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18世紀丹麥銀币

18世紀丹麥銀币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2-09 02:55:38

雖然幾經波折,但是也因此獲得了好運,得到了超級小号碼,A0111J 000002J,L和M也就是此丹麥橋梁與文物版本中的第22張,24張和25張。

備受矚目的丹麥新序列最高面值1000克朗,終于揭開了最後的面紗。對我來說,1000克朗是整套新版本中最有價值的一張,無論是它的尺寸,設計,技術,均保持了丹麥紙币的最高地位,三年的熱情期待,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在當代新鈔中,丹麥的1000克朗的質量最為優秀,技術先進而不顯淩亂,整張紙币,初看無聊,回味無窮,到處彌漫着太陽戰車的炙熱魅力,頂尖品質毫無疑問。當這張1000克朗開始流通時,老版本的1000克朗安切爾夫婦繼續作為法定貨币流通,同時,所有的1945年後發行的丹麥紙币永久保值,可以随時在丹麥國家銀行兌成新版紙币。

印刷質量:S

個人評價:S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2

正面的主圖是由馬丁.莫克操刀的大布雷特大橋。馬丁.莫克是挪威人,受雇于丹麥,成為丹麥首席雕刻師,為丹麥以及其屬地格陵蘭、法羅群島創作并雕刻了大量的郵票。除此之外,他同時也受邀為丹麥這一套新序列雕刻了面值為200,500,1000克朗的正面主圖案。馬丁.莫克也曾為中國郵政雕刻過國外音樂家郵票,以及1994年中美聯合發行的鶴票。因此,深受我國雕版愛好者所認知和喜愛。

大布雷特大橋是丹麥的一座國際現代化大橋,也是丹麥最大最長的大橋,最高點254米,6790米長,東、西兩段于1998年開通。東段環節連接着斯普羅格島與澤蘭。大貝爾特的東部通道,由吊橋橫跨的是由波羅的海駛向大西洋的海運要道。最大垂直間隙為65米。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3

這一圖案的雕刻非常精美,特别是色彩的運用與過去的紙币有着極為明顯的區别。丹麥同版本的四種小面值,均采用冷色調,而這張1000克朗則采用暖色調,看似空淩實則壯美。而且,相信很多雕版愛好者已經發現,這張紙币不僅采用了暖色調,而且其雕刻也很特别,因為在過去的雕版紙币中,普遍都是為了表現其精緻的細節。而丹麥的這一版本的紙币,更多的是追求一種畫面感,精美又毫無突兀之感。這一套丹麥紙币,一改當代紙币的現代時尚,而更多的帶有一點點的懷舊,或許,如此長的一個大橋,隻有一個孤零零的轎車,更加突出了這種懷舊感吧?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4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5

入手後,首先觀察的就是丹麥紙币的主打防僞技術,全息的太陽戰車,實物上看,與前面的小面值相比,擁有了質的提高。可以看到,陽光的部位,由間斷的線條組成(内側的全息小線條,甚至還帶有微小的全息文字),而非小面值的那種連接着的。另外,相信細心的收藏者已經注意到了,聖馬的眼珠部位也是采用全息方式制作的,這種微妙的部位,絕對使這張紙币強上加強。太陽圓盤本身同樣采用金色的金屬薄片制作,更加客觀的放映了圓盤實物中的金色,此外,采用間斷的線條,而非像過去的全息膜那樣是整個一塊。馬身部位與圓盤部位采用并不相同的材質,馬身的金屬感和立體感更加強烈一些,此外,車輪同樣是采用全息方式制作。圓盤上還帶有全息的小圓圈,整個太陽戰車的全息部分的制作極其複雜,非常值得把玩研究。強光澤下,金光閃閃,令我愛不釋手。我想,任何收藏者都招架不住這種極緻又光芒萬丈的感覺。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6

聖馬的眼珠,采用極微小的全息技術構成,散發出與馬身部位完全不同的靓麗光澤。這個全息部分是鑲嵌在聖馬的銀箔之上的,面積極小,相信看到它在整張票面的比例即可知道。當這個小地方散發出光澤的時候,絕對是整張紙币的點睛之筆。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7

内側的陽光部分由間斷的全息膜組成,除此之外,還擁有微小的全息文字,這無疑需要超高的精度。這一區域的全息微縮文字,微小到很難用肉眼看清,必須要借助高倍的放大鏡才能一睹真容。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8

