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平樂晚春古詩

清平樂晚春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1:31:36

清平樂晚春古詩(晚春賞析)1

選自《全唐詩》

【創作背景】

此詩為《遊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時韓愈已年近半百。

【趣味拓展】

楊花的輕柔多情,使得自己成為古往今來情愫滿懷的遷客騷人、浪迹天涯的異鄉遊子們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早在北魏時,就有傳為胡太後(宣武帝皇後)所作的楊花詞,詞曰:"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闼,楊花飄蕩落南家。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巢裡。"以楊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楊華,巧妙雙關,哀婉動人。詞人們把自己的理想抱負、與親朋好友的離愁别緒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溫柔多情的楊花,希望從中尋求自己的歸宿。

【字詞解釋】

晚春:春季的最後一段時間。

不久歸:這裡指春天很快就要過去了。

百般紅紫:即萬紫千紅,色彩缤紛的春花。

鬥芳菲:争芳鬥豔。

楊花:指柳絮。

惟解:隻知道。

【原文翻譯】

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将歸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争妍鬥豔。

就連那沒有美麗顔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

随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實戰演練】

1.賞析“百般紅紫鬥芳菲”中“鬥”的修辭手法,并簡析它的妙處。

答:“鬥”字運用了拟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争妍鬥豔的美麗景象。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的三、四兩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做一下賞析。

答:三、四兩句運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風飄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詩人借此表達了要珍惜光陰、不失時機的人生态度。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谥号“文”,又稱韓文公。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寫暮春景物的七絕。此詩運用拟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鬥豔,欲将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應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造美好未來之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