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是恐龍愛好者們都耳熟能詳的電影,讓恐龍迷們見識到了人們目前所能夠認知的恐龍世界。
對于恐龍的滅絕,人們始終很遺憾。作為最受歡迎的古生物,恐龍一直都被人們關注,大家都希望能夠看到真實的恐龍。哪怕看不到恐龍,也想知道知道恐龍的“親戚”們都是什麼模樣。
那麼,恐龍是否還留有後代存活在世界上呢?
根據科學家現有的研究成果,恐龍可能真的還有留存于世的後裔,那就是鳥。
說起來,很多人可能充滿了疑問:鳥和恐龍一點也不像,怎麼可能有親戚關系?
不過,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鳥類的确極有可能就是從恐龍演化過來的生物。
1860年,德國索倫霍芬附近出土的化石,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這枚化石裡有一根羽毛,長達60厘米,寬11厘米。我們知道,至少從現代動物身上,我們僅能看到鳥類是帶羽毛的。因此,這枚化石被認為和鳥類很有關系。
始祖鳥假想圖
次年,又一枚化石被發現。這一枚化石不僅擁有羽毛,而且還有骨骼化石。這樣一來,對于判斷化石的主人身份非常有利。這就是著名的古生物——始祖鳥,這塊化石就是始祖鳥化石中最著名的倫敦标本。
根據古生物學家的檢測,這塊化石的主人生活在晚侏羅紀,正是恐龍活躍的時期。在它的身上,古生物學家們既看到了鳥類的羽毛等特征,也發現了爬行動物牙齒的痕迹。看樣子,它是處于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生物。而倫敦标本的公開時間,恰好在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僅僅2年後。因此,當時是實行理論——進化論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恐龍向鳥類的演化。人們一度認為,始祖鳥就是鳥類的祖先,故名。
除了始祖鳥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物種。
1993年,遼甯省北票市附近有農民發現了一塊化石,并且上報。兩年後,化石上的生物被命名為聖賢孔子鳥,簡稱孔子鳥。孔子鳥生活在距今約1.25億年到1.1億年,比始祖鳥晚一些,體型和雞類似。
孔子鳥化石
1996年,北票又有新的化石被發現,由一位農民上交。很快,專家們對化石進行了研究,認定這是一種新發現的生物,并将其命名為中華龍鳥。
中華龍鳥化石
随着這些生物的發現,似乎恐龍和鳥類的血緣關系,就更加鞏固了。
不過另一方面,很多人對此依然比較質疑。質疑的方面有很多,對于化石真假的質疑我們就不讨論了,我懶得說這些事。我們本文要讨論的,是鳥類和恐龍的親屬關系——鳥類到底是恐龍的近親,還是後代呢?
事實上,關于上述古生物的身份,古生物學家們一直争論不休。比如孔子鳥和中華龍鳥,按照目前的主流說法,它們是屬于恐龍的一種,還不算是鳥類。包括始祖鳥究竟是鳥還是恐龍,也同樣有争論。
另外,就像我們剛抛出的問題一樣,也有人認為鳥類不是從恐龍演化出來的,而是和恐龍并列的生物的後代。
不過,顯然還是後代的說法,比較受到人們的認可。而演化出鳥類的,就是恐龍中的獸腳亞目(基本都是食肉恐龍,如霸王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家鄒晶梅認為,最有可能屬于鳥類祖先的,就是獸腳亞目下的傷齒龍。
傷齒龍假想圖
傷齒龍是一種小型恐龍,它的最大特點就是腦容量相對很大,被認為是最聰明的恐龍。而鳥類也是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生物之一,體型也和傷齒龍類似,看起來也的确有這種可能。
不過,如果鳥類真的是恐龍的後代,那麼我們倒是好奇想問一下:恐龍到底有沒有滅絕呢?如果說恐龍滅絕了,但它們的後裔還在,或者說它們可能隻是演化到了今天的鳥;如果說它們沒滅絕,鳥類又不是當初的恐龍。
這就像那道著名的哲學問題一樣:特修斯之船。如果一艘船每隔一段時間就更換幾片老舊的部件,等到所有零部件都換成了新的之時,這艘船還是不是原來的船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