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1 22:21:03
【詩骨】--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生平】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陳子昂青少年時家庭較富裕,輕财好施,慷慨任俠。成年後始發憤攻讀,博覽群書,擅長寫作。同時關心國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24歲時舉進士,官麟台正字,後升右拾遺,直言敢谏。時武則天當政,信用酷吏,濫殺無辜。他不畏迫害,屢次上書谏诤。武則天計劃開鑿蜀山經雅州道攻擊生羌族,他又上書反對,主張與民休息。他的言論切直,常不被采納,并一度因“逆黨”反對武則天的株連而下獄。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補阙喬知之軍隊到達西北居延海、張掖河一帶。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叛亂,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軍出征。兩次從軍,使他對邊塞形勢和當地人民生活獲得較為深刻的認識。聖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鄉,不久父死。居喪期間,權臣武三思指使射洪縣令段簡羅織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獄中(沈亞之《上九江鄭使君書》)。唐代初期詩歌,沿襲六朝餘習,風格绮靡纖弱,陳子昂挺身而出,力圖扭轉這種傾向。陳子昂的詩歌,以其進步、充實的思想内容,質樸、剛健的語言風格,對整個唐代詩歌産生了巨大影響。陳子昂死後,其友人盧藏用為之編次遺文10卷。今存《陳伯玉文集》是經後人重編的。刻本中以明弘治間楊澄校刻楊春本《陳伯玉文集》10卷收輯作品比較多,并附錄《新唐書》本傳等有關材料。《四部叢刊》本即據此本影印。《世界文庫》本,曾據明、清各本作過若幹校訂。今人徐鵬校點《陳子昂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校以《全唐詩》、《全唐文》、《文苑英華》等書,補入詩文10餘篇,成為較完備的本子,後附今人羅庸《陳子昂年譜》。今人彭慶生有《陳子昂詩注》。後附其所編《陳子昂年譜》及“諸家評論”。岑仲勉有《陳子昂及其文集之事迹》一文(載《輔仁學志》第14卷第一、二合期)。      

《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1


【詩傑】--王勃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生平】王勃,(649或650~675或676)唐代詩人,字子安,被稱為詩傑。王勃出身望族,為隋末大儒王通的孫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長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縣令、六合縣令、齊州長史等職。可知王勃生長于書香之家。 王勃也是王績的侄孫。王勃小時候很聰慧,從小就能寫詩作賦,世人目為神童。《舊唐書》本傳謂王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滞,詞情英邁,與兄才藻相類,父友杜易簡常稱之曰:此王氏三珠樹也。”又有楊炯《王勃集序》說:“九歲讀顔氏《漢書》,撰《指瑕》十卷。十歲包綜六經,成乎期月,懸然天得,自符音訓。時師百年之學,旬日兼之,昔人千載之機,立談可見。”太常伯劉公稱王勃為神童。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仲秋,右相劉祥道巡行關内,年方十五的王勃上書劉右相,其中第一條就是抨擊唐王朝的侵略政策,反對讨伐高麗,他認為:“辟地數千裡,無益神封;勤兵十八萬,空疲帝卒。警烽走傳,駭秦洛之甿;飛刍挽粟,竭淮海之費。”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的不滿情緒。劉祥道看後,為其“所以慷慨于君侯者,有氣存乎心耳”之語驚異,贊王勃為“神童”,并上表舉薦。王勃乃應麟德三年(666年)制科,對策高第,被授予朝散郎之職。此時的王勃雖然才17歲,尚是一少年,但由于才華畢露,在那時就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并稱為“初唐四傑”。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少年得志的王勃經過這樣的打擊,心情是沉重的。他在《夏日諸公見尋訪詩序》中說:“天地不仁,造化無力,授仆以幽憂孤憤之性,禀仆以耿介不平之氣。頓忘山嶽,坎坷于唐堯之朝;傲想煙霞,憔悴于聖明之代。”可以看出他當時的凄怆悲苦和憤激不平。總章二年(669)五月,王勃悻悻離開長安,南下入蜀,開始了他将近三年的蜀中漫遊。仕途的挫折,生活的體驗,山川的感召,使王勃寫下了很多抒發自己情懷的詩文,其中主要是朋友間的酬唱,仕途艱難的感歎和一些抒寫鄉思的作品。在蜀期間,朝中曾先後征召過王勃,王勃都稱病辭謝。鹹亨三年(672年)王勃返回長安,裴行儉、李敬玄同典選事,聞王勃文名,又數次召用,但王勃恥以文才受召,作文述志,結果觸怒了裴行儉,被斥為“才名有之,爵祿蓋寡”。第二年,王勃聽友人陸季友說虢州多藥草,他很想去,便設法做了虢州參軍。這是王勃第二次走上仕途。但誰能想到,等待他的卻是第二次沉重的打擊。王勃恃才傲物,在虢州參軍任上與同僚的關系搞得很僵。當時有官奴曹達犯了死罪,王勃不知為什麼卻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後來他又害怕此事洩露出去,就私下把曹達殺了。事情很快被發現,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獄。後又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但王勃的父親卻因此事而從雍州司戶參軍的位置上被貶為交趾令。至于王勃擅殺官奴的具體情況,史無詳載,是非莫辨。不過,王勃沒有象第一次廢官後那樣寄情于山川煙霞,而是更珍惜這劫後餘生。“富貴比于浮雲,光陰逾于尺璧。着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辭翰,倍所用心。”第二年朝廷雖恢複王勃原職,但他決計棄官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續書》所阙十六篇的補阙,刊成二十五卷。撰寫了《周易發揮》五卷、《唐家千歲曆》、《合論》十篇、《百裡昌言》十八篇等,同時還創作了大量詩文作品。這是王勃一生中創作最宏富的時期。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春天,王勃從龍門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親。一路經洛、揚州、江甯,九月初到了洪州。在這裡王勃留下了《滕王閣序》這一傳世名篇。滕王閣大宴後,王勃繼續南下,于十一月初七到達嶺南都督府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廣州渡海赴交趾,不幸溺水而卒,年僅二十七歲。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滕王閣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瓯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或稚)下陳蕃之榻。