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

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9:58:07

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俗話說:"道根儒莖佛葉花"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識形态裡,儒釋道三種思想堪稱是三足鼎立,互相獨立又融彙貫通,共同組成了主流思想體系,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道教為何與佛教相争了2000年之久)1

道教和佛教三次争論

俗話說:"道根儒莖佛葉花"。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意識形态裡,儒釋道三種思想堪稱是三足鼎立,互相獨立又融彙貫通,共同組成了主流思想體系。

其中,"儒"指的是孔子所創儒家,"釋"指的是釋迦牟尼所代表的佛教,"道"則指本土宗教道教。

由于門戶之見、宗教相争等種種原因,道教和佛教在曆史上曾有過多次大的争鬥,有些結果甚為慘烈,為何這兩個宗教會有那麼多沖突呢?這還是要從它們各自的起源說起。

《老子化胡經》

道家思想起源于東周時期,由黃老道神仙家依據《道德經》、《南華經》二書的思想理論,經過長期演變創立而成的宗教,和儒教一樣屬于本土的宗教。

在周代之前,儒道幾乎是不分家的。所謂大道無形,在道教看來,儒家隻是道的一種形式而已。當時有傳言孔子曾經問道于老子,并且據考證屬實,因此道家對于儒家并沒有特别的敵意。一直到了秦,儒道才開始分開。

道教真正的初創,差不多是在東漢末年。那個時期,印度佛教也逐漸傳入中原,但是當時交通不便、道路險阻,再加上外來宗教的語言不通的問題,佛教在國内的影響力十分渺小,完全比不過道教。

據考證,現世留存最早的一本漢譯佛經《四十二章經》就是那個時期傳播到中國的,但其實這本書隻是從印度各個經書中摘錄了一些言論彙總在一起的一本佛學普及讀物,連真正的佛經都算不上

因此,那個時期人們對于佛教的理解,往往流于仙術神仙之流,比如昏庸殘暴的漢桓帝,就是一名佛教徒。據稱他"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但他對佛學思想,卻根本不理解,信佛隻是為了追求延年益壽

到了南北朝,佛教才開始在中國逐漸發展,及至隋唐達到頂峰。隋朝皇室崇信佛教,大力推崇佛文化。到了唐代,皇帝崇信道教,但唐朝思想開明,對于佛教等其他諸家思想都采取十分寬容的态度,政策也都是保護為主。

唐朝時,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得各卷經文,回國後在大慈恩寺(現西安大雁塔)解經,使得印度佛法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經典都得以傳播到了漢地。

随着佛教的逐漸發展盛大,佛道之間的争論也越來越多。據載,晉惠帝時有個叫做王浮的道士,常與和尚帛遠争邪論正,但是每一次辯論都說不過帛遠。王浮十分憤憤不平,幹脆寫了一本書,叫做《老子化胡經》

據書中記載,老子騎青牛西出函關,到了一片陌生的土地,其實就是印度。到那裡之後,就化身為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

這本書本身有許多漏洞,最明顯的就是老子到底是怎麼騎着一匹青牛翻越了整個喜馬拉雅山脈的。但是架不住道士們的宣傳,很多人信以為真。

這麼一寫,佛教徒自然忍不了,立刻也開始寫書反駁。這本書叫做《起世界經》,裡面寫:

"佛言我遣二聖者,往震旦行化,一者老子,是迦葉菩薩,二者孔子,是儒童菩薩 ……"

這下可好,直接把道教儒教的起源全部歸為佛教,自然引起道教強烈的不滿。由此,道教和佛教之間的争論層出不窮,一直延續到元朝的"戊午之争"。這是一次極大規模的辯論,其背後有着相當深厚的宗教和政治背景,對于中國宗教曆史影響深遠。

"戊午之争"

"戊午"是蒙哥汗八年的幹支。當時是南宋寶祐六年,這一年有一個十分重大的新聞:蒙哥汗決定派出三路大軍攻打南宋。

《元史·本紀》中記載:"自将伐宋,由西蜀以入……命張留從忽必烈征鄂,趨杭州;命塔察攻晉山,分送兵力。"在這次進攻中,忽必烈以皇帝身份,正式獲得領軍權利,進入曆史舞台,就此改變蒙古帝國的曆史走向

此次重大的曆史事件被多部書籍記載,比如《續資治通鑒》等,都有詳細描述。但"戊午"這一年還有一場十思想界的"征戰",卻被這些正統史書忽略,隻在《中國道教史》中有過詳細的描述,那就是由忽必烈主持的僧道論辯,史稱"戊午之争"。

