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臉傳統手藝不能丢?文/金羊網記者 餘曉玲通訊員 陳雪庭 黃豔敏,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絞臉傳統手藝不能丢?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文/金羊網記者 餘曉玲
通訊員 陳雪庭 黃豔敏
圖/金羊網記者 王俊偉
一根棉線、一盒七姐粉、就是傳統手藝“絞臉”的重要工具
一根棉線、一盒七姐粉、一把小剃刀、兩張小闆凳外加一雙靈巧的手,這就是傳統手藝“絞臉”的全部家當。作為一種用棉線拔除臉上汗毛的民間美容手法,“絞臉”(又稱“絞面”、“開面”、“拉面毛”)在上世紀很流行,曾經風靡一時。如今,對于不少愛美人士來說,這項傳統手藝仍然受到歡迎。
不過記者走訪東莞莞城、厚街等地老街發現,如今堅守這項傳統手藝的人已經不多,莞城老街上“絞臉”的攤檔僅剩下兩三家,且攤主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紀最大的袁婆婆已經83歲。手藝如何傳承下去,是這些手藝人較為憂心的事情。厚街的景姨還利用互聯網将自己的手藝挂上“閑魚”希望1元招徒,“等到老人們牙齒都掉光了,這門手藝就失傳了!太可惜!年輕人願學我就免費教,一個月包出師!”
曾是老一輩鐘愛的美容技法
“絞臉”據稱始于隋朝,還是一些地方的婚姻禮儀,新娘出嫁前都要“開面”,明朝《二刻拍案驚奇》就有:“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開面,鄭家老兒去喚整容匠。”
“絞臉”成為了一種時髦的美容方法
不過據70歲的歡姨介紹,在她年輕的時候,“開面”已不是出嫁女子的專利了,成為了一種時髦的美容方法,年輕的姑娘、孩子的媽媽甚至上了年紀的老婦人随時都可以找人“絞臉”,“那時候一般是請村裡有點年紀且手藝好的婦人做。大概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莞城就有手藝人擺攤了,我當初就是在這裡給一個手藝很好的婆婆打下手,大概做了十來年,後來婆婆年紀大了就将這個小攤位轉給了我。”歡姨告訴記者,其實她的手藝一半是從“師傅”那裡學到的,一半源于天賦,她從小就貪靓(愛美)也非常喜歡幫人扮靓,未出嫁前就常有同鄉人請她幫忙扮靓新娘子。
如今,歡姨已經在和平路給人“絞臉”近30年了。“今天天比較冷所以來的人不多,天氣晴好的日子顧客還是不少的,特别是過年前幾乎手不停。顧客一個接一個。”
傳統“絞臉”年輕人也青睐
4月15日一早,雖然氣溫陡降且伴有小雨,但寒冷擋不住人們追求美的腳步,九點多鐘,同樣位于和平路的袁婆婆的“絞臉”攤位前就迎來了一位顧客,這位顧客已經在袁婆婆這裡“絞臉”十多年了,每隔一兩個月就要來一次。剛給這位顧客做完,雨就下大了,袁婆婆說,這種天氣估計沒什麼人來了。話音未落,一輛車就在攤位旁停下,一位阿姨拉開車門冒雨沖過來。
下雨天,東莞老街上人流稀少,袁婆婆雖知道沒什麼顧客,但還在等待
阿姨一下車就笑着和袁婆婆打招呼,一邊打招呼就一邊在矮凳上坐下來。相互打招呼時袁婆婆已經給其罩上圍裙并用頭巾将其頭發攏起,随後認真地給顧客的臉上塗上七姐粉,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接下來才正式進入“絞臉”的環節。阿姨則告訴記者,自己“絞臉”已經有近30年,最早是在大西路的一個攤位上做,後來轉到袁婆婆這裡做,至今已經在袁婆婆這裡做了20來年,也算是袁婆婆的第一批顧客。阿姨的女兒則從十多歲起就跟随媽媽一起過來做。
“現在‘拉面毛’(即‘絞臉’)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本地人喜歡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莞人喜歡。”在厚街虹橋菜市場附近給人“絞臉”十多年的景姨說。但近年來,逐漸多的年輕姑娘喜愛上“絞臉”,甚至連男顧客也在悄然增加。
線會“咬”人老技藝傷手指
“絞臉”看起來簡單但實際上是一門有技術含量的手藝活。給顧客塗完七姐粉後,袁婆婆就取出一卷線,扯出一截,挽成“8”字形的活套,右手拇指與食指撐着“8”字一端,左手扯着線的一頭,口中咬着線的另一端,右手拇指一開一合,咬着線的口與左手配合右手。如此“8”字形套在顧客臉上有節奏地左拉右扯,利用兩線的夾力将顧客臉上的汗毛拔幹淨。
“線會‘咬’人,這種棉線很細,剛開始給人做的時候,手指都會被線拉出血口子。”袁婆婆對記者說。而記者注意到,袁婆婆右手拇指與食指的受力部位早已長出厚厚的一層繭。為何不給手指帶上保護套?袁婆婆說,給人“絞臉”全憑手上的力道,如果手指上戴東西就不好把握這個力度了。
找袁婆婆“絞臉”都是她多年的老主顧
歡姨伸出雙手,食指和中指上也有深深淺淺的傷痕,這都是給人“絞臉”的時候被棉線割破的。當被問及做這行辛不辛苦時,歡姨則笑着對記者說,雖然傷手指,但相比年輕時下地耕田這算不上辛苦。“孩子們也有和我說過讓我别做了,但我還是選擇堅持留下來,因為好多顧客都和我說,如果我這裡不做了她們就找不到其他地方做了。”
把手藝挂上“閑魚”想招徒
記者采訪中發現,如今東莞會“絞臉”這項手藝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讓她們憂心的是,随着年紀越來越大,想找年輕一代傳承這項手藝,但沒人願意來學。歡姨告訴記者,曾經教過一個徒弟,但徒弟沒做多長時間就沒做了。
歡姨拉完面毛後,還會幫客人修眉
“很多人都覺得這項手藝既辛苦又賺不了錢,所以都不肯學,有不少年輕的女性曾經說過想學,但都不見她們來,很可惜。我希望有人能把這項手藝傳承下去,我也很願意教她們。”景姨對記者說。
一次偶然的機會,景姨聽到一些來“絞臉”的90後客人說,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可以借助網絡的幫助尋找傳承人,“閑魚”就是其中一個平台。于是,今年初景姨就将自己的想法以及為客人“絞臉”時的照片發到“閑魚”上打算1元收徒。很快,該消息就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更意外的是,這門手藝還吸引了阿裡巴巴集團“閑魚”事業部的關注,相關負責人專程從杭州來到厚街尋找景姨。“閑魚不隻是商品交易,還可以技能分享,我們希望借助閑魚平台的力量,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了解這門傳統手藝,并呼籲更多的年輕人來傳承這門手藝。”該負責人表示,“絞臉”是“閑魚”平台重新定義後的第一個項目,接下來,他們還會尋找更多的傳統手藝,并為這些手藝人專門開辟一個“非遺絕世技藝挂閑魚”的欄目,讓失落的傳統手藝能煥發新的生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