些府、州的長官說:“晏老(晏殊時任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相當于宰相)如此繁忙,竟然還能與王安石聊了一天,王安石這孩子不簡單啊。”

本該感到飄飄然的王安石卻忿忿不平,他回到旅店對自己的弟弟王安禮說:“晏殊這樣身份的人,與我交談中不厭其煩、諄諄教導,實在是太卑微了,他不應該這樣!”

若幹年後,王安石被罷相。王安禮重提當年晏殊禮待王安石的事。

後者沉吟了半天,說:“我之前認為晏老做事太過卑微,有辱他的身份。我為官幾十年,同行之間沒有朋友,全是敵人。我有難了,人人争相窮追猛打不給我留活路。我現在想想,發現晏老是對的。”

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王安石後來相對落魄的結局,可能從晏殊善待他時就已經種下了。

王安石科舉考試用了什麼典故(科舉是王安石一生的心結)5

三、“水狀元”

那場科舉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水狀元”楊寘。

古代科舉重要場次分别是鄉試、會試和殿試,如果三場全拿第一,也被稱為“三元及第”,那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明朝二百多年的時間中,能夠做到“三元及第”的也就寥寥數人。

而楊寘就是宋代“三元及第”之一,他的家風極好,雖早年喪父,但母親非常重視他們哥倆的學習。他的哥哥楊察就是在科舉中高中,否則也做不了晏殊的女婿。

楊寘比他的哥哥還要強,在鄉試時拿了第一(楊察是鄉試第二),如果不是王安石的“節外生枝”,他高中也不是問題。但陰差陽錯之下,好像其搶走了王安石的“狀元”頭銜。其實這與楊寘無關。

從這個角度來說,楊寘并不水,他是有真才實學的。可為何非要說他是“水狀元”呢?那是因為他這個狀元沒有做官。

科舉後,楊寘被任命為颍州通判。還未來得及上任,他便接到了母親病故的消息。按照規程,楊寘需回家守孝三年才能出來做官。

但楊寘實在是思母悲傷過度,喪禮剛剛結束他便一病不起。久經調養不好,30歲的年紀就撒手人寰。對于楊寘的英年早逝,皇帝還是很悲痛的,特意下旨撫恤其家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參考資料:《王安石傳》、《宋仁宗:共治時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