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微信本身已經有非常堅實的公衆号群體,同時整個公衆号從分發、上升到商業化早已将整個運轉機制錘煉成熟,也能借新的更廣泛更高速發展的視頻市場進一步盤活逐漸被侵蝕生存空間的公衆号群體。而視頻号發展至今,要想更好地解決視頻号遇到的問題和構建視頻号創作生态,應當回歸到創作者本源。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微信視頻号到底要何去何從呢?
隻提問題不說解法,就是耍流氓!
提問題的人總是很多,解決問題的人總是很少。老蘇既然立志專注于攻克視頻和社區領域的一切難題,這個題還是要硬着頭皮去給一個解法。
老蘇看來,解題的症結并不在UGC還是PUGC之間,也不在小視頻還是中長視頻之争。其實以上兩條路,雖然有困難,但不代表完全無可取之處。隻是切入方式和解法太過“模式化”,不夠“微信”。
老蘇,想要跳開中視頻,也跳開所謂的UGC。回到微信做視頻号本身這件事來看,回到微信本身來看。
我們先來看看小龍哥在微信公開課上對視頻号的描述:
其實,老蘇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小龍哥其實還在“時刻視頻”的理想裡,“人人可創作”“短内容”。重新看,抓住這幾個重點。
第一,視頻号解決的是公衆号的問題,是公衆号内容的延伸;
第二,視頻号不走社交關系鍊的打法,而是微信生态裡首次出現公開的集中分發的機制。
所以,咱們先抛開所謂的中長視頻還是小視頻的概念。回歸到創作者本源,視頻号真正應該服務好的創作者已經呼之欲出了——公衆号、自媒體群體。
别去對标什麼B站、抖音、快手了。讓公衆号變成視頻号,并且公衆号 視頻号的1 1>2讓這個群體能源源不斷的在這裡自生長出來。這才是王道。
且微信本身已經有非常堅實的公衆号群體,同時整個公衆号從分發、上升到商業化早已将整個運轉機制錘煉成熟,也能借新的更廣泛更高速發展的視頻市場進一步盤活逐漸被侵蝕生存空間的公衆号群體。
解決視頻号創作生态問題,老蘇給出第一個解題思路。
一、圍繞公衆号創作者死磕到底1. 草船借箭:全面打通視頻号和公衆号生态,充分借勢公衆号已經錘煉成熟的生态系統
從賬号上打通,存異而求同。這一點老蘇已經觀察到,微信視頻号已經開始和公衆号建立了綁定關系,機構号可以申請綁定視頻号,這樣在搜索結果中兩号内容就能關聯到一起。
不過或許在打通關聯這件事上,老蘇認為可以不用那麼克制。可以在公衆号中有單獨的關聯視頻号的入口和闆塊,這樣能迅速幫助獨立視頻号快速成長。
同時視頻号與公衆号的綁定關系也可以更明确點,視頻号關注後在私信或其他賬号主體界面能直接導流公衆号。
這樣對于遇到發展瓶頸期的公衆号,能夠通過視頻号的公域流量進一步壯大自身,而視頻号不僅僅是獲得粉絲和點贊,也可以逐步轉化自身視頻号粉絲到公衆号上進行後續粉絲服務和變現(畢竟公衆号已經非常成熟了)。
通過做視頻号能夠加速自身公衆号發展,這條路徑一旦跑通,公衆号就具備了極強的動機去花成本和代價做好視頻内容。
對于主做視頻号的創作者,也可以鼓勵開公衆号,視頻号作為以優質内容引流,公衆号作為私域服務和互動的承接。
但整體原則上,還是得存異,兩者在内容體系上依然獨立走兩套系統,保證視頻号和公衆号之間相對獨立。
2. 兩個号之間在生态和分發渠道上能相互互補
公衆号支持轉發和推薦視頻号。快速幫助視頻号流轉起來。
給虎添翼:為公衆号群體專門定制能便捷把文章轉成視頻的工具和模闆。