雄州霧列,俊彩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将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俨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凫渚,窮島嶼之萦回;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披繡闼,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纡其駭矚。闾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虹銷雨霁,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遙襟甫暢(或遙吟俯唱),逸興遄飛。爽籁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雲遏。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邺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眄于中天,極娛遊于暇日。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懷帝阍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而猶歡。北海雖賒,夫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之長風。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裡。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鳴呼!勝地不常,盛筵難再。蘭亭已矣,梓澤邱墟。臨别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誠,恭疏短引。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潘江,各傾陸海雲爾。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鸾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2


【詩狂】--賀知章秉性放達,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生平】賀知章(公元659-744年),字季真,越州永興(今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武則天證聖元年進士,授國子四門博士,遷太常博士。後曆任禮部侍郎、秘書監、太子賓客等職。為人曠達不羁,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号“四明狂客”、“秘書外監”。八十六歲告老還鄉,旋逝。屬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現僅存二十首。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後證聖元年(695)中進士,初授國子四門博士,後遷太常博士。開元十年(722),由麗正殿修書使張說推薦入該殿書院,參與撰修《六典》、《文纂》等書,未成,轉官太常少卿。十三年為禮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後調任太子右庶子、侍讀、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賀知章詩文精佳,且書法品位頗高,尤擅草隸,“當世稱重”,好事者供其箋翰,每紙不過數十字,共傳寶之。他常醉辄屬籍,常與張旭、李白飲酒賦詩,切磋詩藝,時稱“醉中八仙”,又與包融、張旭、張若虛等結為“吳中四士。”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裡,舍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诏許之,賜鑒湖一曲。玄宗禦制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回山陰五雲門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廳館好牆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落筆數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索不如也。”,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的墨迹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草書。其間,寫下《回鄉偶卷》2首:“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别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為人傳誦而脍炙人口,未幾病逝,年八十六。乾元元年(758)肅宗以侍讀之歸,贈禮部尚書。現存詩19首,多為祭祀樂章和應制詩。文有《龍瑞宮記》、《會稽洞記》各1卷。今存《龍瑞宮記》摩崖,留存于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為難得之古代題刻。《新唐書》、《舊唐書》有傳。賀知章生性曠達豪放,善談笑,好飲酒,又風流潇灑,為時人所傾慕。當看到李白的詩文,即贊為“谪仙人也”,後成為忘年之交,并把李白引薦給唐玄宗為官。賀晚年放蕩不羁,自稱“四明狂客”,又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常與李白、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飲酒賦詩,時謂“醉八仙”。天寶三年(744),賀知章告老還鄉,為道士。離開京師時,玄宗曾賜詩,皇太子及文武百官為其餞行,回鄉後不久病卒。有“詩狂”之稱。《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3


