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消息,針對日前用戶反映的Windows 10更新頻頻失敗情況,微軟工程師大衛·蓋爾在社區進行了解答。他表示,微軟需要大量時間來判斷用戶的設備是否可以更新升級,因此需要用戶的設備開機後至少聯網兩個小時,才能更新系統。
為了确保更新的内容安全可靠,微軟還要求用戶在發布更新後六個小時再更新。微軟提醒,用戶可以同意自動下載和後台靜默安裝,這樣的話系統就可以自動更新,不再需要用戶自己查看和下載更新内容。
之前小雷也遇到過多次系統更新失敗的情況,而且有時候是幾個更新内容,其中有一兩個會失敗,但過了一段時間,又能成功更新了。當時小雷心裡直犯嘀咕,難道是微軟想要強推Windows 11?
Windows 11正式版推出至今接近3個月了,可升級的用戶壓根沒多少,小雷身邊不少朋友還在吐槽,現在買電腦居然标配Windows 11,他們很不滿意。作為一個測試階段就開始使用Windows 11的用戶,小雷有資格吐槽一句,Windows 11真的不如Windows 10好用。
就拿解壓文件來說,Windows 10僅需右鍵點一下,選擇7Zip提取到當前位置就行了,Windows 11右鍵點擊後還需要再點一下“顯示更多選項”。Windows 11除了UI更像蘋果的macOS,小雷沒有感覺到任何改進的地方。
再加上Windows 10本來就是一堆BUG了,Windows 11剛發布,BUG肯定更多,所以我們懷疑微軟是想強推Windows 11在情理之中。這種操作并非沒有前例,前段時間蘋果不是剛剛禁止iOS 14系統更新安全補丁,iPhone用戶想要獲取安全更新,必須升級為iOS 15。
微軟也好,蘋果也好,費盡心力研發新系統,自然希望更多用戶使用。不過電腦和手機不同,需要處理許多複雜的工作,更加追求穩定性,Windows 10更新補丁至少會持續到2025年。希望微軟能夠優化更新規則,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工程師的解釋,總是更新失敗,太影響用戶的體驗了。至于微軟建議的開啟自動更新,小雷隻想說一句話,微軟這是在做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