公衆号的大量文章生産力其實是非常天然的最佳腳本,但奈何文字創作和視頻創作确實還隔了好幾部。為公衆号群體量身打造符合他們的視頻工具。
二、共同富裕:變廢為寶,做好資源整合
- 從視頻素材上降低門檻,收集和購買大量公有視頻素材甚至是新聞素材轉發等,或推出圖片一鍵轉成視頻素材。形成覆蓋經濟、社會、生活、科技等各公号内容領域的素材庫。并支持根據文本的NLP識别,自動匹配推薦合适的視頻素材或畫面素材。
- 提供強大的文字轉語音能力。這個秒簡上已經具備了。
- 為公衆号提供專門的視頻内容培訓。這個我覺得可以做,對很多新手來說很友好,也能解決公衆号格局僵化,讓更多人新号能通過視頻号成長起來。但對于大号而言,核心還是要先解決動機問題。
其實有大量隻會剪輯的創作者,或者很多廉價的剪輯工作室。
大部分視頻創作者有視頻制作能力,能拼接,能拍攝,能把視頻做的很精美。但很多人并不具備好的題材、腳本。要知道視頻内容質量越到後面越拼的是内容腳本的好壞。
将分散的圖文創作者和視頻創作者進行資源上的整合和合作,是根本上雙向解放兩者生産力,提升内容質量的一個核心點。最終帶動共同富裕~
但是,這隻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供給端的問題,但這并不代表,整個生态循環已經形成。
之前提到分發到激勵更多創作者的鍊條是斷掉的。除了創作生态本身以外,其實在分發模式上确實也有其天然制約性。
三、圍繞社交關系鍊矩陣做透,并打通社交分發和中心化推薦1. 補足社交關系分發的場景,利用好朋友圈和群對話
我們重新看下當前視頻号的分發渠道:
微信号這一波的崛起,核心是靠朋友點贊這個分發路徑。不僅利用關系鍊天然篩選内容,同時也一下子借用龐大的微信關系鍊激活了視頻号。
但我們看下公衆号的崛起路徑,公衆号早期是沒有“看一看”的。也就是公衆号核心的流量來源是源自于朋友圈和微信群這兩個大頭。
今天視頻号内容主動朋友圈的相對沒有那麼多。所以在朋友圈和微信群這兩個社交場景還有巨大空間。
具體怎麼做?這個老蘇不敢亂說,因為每個産品功能都需要仔細打磨,隻能沿着這個方向給出幾個方案抛磚引玉。
- 比如好友點贊視頻透傳到朋友圈消息通知(打擾略重)
- 或從運營上,核心鼓勵視頻号和用戶朋友圈。
- 微信群中開辟大家都在看将群中非好友關系鍊也利用起來
2. 打通社交分發和中心化推薦,吸附更多用戶時間
前面老蘇有提過,要形成一個好的上升通道,必須還是要有中心化的流量分配。這個是撬動創作生态的一個杠杆。但怎麼強化呢?
朋友圈分享的視頻号入口
理論上朋友圈主動分享的視頻未來将成為與好友點贊視頻流并駕齊驅甚至超越好友點贊的一塊巨大的流量陣地。
但一拖N的下滑視頻推薦明顯還沒完全準備好,這塊兒完全可以升級下整個推薦系統,打造成較大的能夠幫助優質創作者上升的資源,以及在這個地方進行充分優質内容分級賽馬,來不斷助推好的、新的優質視頻内容。形成良好的上升通道。
同理,在所有視頻内容詳情頁的下滑一拖N中,可以統一分發機制,在好友點贊刷完、在群聊中點進視頻内容下滑,都支持能無限推薦。則能打造一個巨大的推薦場景,就擺脫了之前提到的,核心流量來源于點贊分發,視頻号冷啟動困難的問題。
四、在以上兩點的基礎上,構建創作者的可預期的上升通道1. 明确的内容方向
我們上面明确了創作主體,也明确了分發場景。其實就是明确了我們服務于哪批創作者,我們又服務于哪些消費場景。
所以,我們就可以正式構建一個良性的創作生态了。
前面有提到,首先我們要有明确的内容方向,那麼視頻号應該發展哪類内容方向呢?