【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生平】王昌齡字少伯,生于公元698年,關于他的籍貫後人一直衆說紛纭,《新唐書》說他是江甯人、《舊唐書》說是京兆人、《唐才子傳》說是太原人,看來關于他的記載确實很少。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以邊塞詩聞名于世,詩歌的風格氣勢雄渾、格調高揚、有豐富的表現力,所作之詩中以邊塞詩第一,閨怨詩第二,詩内容簡潔、明快、含蓄,情景相合,給人無限的遐想,不愧被稱為「七言聖手」。王昌齡出身貧賤,早年以農耕為生,從小就喜愛文學詩歌,又勤學苦練,表現出非比常人的才華,為了有所作為,23歲的他于公元720年在嵩山開始學習,這段時間他發奮圖強,學習到很多的知識,為他以後能寫出著名的十篇奠定了基礎。公元723年,在為期三年的學習生涯中,王昌齡收獲到了很多,已成為一個有遠大理想抱負的學子,妄想能得到他人的賞識,于是休學輾轉于河東并州、潞州。公元724年,時年27歲的王昌齡又奔赴河隴、玉門關,來到了邊塞,就是這個時候那些著名的邊塞詩大豆作于此時。公元726年,29歲的王昌齡在外呆的時間夠多了,于是他又輾轉來到了京兆,隐居在此,看看接下來的生活該怎樣走下去。上天還是眷顧着他,公元727年,30歲的王昌齡即進士之位,跻身朝堂之中,在仕途上有所發展。王昌齡被授予秘書省校書郎的職位,後又中憑借其出衆的才學升任博學宏辭,之後又輾轉改任汜水縣尉,在潛規則橫行的中國封建社會,朝中無人的王昌齡,其仕途之坎坷,可想而知,然而很快終于觸犯了天威,被貶嶺南,而後輾轉任江甯地方官,一直未能回京。在他任秘書省校書郎的時期,這份工作并沒有帶給他輝煌的經曆,沒能讓他走的更高,反而他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李白、高适、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久負盛名的詩人,他們之間相互切磋間,令王昌齡在詩書造詣上頗有精進。王昌齡為官期間曾被貶至龍标,那段時間有幸與李白相識,李白得知後遂作詩一首來慰藉王昌齡,這首詩就是耳熟能詳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王昌齡離京赴江甯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甯》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别,可見王昌齡交友廣泛,與朋友們友誼頗深,能與之交朋友是多麼的美好。數年之後,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亡成都,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被貶為龍标尉王昌齡看見天下大亂,覺得忙于逃難的皇帝應該沒有過多的精力再來管制這些北邊的官員,經過一番詳細的思考,他決定離開龍标,找朋友投靠。王昌齡的這個舉動是相當的大膽,絲毫沒有把皇家威嚴放在眼裡,私自出逃,已經觸犯了法律;而且當時正值兵荒馬亂,人人都希望避開,他還選擇迎難而上,如果想的是尋找避亂的地方,那身處邊遠地區的龍标何嘗不是一個很好的避難所呢,何必要離開龍标呢?有相關曆史記載,說王昌齡離開龍标可能跟永王有關。按道理來說,一個忠臣,在發生這樣的事情過後,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君主的安危,即使他想離開龍标,他的最佳選擇應該是北上到四川,進而再前往靈武投奔朝廷,然而他并沒有這麼做,他最後的選擇是來到了濠州,這正與與朝廷對抗的永王軍的行程和路線是一緻的,還有就是當時永王軍中有他的好友李白,而此時永王正在招募四方之士,再加上王李二人深厚的友誼,王昌齡離開龍标,來到此地,恐怕也是可以理解的。王昌齡私自離開被貶之地已經是罪臣了,而且他又是一個著名的詩人,想要在濠州安頓下來是不容易的。不久,他私到濠州的事被當地刺史闾丘曉發現,再加上闾丘曉嫉妒王昌齡的才華,害怕王昌齡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展示才華,威脅到自己的官職,從而将王昌齡殺害。王昌齡被亳州刺史闾丘曉殺害這一件事情公諸于世之後,引來了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紛紛斥責亳州刺史闾丘曉,認為他沒有人性,他本人也遭到伏法。但是,不論是唐朝時期的人,還是如今的文學愛好者,對于王昌齡的死,都感到無比的惋惜。《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4


【詩仙】--李白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生平】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蓮居士。李白與杜甫合稱大李杜。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酒仙」、「谪仙人」等稱呼,公認為是中國曆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李太白集》傳世。其作品天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異,才華橫溢;詩句如行雲流水,宛若天成。李白詩篇傳誦千年,衆多詩句已成經典,例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詩歌上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巅峰。從他誕生至今已經1311年了,其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為中華詩壇第一人。李白,其父李客為任城尉。他于盛唐時期武則天長安元年(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葉(位于今日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五歲時(705年)随父親遷居到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因此自号青蓮居士)。李白自五歲(705年)接受啟蒙教育,從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相傳李白的劍術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是一位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士,《野史》上有若幹關于這方面的記載。他和朋友叙舊,曾興緻勃勃地回憶當年殺出五陵惡少重圍的往事(見《叙舊贈江陽宰陸調》)。爾後終其一生,他也沒怎樣離開劍,「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裡」。李白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遊曆。他的一生,絕大部分都在漫遊中度過,遊曆了大半個中國。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歲隻身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越州,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甯市)。此間他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傳世于今。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另一說由道士吳筠引薦),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玄宗大為贊賞,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草 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雖非記功,也将其文字流傳後世,以盛況向後人誇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同僚不勝豔羨,但也有人因此而産 生了嫉恨之心。後因不能見容于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李白避居廬山。那時,他的胸中始終存在着退隐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永王李璘恰在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李白入幕後,力勸永王勤王滅賊,而對于政治上的無遠見,他也作過自我檢讨。