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飯圈。
有神的地方也有。
但,神都想不到的賽博離譜是:
看《新神榜:楊戬》收獲新老公一枚的觀衆,和喜歡焦恩俊版楊戬的,也能争起來。
争的不高級,為一個“最帥楊戬”的名頭。
追光動畫《新神榜:楊戬》
建模楊戬帥嗎,帥。
焦恩俊帥嗎。
真人都能跟建模比了,還用問?
《寶蓮燈》
過于無聊的審美問題,不是我要聊的。
但它發散的一些話題值得咂摸。
焦恩俊版二郎神赢了嗎?
赢在哪?
赢在早?
赢在老?
來源|微博@杜康杜康你看呦
不。
早未必能赢,老未必算舊。
新呢,一定就新嗎?
正好看了《新神榜:楊戬》後,一直沒聊過,不如今天從它聊開了去。
神話故事,怎麼才算年輕?
做神不能太令狐沖
追光的楊戬,拿了一個令狐沖劇本。
他和沉香的人設及關系,就像楊過他二舅原來是令狐沖。
令狐沖劇本有它的好處。
先說優點,在中國神話體系裡,闡教是個很特别的存在。
最有趣的,就是師門很看重傳承,師徒關系相當緊密。
主要表現為,護犢子。
一個兩個都護犢子。
所以當一部講楊戬的動畫,關照到了師徒關系,絕對是有點東西的。
即使,是講師徒反目。
在重大矛盾設置上,這個令狐沖劇本是沒毛病的。
反而它提供一種比較好的倒推邏輯。
假設在最護犢子的闡教,闡教三代的絕對中心,絕對C位楊戬。
被親師父玉鼎真人,算計得明明白白。
這,很大件事!
全片最有趣、最耐品,卻也最暴露追光老毛病的一段戲。
打boss。
楊戬被玉鼎真人困在太極圖裡,他才明白師父是個老6。
多年前讓自己去鎮壓玄鳥,結果不僅天眼廢了,還獻祭了妹妹,三聖母楊婵。
幾句台詞,給得有趣。
楊戬問:
這太極圖煉化過殷洪,徒兒不知犯了何等大罪,師父要這樣處置我?
殷洪什麼人?
《封神演義》裡,他是纣王次子,給妲己迫害,逃亡時被赤精子(十二金仙之一,算楊戬的三師伯)救下收為徒弟。
他立下焚身毒誓伐纣,帶走一堆神裝,卻受了申公豹蠱惑,倒反師門,欺師滅祖,被煉化在太極圖中。
這句台詞是告訴觀衆,楊戬這時的遭遇比他還絕望。
玉鼎真人說,我從你師伯師叔那裡借來這些寶物,來誅你。
不怪楊戬覺得一切不可思議。這已經是師門不收,天地不容的地步。
好比華山頂的令狐沖。
不僅直系師門,五嶽劍派都要來為難。
《笑傲江湖》
但,最突出矛盾的台詞,卻暴露了最直觀的毛病。
追光在《楊戬》裡,預設觀衆太多。
殷洪的故事(能夠暴露闡教寵徒的反面:師父對徒弟有絕對處置權)。
闡教師徒關系(反襯老一輩要親手搞死全村的希望楊二郎這個事有多嚴重)。
玄鳥不能出山就是不能出(玄鳥“每與天劫而出,榜成而入”的設定解釋不充分)。
金霞洞不能倒(但卻可以沒了嫡傳)。
這些該鋪陳的、該渲染的,都沒表現。以至于結尾給人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燃,是燃。
但更多是特效帶來的燃。
來源|微博@辦了健身卡的聰聰
不交代,不體現,讓觀衆憑文常積累去猜。
這不是高逼格。
是講故事能力的短缺。
而,令狐沖劇本的壞處呢?
是戰神的關系可以像令狐沖,但戰神本神,真不能太令狐沖。
逃避,擺爛,喪裡喪氣,這些令狐沖能幹的事,放楊戬身上,隻能讓觀衆迷惑,他的核心訴求是什麼?
他為之付出了什麼努力?
戰神,是武力神通夠能打就算麼?
