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謊言,就是四川人、湖南人、貴州人說:
這菜,一點都不辣!
這就好比一個廣東人,拿着一杯冒着熱氣、散發陣陣的中藥味的涼茶,說:
這茶,一點都不苦!
啊啊啊啊!不會吃辣的人,要與川湘妹子約會、聚餐,還真是慎重!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有的人會無辣不歡?而有些人卻一點都沾不了呢?
辣椒,其實是個“洋貨”
辣椒在我國曆史還并不久遠,早在15世紀末,歐洲殖民者将原産于美洲的辣椒打包帶回歐洲,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辣椒才通過絲綢之路流入我國。
而真正作為食材,并且列入為中國人食譜,也得等到明末之後了。辣椒成為川菜最重要的佐料之一,也是光緒之後的事了。
所以你若能在明朝前看到辣椒的出場,這個編劇或導演的腦袋裡進水了......
不過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川湘之地所向往的“爽”卻是很多不吃辣難言的“痛”。
為什麼有人會“無辣不歡”?
五味之中,唯獨沒有辣。這是由于辣椒的“辣”,來自于辣椒素,這是一種含有香草酰胺的生物堿,它之所以能夠給味蕾或消化道帶來“辣感”,本質上隻是一種疼痛上刺激。
味蕾一旦與辣椒素接觸時,大腦就會誤認為我們受到傷害了,從而會釋放出一種能夠緩解疼痛或感受欣快的“内啡肽”。
久而久之,随着吃辣逐漸多了,大腦就會發現自己“上當了”,發現這些人根本沒有受到傷害,進而逐漸減少了内啡肽的釋放。
内啡肽減少了,吃辣的人隻能增加辣椒的攝入量,來“騙取”大腦釋放更多的内啡肽,從而能夠得到與原先相同的快感和爽勁。
這也就為什麼,愛吃辣的人越來越愛吃辣,甚至達到“無辣不歡”的境界,而不能吃辣的人卻避而遠之。
無辣不歡,但也小心“辣”極生悲!
由于咱們的腸胃道理有辣椒素受體,當辣椒素與辣椒素受體在腸胃裡“碰撞”時,腸胃道就會加快運動,還變得不規律。刺激強度若給力,便便在腸道裡停留時間少,水分吸收較少,所以很多人都會跑到廁所“一瀉千裡”。
令人遺憾的是,辣椒素不僅帶來“一瀉而快”,它随着便便奔流而出時,就會與肛門口的辣椒素受體來一場最後的“吻别”,将熱情轉化為燒灼感,傳遞給大腦。
對于經常吃辣的人,由于長期辣味刺激,辣椒素受體表達自然下調。胃腸道與肛門口、辣椒素與受體“熱情碰撞”也就減少,腹瀉或排便燒灼的感覺也消失殆盡。
但對于腸胃不好又或者痔瘡患者,由于腸道蠕動較快、局部血管擴張,若還大量進食辣椒後,勢必會對傷口“火上添油”,久而久之,有的人還會引發肛周膿腫。
吃辣雖“爽”,但咱們在滿足口舌之欲,還得考慮一下腸胃與菊花承受能力.......
那想吃辣又怕上火?不如學學廣東人,一邊吃麻辣火鍋,一邊喝着涼茶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