永王不久即敗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陽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冬,李白由浔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今貴州桐梓)。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即将一去不返,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夜郎萬裡道,西上令人老」,不由更覺憂傷。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規定死者從流,流以下完全赦免。這樣,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随即順着長江疾駛而下,寫下那首著名的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的〈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而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一歲。《将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鐘鼓馔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谑。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将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詩聖】--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

【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轉衰的曆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離的生活中,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千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緻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詩囚】--孟郊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生平】孟郊,唐代詩人,漢族。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阌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谥為貞曜先生。孟郊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父庭玢,任昆山縣尉時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周遊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中張建封鎮守徐州時,郊曾往谒。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陽尉。其代表名詩《遊子吟》就是在溧陽時所作。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故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鄭餘慶鎮守興元,又奏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阌鄉(今河南靈寶),暴病去世,時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餘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後”,“學矯激于孟郊”(李肇《唐國史補》)。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翺,清詩人胡天遊、江湜、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後,有貫休、黃庭堅、費衮、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锽、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轼、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闿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轼稱之“郊寒島瘦”(《祭柳子玉文》),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并稱為苦吟詩人代表,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論詩三十首》)。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闵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傑《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迹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人們曾把孟郊與韓愈并稱“韓孟詩派”,主要是因為他們都尚古好奇,多寫古體詩。但孟郊所作,多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體,用語刻琢而不尚華麗,擅長寓奇特于古拙,如韓愈所謂“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薦士》)。而韓愈的七言古體最具特色,氣勢雄放而怪奇瑰麗。他們的詩都很有力度,但韓愈的力度是奔放的,孟郊的力度則是内斂的。他更多地學習了漢魏六朝五言古詩的傳統,正如李翺所說,“郊為五言詩,自漢李都尉(陵)、蘇屬國(武)及建安諸子、南朝二謝,郊能兼其體而有之”(《薦所知于徐州張仆射書》)。因此,與大曆、貞元詩人相比,他更接近漢、魏風骨;而與他之後的韓愈、李賀相比,則又較多地保留了大曆、貞元詩風的痕迹。這并不是說孟郊隻是一味模仿漢魏六朝詩風,在學習古代詩歌藝術的同時,他又有自己鮮明的特色。在内容上,孟郊的詩超出了大曆、貞元時代那些狹窄的題材範圍。固然,他的詩的主旋律是中下層文士對窮愁困苦的怨怼情緒,這是他屢試不第、仕途艱辛、中年喪子等生活遭遇決定的;但他還是能透過個人的命運看到一些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并以詩來反映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針砭了社會上人際關系中的醜惡現象,有的則尖銳地揭示了貧富之間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鐘飲,到曉聞烹炮”與“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兩相對照,《織婦辭》描寫了織婦“如何織绔素,自着藍縷衣”的反常現象。