我們從消費場景倒推下,以及從創作者倒推下,答案幾乎呼之欲出。
什麼内容是微信朋友圈最容易被分享的?
什麼又是公衆号目前内容生态最繁榮的?
科技、新聞、财經、情感雞湯等事發展最好的。
那麼找兩者的交集,就是能形成人、内容、場三者統一,能形成自身的正向循環,生生不息的内容類型。
2. 形成良性的内容機制,打造上升空間
前文有提到,除了有明确的内容方向,還必須讓創作者看到“上升空間”,所以需要形成良性的内容機制。那麼到底怎麼做呢?這裡老蘇不多廢話,把老蘇在雲音樂這邊的做法與諸位做個分享,不展開叙述。
(1)内容流轉環節,做好品類策略和品類庫存把控,并且做好内容質量策略,建立多級内容池。
(2)内容分發環節,除了追求推薦的命中率外一定要有幾個重要的東西
(3)人的上升通道
即以賬号為分發單元建立的多級流量探索,根據賬号在不同層級的内容分發表現和賬号曆史平均表現,對賬号進行逐級加權分發。幫助賬号快速上升。
(4)價值模型
前面有提到,其實算法是有自己的價值觀的。就是算法到底以用戶什麼行為作為召回排序的核心依據,就會影響内容分發的最終結果。但實際應用過程中,無論你是看完播率,還是看點擊率,都會存在不可彌補的緻命缺陷,導緻整個内容生态失衡,大量劣質内容被分發出來。
如果能把用戶所有行為都用一個統一的價值公式,量化成具體數值,把所有行為算出不同的權重分值,最後綜合所有用戶行為的價值總和,來排序。則能保證整個生态的平衡,以及通過調控權重參數,達到想要的價值平衡。
例如 1分享=10贊,1贊=10播放,1有效播放=1 5萬有效播放量,1K贊,100分享的視頻最終用戶偏好分=7萬分。
當然這個分值肯定沒那麼簡單粗暴,隻是為了讓大家便于理解。老蘇認為在微信生态中,願意被分享的内容首先價值肯定是最大的,驅動知識型和中長視頻能夠在這個生态中不斷的被優先出來,從而帶動整個創作生态成長
3. 深耕垂直領域,打造自有KOL标杆
将前面幾個明确的内容方向,分垂類進行深耕。一定要運營運營運營。強調三遍,這個沒法靠産品機制自然生長。
搞賽事,搞活動,搞扶持,一對一跟進潛力創作者的成長,給資源,搞包裝。如果從視頻号裡面長出3個所長林超、3個何同學。強調下一定要是從小白草根開始扶持起。
那麼這些KOL就是微信視頻号“最明确的上升信号”——在微信視頻号,人人都可以成名,而不是隻有頭部大号可以生存。
4. 最後才是搞那套大家都玩的創作者生态的套路“創作者扶持計劃”
這裡,老蘇也不展開了,分享下老蘇的常規做法。關于這塊兒的資料,市面上應該早就有很多信息了。
但切忌,以上順序不能亂~
五、結語以上純屬YY,屬于微信的破局之道或許也不是我們按照現有的認知結構能夠揣測的,也許會出現超出我們認知結構的解法,讓我們拭目以待。
1. 番外篇
作為視頻内容從業者,面對視頻号當前格局應該怎麼做?歡迎留言讨論
- 老蘇先列幾個要點
- 抓住機會抓住機會,視頻号還沒真正爆發,等爆發了你就錯過最後的藍海了
- 怎麼抓?公衆号同學一定要轉型,沒有公衆号基礎的開始布局VLOG、新聞轉發、搞訪談聊聊人生什麼的,從簡單的開始做!
- 看視頻号分享數據,分享數據。
#專欄作家#
蘇青陽,公衆号:互聯網蘇青陽,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先後任職阿裡、騰訊、美拍、雲音樂,負責過微淘社區、騰訊看點、雲音樂社區業務。
本文由 @蘇青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