這場論辯無論是起因、過程還是結果都充滿了戲劇性,很有意思。當年,成吉思汗派遣木華黎初入中原,橫掃金兵,正值全真教(道教主流教派之一)在北方十分強盛。

成吉思汗第一時間便注意到了這個教派,為了更順利地進入中原,成吉思汗鄭重接見了全真教丘處機并委以重任,"令掌管天下道教"。

《面奉成吉思皇帝聖旨碑》中稱:"我前時已有聖旨文字與你來,教你天下應有底出家善人教管著者,奸的歹的,邱神仙你就便理合,見你識者。"那時的蒙古部落崇尚原始薩滿,成吉思汗對宗教世界并無确切的認識

沒想到拿到了成吉思汗的"虎頭金牌"的全真教立刻變得狐假虎威起來,大建宮觀,廣收門徒,借機占領儒教等其他宗教利益,占領廟宇觀堂等,以至于和其他的教派結了不少仇

及至尹志平、李志常掌教期間,更是聲勢浩大,逐漸為統治者所不容。因此,在戊午論辯時,主持人忽必烈和評委八思巴對于佛教徒有明顯的偏袒,并且不斷地插話打斷、刁難道徒論述。

據《志願辨僞錄》記載,這次佛道辯論總共分為14個辯題,佛教衆僧以其精深教義,加上清晰的邏輯逐一反駁道教設教立說中的荒誕虛妄之處,振振有詞。

道教衆道士則因為缺乏思辨性的經文再加上準備的并不充分,從一開始的氣焰嚣張,慢慢到了最後被辯的逐節敗退。更加不利的是,兩派辯到後面,連評委八思巴也直接參與進來,開始與道教辯論。

據記載,當時"道者又持《史記》諸書以進,欲以多說僥幸取勝。帝師辮的達拔合思曰:"以謂何書?"曰:"前代帝王之書。"上曰:"今持論教法,何用攀援前代帝王。"帝師曰:"我天竺亦有《史記》。汝聞之乎?"對曰:"未也。"

帝師曰:"我為汝說。天竺頻婆要羅王贊佛功德有日:'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當其說是語時,老子安在?"道不能對。"

在這段記載中,道士們拿出《史記》想要借此來論證,結果八思巴說自己也有"天竺史記",并且他引用的文章,滿口西方哲語,聽都聽不懂,根本無從辯論起。此時,忽必烈也坐不住了,開始任性地對道士們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要道士們将"入火不燒,白日上升"等仙魔法術"盡顯出來",即讓他們現場表演出來。

至此,道士們終于招架不住,辯論大敗。

不得已按照辯論前的約定剃成光頭,簡直是奇恥大辱,全真教著名道士李志常甚至因此被氣死。可見當時辯論的激烈。

元十八年,忽必烈成為大汗後,佛教勢力大增,更是不依不饒,将《老子化胡經》全部銷毀,且将所有違禁道教經文版刻,集中于大都憫忠寺焚毀一空。經過種種争端,在整個忽必烈時代,道教皆氣象不振,一直到明代,才逐漸恢複。

"道法自然"

自佛教傳入中原以來,佛道相争幾乎就沒有停過,由于佛教強大的邏輯性和深奧的佛法教義,以至于許多次道教辯論都不如佛教,而戊午之辯更是一敗塗地,兩教差距太大

但是道教卻依然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佛教相争了2000年之久,這又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共有三點。

第1, 道教是本土宗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産物。魯迅先生曾經把道教作為中國的根邸,稱"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

第2, 的确,道教從東漢末年出現,在發展過程中,它包容了各種各樣的元素,神仙、巫蠱、道家、儒家……各種相互矛盾又互補的思想都被它吸收接納,使這個教派成為一個無所不包的複雜綜合體

道教并非某一個先知或者某一個人所開創,也不是某個個體的思想産物,而是中華民族各種不同的文化信仰和宗教思想的結合,有着極為強大的生命力。

第3, 道教的教義主張有更強烈的現實性,更能夠為一部分人所接受。中國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以及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除了儒教和道教外,其他的宗教都會強調死後的世界,譬如佛教會有"六道輪回"之說,主張人們在這一世行善,積攢下一世的福報。

道教并沒有這樣的說法,道教更加重視"今生"有着"樂生"、"重生"的思想,追求以生為樂,重生樂死,并且創造了許多修道養生的方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道教代表了一種更加積極的生活态度。

道教的哲學思想飽含智慧和哲思,影響深遠。《常清淨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常養萬物。"這是道教最基本的宇宙觀。

和許多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尋求一位超自然的神不同,道教并不追求一位全知全能的神,而是認為"道"生萬物。老子曾提出"道法自然",即"道"遵循一切自然界的法則,有着固有的運作規律。

這一說法也從側面否定了天創造萬物天主宰一切的"天命觀",鼓勵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向自然做鬥争,不是追求後世的幸福,而是努力在今生延年益壽,甚至是長生不老。

除此之外,道教還主張身重于物(精神高于物質)的原則,以及自然無欲的人生觀和虛靜守中的處世方法等,這些思想都為曆代文人名士所推崇,對中華民族的文化思想都有着十分深遠的影響。

文/竹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