他寫這種詩常有很深刻的心理體驗,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願為蛾,燒死彼華膏”之句,實非泛泛紀述民間疾苦者可比。應該說,在杜甫之後,孟郊又一次用詩歌深入地揭露了社會中貧富不均、苦樂懸殊的矛盾。孟郊還有一些詩描寫了平凡的人倫之愛,如《結愛》寫夫妻之愛,《杏殇》寫父子之愛,《遊子吟》寫母子之愛,這些題材已經在很長時間内被詩人們忽視了。  在藝術手法上,孟郊的詩歌中出現了大曆、貞元詩歌所沒有、在這以前也不曾有過的新特點,即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中所說的“鈎章棘句,掏擢胃腎“式的險奇艱澀。這一方面與他刻意求工,精思苦吟有關,另一方面與他心情郁悶、情緒低沉有關。在《夜感自遣》中,他說自己“夜學曉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閑,心與身為仇”。苦苦地寫詩,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尋求新詞句,用過去詩中少見的僻字險韻與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壓抑、不平,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語言表現多帶有冷澀、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從而盡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劃得入骨和驚聳人心。在不少詩中,他精心選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鑽心的動詞與“峭風”、“老蟲”、“病骨”、“鐵發”、“怒水”、“勁飙”、“黑草”、“冰錢”等感覺上屬于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構成了一組組險怪、生硬、艱澀的句子,傳達了他心中難言的憤懑愁苦。對于孟郊的詩風,曆來的評價相去甚遠。如韓愈、李翺固然對他褒揚有加,而後世如元好問卻稱之為“詩囚”(《論詩三十首》),蘇轼更将其詩譬喻為外殼堅硬而嚼之無味的“空螯”(《讀孟郊詩》)。但平心而論,孟郊詩的語言獨創性是無可否認的。宋人許顗《彥周詩話》謂其“能殺縛事實,與意義合,最難能之”,就是對他能以強有力的語言改造客觀事物的形态以表現自我的心理表示贊賞,這确非易事。當然,孟郊也有平易樸素、自然流暢的詩作,但這些詩作在當時并不太引人注目(盡管《遊子吟》等詩在後世被廣泛傳誦),倒是上述風格的詩作,在内容上、語言上都顯示了元和年間詩歌創作的新變化、新特點。好奇尚險的詩風在韓愈手中有了進一步發展并蔚為風氣。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藝術上不蹈襲陳言,或擅長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詞藻,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或“鈎章棘句,掐擢胃腎”(《墓志》),精思苦煉,雕刻其險;如韓愈所說“規模背時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掃大曆以來的靡弱詩風。其中有的詩篇反映時代現實、揭露藩鎮罪惡,如《征婦怨》、《感懷》、《殺氣不在邊》、《傷春》等;有的關心人民生活、憤慨貧富不平,如《織婦辭》、《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現骨肉深情,如《遊子吟》、《結愛》、《杏殇》等;有的刻畫山水風景,如《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遊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台》、《峽哀》、《遊終南山》等;雖然社會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遠,造語新奇,體現了孟詩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懷》等,則情調不免低沉;“出門即有礙,誰謂天地寬”(《贈崔純亮》)一類詩句,雖反映了世途艱險,但也表現了狹窄的心情。《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詩奴】--賈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生平】賈島(779~843年),字浪(阆)仙,人稱詩奴,又名瘦島,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号無本。自号"碣石山人"。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才華,并成為"苦吟詩人"。後來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蓬溪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賈島早年家境貧寒,落發為僧,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遺有賈島庵。19歲雲遊,識孟郊等,因和推敲。還俗後屢舉進士不第。唐文宗時任長江縣(今四川蓬溪縣)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其詩精于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但後又普州司倉參軍,卒于任所。有《長江集》10卷,錄詩390餘首。另有小集3卷、《詩格》1卷傳世。他的詩喜歡描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言律詩見長。注重詞句錘煉,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詩句“僧敲(推)月下門”而來的。着有《長江集》。賈島與孟郊并稱“郊寒島瘦”,孟郊人稱“詩囚”,賈島被稱為“詩奴”,一生不喜與常人往來,《唐才子傳》稱他“所交悉塵外之士”。他惟喜作詩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賈島早年出家為僧,号無本。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長安,始谒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诽謗,貶長江(今四川)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年)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唐代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懷民《中晚唐詩人主客圖》則稱之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門”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孫晟等人十分尊崇賈島,甚至對他的畫像及詩集焚香禮拜,事之如神(《唐才子傳》、《郡齋讀書志》)。