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厭學對策

孩子厭學對策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8 05:22:12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一種負面情緒,表現為消極地對待和逃離學習,對父母、老師的學習要求采取各種形式的對抗。厭學行為嚴重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許多爸爸媽媽們深受其苦,他們除了抱怨“恨鐵不成鋼”之外,向心理醫生問的最多的就是孩子這是怎麼了?我的孩子怎麼就不争氣?解放軍第102醫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李光耀告訴本網,近年來厭學者中高年級的學生占大部分,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然而,根據以往的案例分析,除了少數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原因之外,大部分與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有關。

家長:孩子厭學是問題出在哪

學生甲,考入離家較遠的一所重點高中,開學兩周後,經常會感覺頭暈、頭痛、腹痛,不能正常學習,多次身體檢查均未發現異常,奇怪的是隻要媽媽把他接回家什麼病都沒了。反複多次,媽媽沒辦法,經人介紹來找心理醫生尋求幫助。經過了解,從小就缺失父愛的媽媽與爸爸結婚後的依賴心特别強,不久後爸爸就外派工作,很少回家。媽媽所有的情感依賴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已經是高中的大女孩了,媽媽仍然把“心肝、寶貝”挂在嘴上,還經常說外面有多危險,要如何保護自己,孩子出去一會就會打電話催趕快回家。久而久之,孩子每次出去玩後都會感覺深深的愧疚,逐漸與母親之間形成了互相依賴的關系,很難分離,所以他對住校顯得嚴重不适應,而這也正是母親的心理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心理輔導後,母親逐漸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而孩子也沒以前那麼容易出“毛病”了。

李光耀說,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健康的家庭關系,一個好的家庭關系一定要有能夠容納孩子逐漸走向獨立的環境。隻有改善良好的家庭關系才能徹底解決孩子存在的問題。

學生乙是成績中上的高三學生,父母很希望他能一考成名,成為家裡的希望,他們也深知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所以平時大家工作都忙,也沒有給予太多學習上的關注。但是就在每次看見孩子不滿意的試卷時,爸爸就是壓不住怒火,媽媽也責怪孩子不争氣。眼看高考時間逼近了,老師突然通知家長,孩子在學校上課時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成績明顯下滑,甚至和同學在上課時間去街上玩。學生乙曾對心理咨詢師說:“既然我不是個乖孩子,就讓我退學算了”。

“這完全不是簡單的青春期叛逆行為”,在咨詢中,李光耀告訴其父母,平時缺少關愛和交流,任孩子自行發展,成績不滿意時又不能正确地引導,而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使本身就情緒化的大孩子在批評和“嫌棄”面前不但不會改正,反而會采取放棄的極端做法。聽完建議後父母才意識到主要問題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學生丙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非常優秀,獲得很多大獎,以優秀的成績考取重點高中後,成績卻直線下滑,直至留在家中不肯上學,後經努力仍然以優異的入學成績被國外知名學校錄取,但時間不常仍被退學回到家中。父母百思不得其解,這麼優秀的孩子,問題出在哪裡?家庭檔案顯示,爸爸是公司高管,媽媽任跨國公司财務總監。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教育問題都是爸爸說的算,由于望子成龍心切,所有學習計劃和目标都必須聽爸爸的,孩子成了學習機器。在學校,爸爸和老師都非常熟悉,經常去學校打聽孩子的情況,掌握孩子的一舉一動,連晚自習也會偷偷地在窗外看孩子是否認真。孩子考入重點高中後,與各個學校的優秀生重新站在起跑線,一次失敗便再也站不起來。

“這種類似的情況已經遇到過很多。”提到這樣的例子,李光耀歎息地說,這樣家庭裡孩子缺乏溫情,更多的是被管教,被要求達到父母的願望,反過來父母從未去了解過孩子,導緻孩子所有的願望都是來滿足父母的期待,本能的不敢有自己的願望和需求。所以他缺少自己的興趣愛好,缺少自我滿足的途徑,導緻精神上處于一種被“耗竭”的狀态。

李光耀提醒,像以上的案例有很多,孩子的具體表現不同,但70%是通過對家長進行心理輔導才解決問題的,很多家長隻知道抱怨孩子不争氣,卻從未想過改變自己。一般情況下,在孩子即将遇上大考前或在學期開始的一個月左右,和孩子之間多進行陪伴與溝通,假期也是家長與孩子加強溝通交流的最佳時機,但是很多家長面對“問題”孩子很迷惘,甚至束手無策,心理專家提醒,有必要時,家長可向心理專家尋求幫助,采取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重建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家庭模式,才能有利于孩子不良行為的順利逆轉。

專家:父母的榜樣作用很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若是我們自己都對學習持有反感的态度,這也會在無形中影響到孩子對學習的态度。如果家長對知識不重視,對本身素質的提高不重視,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行為,這等于是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壞榜樣。有不少的家長認為,學習隻是學生的事情,和成年人無關,放棄了繼續成長的念頭,潛移默化之中,孩子也會形成對學習的漠視态度。如果家長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平常就愛看書,不斷追求自身修養和能力的提高,當孩子看到父母在學習中得到的享受和進步,自然也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面對厭學的孩子,很多家長束手無策,有些家長采取暴力懲戒措施逼迫孩子繼續學習,有些家長幹脆聽之任之,不管不問,但都沒有産生什麼實質性的效果,逃學、厭學依然經常發生,成績甚至一落千丈,個别孩子還早早辍學,走上錯誤的道路。那麼孩子一旦出現厭學情緒,作為家長應該怎麼辦?

據李光耀介紹,孩子出現厭學情緒,作為家長,不能用批評、發脾氣等簡單粗暴的辦法對待孩子。“亡羊補牢未為晚”,隻要家長理性地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孩子的進步還是很明顯的。

首先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産生厭學的情緒。

其次,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父母,孩子調整的同時,父母要積極配合,找到自身的問題,與孩子一同成長。縱觀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于家庭教育環節,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最長,很多影響我們成長的人際規則、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是在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習慣養成對于孩子未來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問題的反映。父母的說教、對成績的無限強調、對學習動機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惡。因此,改變孩子的同時,父母也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積極的加以調整。

再次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了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很多厭學的學生一般都是由于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們的輕視,索性破罐子破摔,經常逃學,在外“鬼混”。因此,家長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讨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王之輝)

孩子厭學對策(症結竟是不良家庭教育環境)1

圖1 常州某中學學生正在接受心理輔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