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巴士||多年關注作物栽培和植保技術研究!本文原創,剽竊必究!
各位老鐵好!
之前發表了一篇小麥發黃的文章和微頭條,大家集多年功力積極讨論,給出了不少優秀意見,讓我受益匪淺,給我的感受就是頭條裡的老鐵都是卧虎藏龍,大神不少!謝謝大家!
但是,正是由于意見過多,反倒讓我有些懵圈了,為此我把大家的意見做了彙總和分類,再次發揮大家的智慧,到底哪個原因才最近接近事實真相呢?下面是發黃的小麥高清照片!
【第1個原因】稭稈還田造成
不少老鐵認同這個原因。玉米收獲後稭稈還田,播種小麥前需要耙地,被粉碎的玉米稭稈會随着機器操作,大量被推到路邊,堆積起來。
那麼,小麥長起來後,根系不能很好的下紮,尤其是後期,地不瓷實,松散的根系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的水肥養分,就會表現出來缺肥、發黃。
通過老鐵大神們的分析,我也比較傾向于這個原因!
【第2個原因】未澆灌漿水造成
小麥灌漿期,需要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和養分。而今年多個小麥主産區均遇到幹旱,甚至個别地方幹熱風也相對嚴重,會造成小麥整體發黃。
【第3個原因】病害後遺症
小麥紋枯病、條鏽病和白粉病等病害都會對小麥造成一定的傷害,即使發病初期用殺菌劑控制住了,但是也會對後期的生理活動造成影響。
小麥整體發黃幹枯便是由此造成的!
【第4個原因】草甘膦除草劑漂移造成
因為發黃小麥臨近路邊,個别老鐵認識是有風的天氣使用了草甘膦等滅生性除草劑,漂移到小麥上造成的除草劑藥害導緻。
【第5個原因】幹旱缺水導緻
幹旱、缺水造成小麥新陳代謝緩慢,尤其是灌漿期,會迅速導緻葉片失綠發黃。
【第6個原因】施肥不均勻造成
可能及其在撒施肥料時,路邊的這個位置使用肥料過少,導緻後期灌漿時無法提供足夠的養分。
【第7個原因】小麥叢矮病、灰飛虱引起
該病害屬于病毒病種類,由刺吸式口器傳播,主要在返青期發病,造成後期小麥出現這種情況。
從我個人的知識和能力來判斷,我覺得是第1、第5和第6這兩個原因最接近事實真相。
路邊的小麥由于稭稈還田的原因,根系在土壤中會出現懸空,沒有能力吸收足夠的養分供地上部位發育,會導緻小麥整體發黃;如果再加上路邊位置撒肥不足,會加快加重這種發黃的現象。一旦幹旱缺水,肯定會表現出
草甘膦除草劑漂移造成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專門問過老漢,路邊和相鄰的小麥田後期都沒有使用除草劑。且黃綠分界線明顯,成一條直線,應該不是除草劑漂移造成的。
這次讨論,真的讓我受益多多,再次感謝各位老鐵們的真知灼見!通過這次學習,我相信大家如果再次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有一個最基本的清晰判斷了,更要學會去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這些原因裡面,你更傾向于哪個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