賈島着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别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戲贈友人》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筆硯為辘轳,吟詠作縻绠。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詩豪】--劉禹錫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生平】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對于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争的況有很多改革抱負,隻是困于現實多次外放,隻好藉由詩文來表達自己的感遇。德宗貞元九年(793年),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又舉博學宏詞科,授太子校書,升監察禦史。當時唐朝政府内憂外患不斷,劉禹錫為了實現其政治理想,于是與柳宗元加入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改革團體。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病死,順宗即位,王叔文集團在皇帝支持下,進行政治革新運動(史稱永貞革新)。劉禹錫與王叔文、王侄、柳宗元同為核心人物,被稱為「二王劉柳」,表現出卓越的才幹。可惜革新隻進行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鎮的強烈反對。順宗被迫退位,改由憲宗即位,革新宣告失敗。 王叔文被賜死,參與者多被流放。劉禹錫起初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後改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因為與劉禹錫一同被貶為司馬的共有八人,所以史稱「八司馬事件」。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貞元九年考取進士,任監察禦史等職。由于他對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争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曾參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緻人生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于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豁達的胸襟,身處逆境,心憂天下。《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詩佛】--王維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生平】王維,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縣)。生于唐武後聖曆二年(699),卒于肅宗上元二年(761)。王維少年時就工詩善畫,并通曉音樂,有較高的藝術素養。王維二十三歲,中進士第,任太樂丞。在任因伶人舞黃獅子一事受到牽連,貶為濟州(治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司倉參軍。開元十二年(724),裴耀濟為濟州刺史,王維和他相處很好。開元十四年冬裴在治理了大水災後調任,次年春王維也回到長安。返長安後,曾來往于兩京之間。王維自己信奉南宗,開元十七年(729),曾拜南宗道光禅師為師,這時他年約三十餘。王維先隐居終南(在長安南稱終南),在東都嵩山也有他隐居的地方。開元二十二年(734)冬,張九齡作中書令,擢王維右拾遺。他有【獻始興公】詩說:「感激有公議,曲私非所求。」表示自己任職是按照公正的标準,而不是曲徇私人關系。開元二十四(736),張九齡被貶為荊州長史,李林甫任中書令。李林甫排斥異己,又寵用蕃将,這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開始。王維在【寄荊州張丞相】詩中也表示有退隐的意思,說:「方将與農囿,藝植老邱園。」但他旋即奉使出塞,以監察禦史銜參河西節度使崔希幕府,一直到了涼州。寫了不少意境宏闊、氣勢雄渾的邊塞詩。之後王維返回長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四十二,又以侍禦史兼殿中身份出知南選。由漢水經襄陽。天寶元年(742),王維四十四歲,他的官職始終在六、七品上徘徊。李林甫排斥張九齡所用的人,提拔所寵苑、郭慎威等新進,官都在王維之上。天寶十一載(751),五十三歲,王維官文部郎中。天寶十三載(754),升任給事中,十四載(755),安祿山反,陷東京,六月叛軍政入長安,王維因扈從不及,被迫仍任原職。但王維服藥瀉痢,僞裝瘖啞,于是被囚于長安菩提寺,後移洛陽普施寺,又其弟王缙願以官贖兄罪,得以免罪,為太子中允,久便擢升太子中庶舍人,又拜給事中。乾元二年(760),年六十一,轉為尚書右丞。上元二年(760)七月死去,卒年六十三。《送别》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5

【詩魔】--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生平】白居易,字樂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世遷居下邽(今陝西省渭南縣),大曆七年(772)生于新鄭(今河南省新鄭縣)。他生活在官宦擅權、藩鎮割據、民不聊生的中唐時期,家庭政治地位屬中下層。因西河兵亂,十一二歲避亂江南,漂泊于蘇、杭、越中一帶。青少年時代刻苦攻讀,以祈振興家道。十五六歲的時候,他帶着美好的幻想來到了長安,十八歲以《賦得古原草送别》一詩得到顧況的賞識。他在長安得了一些日子,逐漸感到周圍的冷漠與污濁。他知道長安不可能有自己的進身之階,最後便失望地離去。貞元十五年(799),二十八歲的白居易接受推舉,參與京城禮部考試,次年以第四名中第。元和元年(806)四月,憲宗策試賢良方正能言直谏科舉人。皇甫湜、牛僧孺、李宗闵在對策中苦诋時政,忤犯宦官,結果因宦官反對不得居上第,考策官、複策官亦遭貶斥。白居易憤然上書,主持公道。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左拾遺,身任谏官,屢陳時事,因直言敢谏,元和五年(810)奏罷河北兵,直指憲宗錯誤,漸為執政者所忌。元和十年,鎮州節度使王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朝中宰相認為白居易踰越朝臣份際,面對朝臣的攻讦,白居易背負莫大的罪名,遭貶江州司馬,黯然離京,悲憤悒郁。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不再是個閑官,政治上有了轉機。因為過去的教訓,白居易采取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處世态度,但仍在職責範圍内協助百姓改善生活。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诰,又轉上柱國,白居易屢次上書建言朝政,皆不受用,于是自請外任,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白居易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還将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于石上,使繼任者知曉。