來源|豆瓣@叮叮ding
他明明看到了“我們楊家的女人的命,就是去鎮山!”的悲劇。
他知道外甥沉香也會步他後塵,但他的未來完全不在他考慮範圍。
他對命運的全部反抗,似乎隻在最後一招平A那嗷一嗓子。
工具人師弟對他吆五喝六,橫眉豎眼。
他的兄弟,他的狗,他的外甥。
甚至他的小師叔申公豹(拿了一個歐陽鋒劇本)。
似乎都比他積極、烈性得多。
來源|豆瓣@王斯宇
他就像追光用得順手的每一個“喪x青年”形象。
躺平等最後“覺醒”就好。
事實上,整個片子都充塞着這份“唯手熟爾”。
蒸汽朋克用得順手,繼續用。
申公豹用得順手,哪裡需要哪裡搬。
工具人築成一座城。
大戰帶都不帶他們。
追光《哪吒重生》彩蛋
因為熟手,因為推出後成功過。
追光便放棄思考:
同樣是塑造反抗型人物,楊戬與我搞的既往形象的絕對差異,是什麼?
二舅一招治好我的精神内耗
《楊戬》首映禮時,導演趙霁談創作初衷:
因為在影視作品中,楊戬常常作為反派或者配角出現。
他要來打破這一常規。
巧了。
早就有人和他想得一樣。
編劇九年。
這人是個鬼才。
央視的神話新編《寶蓮燈》《寶蓮燈前傳》《魔幻手機》三部,可窺其腦洞直徑——壓根摸不着邊。
九年對創作很有想法,作為編劇,他反而不認為故事是首要的。
更看重人物塑造,要人物先活起來。
所以即使是像《寶蓮燈》正劇(以下簡稱“寶正”)這種偏子供向的合家歡神話劇,也不是情節帶着人物走,而是人物推着故事走。
應該震撼過不少人童年的《寶蓮燈》大結局的經典反轉。
二郎神一路設置各種磨難,阻撓沉香救母的真意是,想磨練這個胸無大志的頑童,并在适當的時機,催生出一套新的天條,合理釋放三聖母,造福三界。
長大明白什麼叫伏筆後,才會發現不是洗白,而是從來如此。
這一經典反轉,直打“沉冤得雪”這個十發九中的爽點,幾乎成了後來楊戬相關作品的必備要素。
尤為出名的,是起點一部以焦恩俊版為參考的同人文,《人生長恨水長東》。
雖然人設、情節相當OOC(脫離人設)但因為始終緊扣沉冤得雪這條爽虐爽虐的密碼。
不失為是好看的網文。
通順的、前所未有的反轉,是焦恩俊版楊戬成功的核心。
但,在革新上,這一形象還有哪些迥異于過去版本的特質?
一,基色獨特。
焦恩俊的楊戬,始終是blue色調的。
這個概念,從文本塑造到影視化呈現,從服裝造型到特效制作,始終貫徹。
絲絲縷縷去到每個細胞。
以至于多少年後記憶還剩多少,這個角色就是印象中的一抹藍。
潛移默化。
是事半功倍的塑造人物手段。
二,自罪意識。
焦版楊戬始終有種過剩的、甚至負面的自罪意識。
出了事先怪自己。
這不僅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有原罪,是自己害得一家人生離死别。
側面更是一種強者獨有的、自發的責任感體現。
這是他從根本上,有别于天庭拆遷辦其他人的地方。
他是自發性地認為自己對父母、妹妹、外甥、師門乃至三界,全都有責任。
所以他的複雜性不隻在于描畫“反抗”。
更有自我對抗。
三,宿命感。
有兩個方面。
一是自身的宿命。
尤其體現在《寶前》。
楊戬在此劇作為正面主角一路被剖析着,不論對于看過《寶正》的觀衆,還是僅有印象中二郎神的人來說,他的形象都全新而生動。
直到大結局,他再次穿上真君戰袍。
拿起司法天神寶印。
父母、妹妹的悲劇,師父的叮囑,一一閃回,跟着封鎖。
肉身成聖的意義原來也可以是,血肉之軀重新變回一個符号。
一種浩大的悲傷,被推到了極緻。
想到一神一狗,萬萬年來日無盡。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二是,自身經曆在沉香身上的輪回。
相似背景下,從屠龍者變成設置上的惡龍,從隻想正月剃頭的外甥,變成被咒、被恨的“舅舅”。
這裡頭可搞的東西就太多了。
傳說故事重疊帶來的奇妙火花,被編劇利用到了極緻。
外甥不幸是二舅的重複。
卻也可以是二舅的絕對不重複。
隻要他有個好二舅。
焦版楊戬的豐富感,極大程度也來自他有個參照物——沉香。
編劇拿捏住了關鍵。
應該設置兩條相似,卻有差異的線,使之互為參考。
所以将“楊戬成功斧劈桃山”,改編成了不成功。
像又不像。舅舅希望你比我出色,做到我做不到的事。
不走老路。
從人物到劇,都是如此。
主食不能廢
神話新編,重點在新。
追光這斧子劈下來,完全沒新動靜麼?
