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先旺
不知道是不是年齡的緣故,年齡大了,就讀懂了蘇轼的詞,也越來越喜愛他的詞。小的時候,隻知道蘇轼是一個詩人,對于他的詞,感覺隐澀難懂,不知道詞中表達的什麼感情。大約是從近不惑之年開始讀詞,在詞的世界裡認識了真實的蘇轼。在宋詞裡,蘇轼的詞是每日必誦讀的。春時讀超然台,夏日讀棗花簌簌落衣;中秋時讀明月何時有,寂寞時讀缥缈孤鴻影,酒後吟江海寄餘生;面向長江,大江東去;行走雨中,一蓑煙雨任平生。于是在工作之餘就有了一些零散小文。把讀蘇轼詞的感悟寫下來,以“我”的第一主人公的視角來解讀蘇轼詞,并分享給讀者,也分享給與我一樣喜歡蘇轼的“蘇粉”。這組文章就取名《人間蘇子》,本篇是第三篇《心寄秋月》,解讀蘇轼的《水調歌頭》這首詞(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 ,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如果把曆代古代文人墨客贊美月亮的詩句比喻成璀璨的群星,那麼,蘇轼的這篇《水調歌頭》所寫的中秋之月,無疑是燦爛銀河中最耀眼的那一顆。
這篇作品可謂家喻戶曉,微醺之後可以“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之夜可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遭人生挫折,與親情離别可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些流傳千古的名句,看似信口拈來,實際是感情噴薄而發的工筆之句。
蘇轼在說到自己的平生功業的時候,有一句詩是這樣說的: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其實,蘇轼的相當一部分文章佳作出自密州,他在密州的時候做了許多有名的詩詞,單就詞來說,有懷念妻子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有激昂射獵的《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有《超然台作》,感歎詩酒趁年華,更有這篇流傳千古的寄情明月之作《水調歌頭》。這首中秋懷人詞,久負盛名,橫絕今古。
這首《水調歌頭》,在題序中,蘇轼提到了寫詞是用來懷子由,子由,即蘇轼的胞弟蘇轍,蘇門三公,包括蘇轼的父親蘇洵,其散文成就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蘇轼和蘇轍胞弟情深,蘇轼在儋州寫過一首《西江月》,懷念弟弟子由,寫作時間也是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鬓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熙甯七年十二月,我從杭州來到了密州,和繁華富庶風景秀麗的杭州相比,密州的經濟和環境差得太遠了,但是我終究為一地的知州,組織救災抗災,緝拿盜賊,為民祈福求雨,儲糧濟民,漸漸地密州的治理也有了起色,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裡,想到自己的坎坷,人生不由得心生凄涼,今夜大醉一場,寫下了一首詞,寄情與明月,也深深懷念遠在他鄉的兄弟蘇轍。
舉起酒杯,敢問青天,天上的明月,你是什麼時候懸挂在天空的?!“江月何年初照人”,什麼時候把這銀輝灑向人間,讓人産生無窮遐思。敢問明月,天上是何年何月,九霄雲外的宮阙裡也是人間的中秋佳節吧,如果不是,嫦娥怎麼也似人間一般,翩翩起舞?是天上快樂還是人間快樂呢?我不知道,我隻有不停地問,問天問地問蘇轍也問我自己,沒有人回答我,我欲乘着清涼的風去天上,看一看瓊樓玉宇,但看過又有什麼呢,比人間又好到哪裡去,人世間有親情,有愛情,我自來人世,恐受不得高處之寒,做一平凡之人,自然也有所得。
今夜無眠,酒盡歡,心思遠,中秋團圓是一種獨有的心理,“明月月月有,中秋月兒明。”我們一年十二個月,月月有月圓,可到底在心中卻執着的認為中秋的月圓月亮,這大概就是中秋的魅力所在吧。然而任何事往往與願相違,月圓人未圓,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就讓我們共同舉杯,遙望着明月,來寄托相互思念之情吧!
作者:楊先旺
山東國曜琴島(聊城)律師事務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