據說離開杭州時,白居易把官俸留在州庫,作為公家緩急之需。白居易為官認真,深得百姓愛戴,任滿離蘇時,父老泣别,相送十裡。大和元年(827),改任秘書監,回到了長安,來年正月,授刑部侍郎。大和三年(829),白居易五十八歲,深感年老力乏、宦途多險,以病為由,決意引退,遂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自此長别帝京。在東都洛陽,他過着逍遙自在的生活,遠離政治風暴,安然度過晚年。會昌六年(846)逝于洛陽。相傳他去世之後,在洛陽龍門過往的行人,都到他墓前逦酒祭奠,以緻墓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濘。《琵琶行》浔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撚抹複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莺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别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纏頭,一曲紅绡不知數。钿頭銀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複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顔色故。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别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谪居卧病浔陽城。浔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五言長城】--劉長卿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生平】劉長卿(709~786),字文房,河間(今河北河間)人,一作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進士,至德年間任監察禦史,大曆年間任鄂嶽轉運使留後,因被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誣陷而被貶為睦州司馬,貞元年間又升任随州刺史。劉長卿當時詩名頗大,尤其擅長五律,他曾自稱自己的詩為"五言長城"。他的山水寫景詩風格清淡,與王維、孟浩然頗為接近。劉長卿年輕時在嵩山讀書,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肅宗至德年間任監察禦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得罪,貶為嶺南的南巴尉。經過江西時,與詩人李白等有詩往還。上元二年(761)從南巴返回。旅居江浙。這時江南剛經曆過劉展之亂,本來繁華富庶的吳郡一帶變得破敗蕭條。劉長卿有詩紀其事:"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代宗大曆五年(770)以後,曆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因為性格剛強,得罪了鄂嶽觀察使吳仲孺,被誣為貪贓,再次貶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馬。在睦州時期,與當時居處浙江的詩人有廣泛的接觸,如皇甫冉、秦系、嚴維、章八元等都有詩酬答。德宗建中二年(781),劉長卿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州市)刺史。世稱"劉随州"。興元元年(784)和貞元元年(785)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割據稱王,與唐王朝軍隊在湖北一帶激戰,劉長卿即在此時離開随州。《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随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現在通行的如《畿輔叢書》本的《劉随州集》,《四部叢刊》本的《劉随州文集》,都為這種11卷本。《全唐詩》編錄其詩為 5卷。劉長卿"以詩馳名上元、寶應間"(《唐詩紀事》)。他的詩多寫貶谪飄流的感慨和山水隐逸的閑情。擅長近體,尤工五律,曾自稱為"五言長城"。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接近王孟一派。他有少數反映現實的詩,如《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用很簡煉渾括的詩筆,寫出安史亂後荒涼雕敝的景象:逢君穆陵路,匹馬向桑幹。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處處蓬蒿遍,歸人掩淚看。此外,如《疲兵篇》、《送李中丞歸襄州》等詩,或寫久戍邊塞不得歸家的兵士,或寫被罷歸鄉裡的老将,也令人深感同情。他寫山水隐逸生活的詩,成就較高。用嚴格的律詩寫景抒情,能作到凝煉自然,造意清新。其代表作如《尋南溪常山人山居》: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與禅意,相對亦忘言。詩中寫他尋訪道人,在南溪山中一路所見的幽靜景色,洗煉清新,頗饒風緻。結尾寫空寂的禅意,思想感情卻是消極的。又如《碧澗别墅喜皇甫侍禦相訪》: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古路無行客,寒山獨見君。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不為憐同病,何人到白雲? 荒僻幽靜的别墅,無人肯到,皇甫侍禦獨遠來相訪,欣慰之情,不言而自見。他的絕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也是曆來傳誦的名作: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雪夜投宿山中貧寒人家所見的情景,隻短短幾句話就刻畫烘托出來,讓人感到含蓄親切。《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詩鬼】--李賀其詩善于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生平】李賀于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出生于福昌縣昌谷(今洛陽宜陽縣三鄉)一個破落貴族之家,遠祖是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屬于唐宗室的遠支,武則天執政時大量殺戮高祖子孫,到李賀父親李晉肅時,早已世遠名微,家道中落,隐淪昌谷。李賀對自己有李唐宗室高貴血統這一點十分自豪,在他的降裡一再提起:“唐諸王孫李長吉”、“宗孫不調為誰憐”、“為谒皇孫請曹植”。但實際上,他這個“宗室王孫”恐怕連大鄭王房的嫡脈也不是,至少是家道早就衰落了。李賀自述家境時說:“我在山上舍,一畝嵩硗田。夜雨叫租吏,舂聲暗交關。”(《送韋仁實兄弟入關》)父親李晉肅,早年被雇為“邊上從事”。大曆三年(768)去蜀任職,曾與表兄杜甫相遇于公安,“漂泊”一生,到李賀出生的貞元年間,晉肅稍得升遷,任陝縣令,但不久老死。