也不。
它有新元素。
考究,有趣,想象力豐富。
看兩處細節。
比如,楊戬的兄弟夥(人數縮水版梅山兄弟和哮天犬)去天牢劫他時,守門的小龍大驚失色,不停撞鐘。
這不隻是動畫誇張,表現可愛。
它的原型是蒲牢。
是傳說中“龍生九子”的第四子,平生膽小,好叫喚,特别害怕鲸。
人們根據其性好鳴、尤其一看見鲸就大吼大叫的特點,常把蒲牢鑄為鐘紐,把敲鐘的木杵,做成鲸的形狀。
讓它反複受虐,反複叫喚,給鐘的聲量加buff。
打工龍,慘啊
再看楊戬放大招,對波玉鼎真人——法天象地。
這明顯是參考了《西遊記》中對二郎神神通武力的設定。
但,它又并不是完全照着搬。
百回本《西遊記》描述的法天象地。
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兩隻手,舉着三尖兩刃神鋒,好便似華山頂上之峰,青臉獠牙,朱紅頭發,惡狠狠,望大聖着頭就砍,這大聖也使神通,變得與二郎身軀一樣,嘴臉一般,舉一條如意金箍棒,卻就如昆侖頂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
屬于莫大神通,隻有猴子和楊戬變過。而且不是單純的變大,是如天高,如地廣,紅發青臉白牙,露出惡相。
追光的《楊戬》參考了“極大化”這一特征。
在敵我雙方都使出分身術的同時,将元神無限變大——楊戬的替身攻擊比别人的都大很多。
但并沒損帥gie gie的形象。
也不失為新穎的改編。
但可惜,它有元素,無篇章。
真正命脈的,能決定劇情和人物精神的改編上,它有新意嗎?
沒有。
它試圖講一個世界觀極大的故事。
結果反而不如彩條屋的哪吒,對抗具體而小的偏見,反而把故事講清楚了。
像封神榜的真相是驚天大陰謀,是悲劇,是神仙為洗牌或拒絕重新洗牌這些設定,新嗎?
不新。
《寶蓮燈前傳》玩過了。
彩條屋的《姜子牙》也玩過了。
姜子牙
三界遭大劫了,神仙全都不會飛了。
新嗎?
不新。
它這種類似“天人五衰”的設定,各種網文也已經玩遍了。
賽博神界
至于什麼賞金獵人變賞銀捕手。
世界完蛋了,我和我的熱血兄弟隻能靠抓罪犯賺小錢。
這就根本不用說了。
《星際牛仔》
最為新穎的設定,其實是那條被很多人吐槽在影院尴尬腳趾摳地的。
“我們楊家的女人的命就是要鎮山,男人就是要劈山!”
但因為隻有個“循環往複”的驚豔概念。
經不起細琢磨(畢竟你家目前也就傳了兩代)似乎也很難對後來人構成啟發。
是的,我認為:
神話,其實是進行時的。
它應該是活的。
它不像一本書,一本原著,有所謂的還原、講究。
一點一滴一昆侖。
神話的構成及印象,來自代代的口耳相傳、文墨更新,甚至影視的添磚加瓦。
不拘一格。
這是為什麼《寶蓮燈》《寶蓮燈前傳》雖然老,實際感覺卻很年輕的原因。
它确實做到了開山辟路。
并且“留了多少地步與後人。”
比如我認為近年國産動畫的人物塑造,内核都受今何在的“三傳”影響很深。
悟空,哪吒,楊戬。
但他的《楊戬傳》,也有受《寶蓮燈前傳》影響。
今何在《楊戬傳》
再到一些頗受好評的仿古連環畫。
來源|微博@編劇九年@赤河天岸
能成為相關題材繞不開的存在,既要野心,也要能力。
追光在《楊戬》上,有心。
但,目前來看确實還欠“新”。
而這份欠缺的原因,或者正可以從“最帥楊戬”這個主打title上,一窺究竟。
創造了追光史上最帥建模臉,但人物個性反而不如之前。
當得起“目前國産動畫最強特效、畫面”的誇贊,劇情卻比既往更弱。
更新、更漂亮的皮囊,在驚豔的同時。
沒有配套的瓤子。
它的年輕,也将透着腐氣。
或者,不會被更年輕替代的,
隻有成為它的組成部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