太陽圓盤部分是采用這種具有高精度的金箔圓圈組成。丹麥的全息薄膜制作具有相當的獨立性和開創性。它不同于其他國家所采用的以展示鐳射效果為主的薄膜,也不同于過去荷蘭或法國的那種金屬薄膜片。而是将兩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既追求鐳射的光澤效果,又追求全息薄膜本身的畫面感,1000克朗的太陽戰車全息膜,正是将丹麥這一技術理念推到極緻後的産物。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9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0

與500克朗的全息薄膜相比,即可看出極明顯的差距。兩者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在強光下,1000克朗的太陽戰車散發出五彩缤紛光澤,而500克朗則顯得十分單薄。而且,無論是細節,層次,面積和制作工藝的多樣性和複雜度等各種方面,1000克朗的全息薄膜均遠遠超過500克朗。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1

正面中間的位置,一個粉色的精美的熒光圖,同樣表現了太陽戰車。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2

正面水印處是由這種編織複雜如蜘蛛網般的底紋組成,同時配合圓圈星座防僞,如同被蛛網上的螢火蟲一般,散發出淡淡的光亮,沒有因為它們影響正面的整體感,更多的起到了它們該有的輔助作用。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3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4

背面的太陽戰車,具有非常強烈的質感,油墨的色澤充盈,太陽戰車的時代滄桑感一覽無餘。太陽戰車是丹麥最著名的出土文物,堪稱鎮國之寶,也是在丹麥早期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于1902年9月在西北澤蘭島的特蘭德博格出土。太陽戰車制作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北歐青銅器時代早期。優雅又精美的螺旋形紋飾裝飾金光圓盤表達了北歐的起源。古北歐人認為日出日落是由一匹聖馬拖動的,當然太陽圓盤和聖馬也同時表現了太陽的運動周期。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5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6

太陽圓盤采用金色油墨,搭配具有滄桑感的銅鏽色,十分逼真。此外,上面的小花紋同樣浮現在票面上,質感優異。在此簡單的談一下丹麥這一版本背面的油墨技術,由于丹麥紙币的背面并非凹印,而且,由于背面的紙張相對粗糙,所以很多背面膠印的紙币,色彩是非常虛脫的,而丹麥所采用的這種新型油墨,使得背面的主圖案不僅不虛脫,而且具有相當的立體感和濃郁的金屬光澤,我想,這是丹麥的油墨和印刷技術相輔相成的産物吧。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7

18世紀丹麥銀币(大布雷特大橋和青銅器太陽戰車)18

丹麥紙币的微妙技術遠遠超過我的期待,背面底紋的複雜程度,令人歎為觀止。丹麥的紙币,初看覺得很普通,單調到無非就是正面一大橋,背面一文物,還有一個全息膜和一條動态安全線,但當細細品味,會發現丹麥紙币功力渾厚,暗藏玄機,最初覺得丹麥紙币的背景圖案很無聊,模糊又不知所雲,但是如上圖,相信這些1000的數字和那些圓圈,在經過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情況下,已經能夠感受到了,而這個地方,在整張紙币所占的比例是極小的。

在整套橋梁與文物系列中,丹麥采用了明顯的技術遞增方式制作。這種遞增,表現在票面尺寸,全息膜的精度和難度,雕版橋梁的細膩度,背面文物的油墨色彩和質感,底紋的密度等每一個細節上,總體來說,丹麥紙币的魅力,在1000克朗上發揮到了極緻。我想,我已經被太陽的炙熱所感化了~!

歐洲紙币收藏,從來不會讓我失望,特别是這些曆經百年,卻依然能夠獨立印制高品質紙币的小國。大印鈔廠的作品,看久後總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且,技術淘汰之快,競争之激烈愈演愈烈,而在整個西北歐中,仍然能夠保持獨立印刷的小國家隻剩下了三個:瑞士,丹麥和瑞典。挪威已經關閉了本國的印鈔廠,轉而邀請TDLR印刷紙币,而TDLR的日子也不好過,随着大印鈔廠的競争日趨激烈,TDLR的業務量也開始大幅萎縮,面臨着被法國歐貝特收購的危險。而丹麥,能夠在如此多的大印鈔廠的擠壓中生存下來,使我非常想為丹麥皇家造币廠的工作人員鼓掌叫好,這與他們的踏實、細膩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有着莫大的關系,而且,何況是獻給收藏者最精品的紙币之一呢?于是,丹麥紙币的收藏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我相信對它們的研究才隻是剛剛開始,從2012年起,另外兩個獨立印鈔的小國瑞士和瑞典也要開始相繼推出新鈔,期待到時它們所帶給我的震撼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