母親鄭氏,生一女二子,長守昌谷。大女出嫁後,家境愈貧寒。李賀兄弟二人外出謀生,欲飽肌腹。“欲将千裡别,特此易鬥粟”(《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凄涼之狀,于此可見。李賀自幼體形細瘦,通眉長爪,長相極有特征。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又擅長“疾書”。相傳貞元十二年(公元796)李賀正值七歲,韓愈、皇甫湜造訪,李賀援筆辄就寫就《高軒過》一詩,韓愈與皇甫湜大吃一驚,李賀從此名揚京洛。年紀稍長,李賀白日騎驢覓句,暮則探囊整理,焚膏繼晷,十分刻苦。李商隐作《小傳》雲:“恒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見書多,辄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耳!’”。貞元二十年(804年),十五歲的李賀就已經譽滿京華與李益齊名了。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李賀十六歲,當年順宗帶病繼位(中風),任用王叔文、韋執誼等除弊革新,史稱永貞革新。八月宦官俱文珍勾結貴族官僚改元永貞,逼順宗稱病退位,新政遂敗。次年,順宗病亡。唐人(劉禹錫、柳宗元等)在詩文中有影射,指稱順宗并非病故,而是遇害而死。李賀成年後,得知此事,做《漢唐姬飲酒歌》諷刺。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十八歲歲左右,即已詩名遠播,元和三、四年間(公元808~809年),李賀寫《雁門太守行》谒韓愈,又聞韓愈在洛陽,李賀往谒。據說,韓愈與皇甫湜曾一同回訪,賀寫了有名的《高軒過》詩。本可早登科第,振其家聲,但“年未弱冠”,即遭父喪。當時,服喪“務必以三年全期為限,所以直到元和五年(810年)韓愈才與李賀書,勸其舉進士。該年初冬,二十一歲的李賀參加房式主持,韓愈參與組織的河南府試,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并閏月》,并一舉獲隽,年底即赴長安應進士舉。可是“阖扇未開逢猰犬”,妒才者放出流言,謂李賀父名“晉肅”、“晉”與“進”犯“嫌名”。盡管韓愈“質之于律”“稽之于典”為其辯解,終無可奈何,李賀不得不憤離試院。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春,十九歲的李賀離京返回昌谷,作《出城》,當年十月間,再次西入長安。經停洛陽,韓愈、皇甫湜到訪慰藉落第之人,李賀作《高軒過》答謝。十月十四日,李賀在洛陽仁和裡坊的宅院中,與前輩話别,作《仁和裡雜叙皇甫湜》。元和五年(810年),這一年李賀二十一歲,韓愈調為河南令(河南府,治所洛陽),有詩《燕河南府秀才》,詩中有“惟求文章寫,不敢妒與争”。可能是感懷此前李賀的不幸遭遇,誡勉本屆考生。未能參加進士考試,對李賀打擊甚重,他曾寫了不少抒憤之詩,當年回到昌谷。大約因其為李唐宗室的後裔,又有韓愈為之推獎,元和六年(811年)五月,李賀又返回長安,經宗人推薦,考核後,父蔭得官,任奉禮郎,從九品。從此,“牢落長安”長達3年,為官3年間,李賀親身經曆,耳聞目睹了許多事情,結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對當時社會狀況有了深刻的認識。個人生活雖不如意,卻創作了一系列反映現實、鞭撻黑暗的詩篇。雖然此間心情“瞧悴如刍狗”,但增長了生活閱曆,擴充了知識領域,在詩歌創作上大獲豐收。所謂賀詩“深刺當世之弊,切中當世之隐”(清姚文燮語),大多數作品就産生在這一時期。他在中唐詩壇乃至整個唐代文壇的傑出地位,應該說主要是這一時期寫下的近60首作品奠定的。由于遷調無望,功名無成,哀憤孤激之思日深。加之妻又病卒,李賀憂郁病笃,元和八年(813年)春告病回昌谷休養了一段時日。但他不甘沉淪,又舉足南遊,希望在南楚或吳越一展才華。離長安時,他的友人無可和尚(青龍寺高僧)也曾寫過一首《送李長吉之任東井》的詩,預祝他南遊成功,但結果大約也不妙。“九州島人事皆如此”,他折回洛陽,告别長輩皇甫湜等親友,同年十月十四日又西進長安。元和九年(814年),他決然辭去奉禮郎之職,重回昌谷“歸卧”。然後取道宜陽、洛陽、經河陽,入太行,過長平、高平,于深秋到達潞州(今山西長治市)。此後在潞州張徹的薦舉下,做了3個年頭的幕僚,為昭義軍節度使郗士美的軍隊服務,幫辦公文。元和十一年(816年),因北方藩鎮跋扈,分裂勢力猖獗,郗士美讨叛無功,告病到洛陽休養,友人張徹也抽身回長安。李賀無路可走,隻得強撐病軀,回到昌谷故居,整理所存詩作,不久病卒,時年二十七歲。《蘇小小墓》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彩,西陵下,風吹雨。


【杜紫薇】--杜牧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生平】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别墅,後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大和二年(828)進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館校書郎。同年十月離開長安,到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府署中擔任幕僚,後轉入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和宣歙觀察使崔鄲幕中任掌書記、開成四年(839)回長安,曆任左補阙、膳部及比部員外郎。會昌二年(842)以後,相繼出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地方官任上,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改革弊政,免除猾吏豪胥額外強征的苛捐雜稅。會昌年間,宰相李德裕主持抗擊回纥侵擾和平安澤潞藩鎮叛亂的軍事活動。杜牧為了實現其政治主張,上書陳述用兵方略,得到采納,并取得“澤潞平,略如牧策”(《新唐書·杜牧傳》)的成效。大中三年(849),回朝任司勳員外郎、史館修撰,複出為湖州刺史,一年後又内調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終中書舍人。詩歌創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與晚唐另一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隐齊名,并稱“小李杜”。《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杜牧《樊川集》20卷,其甥裴延翰所編次,共收詩文450篇。後經人增補外集1卷,北宋田概補編别集1卷,共收輯詩歌170餘首,附于書末,但其中混入一些他人作品。《樊川集》的通行刊本有清光緒年間楊壽昌景蘇園據日本楓山官庫所藏宋刻本印摹的影宋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年間的翻宋刊本以及1978年出版的新校本。注釋本中最通行的,當推清人馮集梧《樊川詩集注》。此外,杜牧曾為《孫子》13篇作注,收入《十一家注孫子》中。杜牧的事迹見新、舊《唐書》本傳和《唐才子傳》。今人缪钺着有《杜牧傳》和《杜牧年譜》,足資參考。 《贈别》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别,替人垂淚到天明。

古代詩人的别稱大全(唐代詩人别稱)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