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圖片/視覺中國
江西某鎮發文件稱機關食堂飯菜放肉少,決定對相關人員通報批評并罰款;山東某區政府發文件讓幹部替開發商賣房,每月評比通報,完不成任務的要扣工資;湖北某市政府為了提高本地産白酒的市場份額,發文件給下級機關下達喝酒任務……現實中,“紅頭文件”的随意濫用,屢屢造成不良影響。
在近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針對“紅頭文件”亂象,就行政訴訟附帶審查規範性文件作出回應,指出“當前規範性文件‘任性’的情況還比較常見”,“對規範性文件的審查是司法監督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并就可以審查的規範性文件範圍、重點審查的内容、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如何提出等問題,做了進一步明确。之前,最高法還公布了行政訴訟附帶審查規範性文件的九起典型案例。
提及“紅頭文件”,社會公衆并不陌生,在人們眼中,這些帶有大紅字标題和紅色印章的文件,都是政府權威的象征。在原行政訴訟體系中,作為公民個體,隻能就具體行政行為“民告官”,對于抽象行政行為,也就是各類“紅頭文件”的肆意妄為,并沒有“對抗”的能力。
而行政訴訟法的修改,亮點就在于,設立了“規範性文件附帶審查”制度。有了這一立法支持,作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時,就可以通過司法審判程序,去挑戰認為不合法的規範性文件。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紅頭文件”,都應在司法審查的範圍。畢竟,在《行政訴訟法》修改中,第53條僅明确授權人民法院對特定規範性文件進行有限的司法審查,并沒有包含那些“走了立法程序的法規、規章”。最高法對行政訴訟附帶審查規範性文件範圍作出最新明确,既是重申上位立法的規定,也有利于各級法院集中有限的司法資源,對那些最需要處理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規範性文件”作出定性處理。
司法是公平正義的水源,也是最後一道防線。法院如何對紅頭文件審查,關系到公民權益的維護、法制權威的統一,需要慎之又慎。基于行政訴訟法中對規範性文件附帶審查的規定相對抽象,最高法在《關于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中,就“規範性文件的一并審查”,在管轄法院、提出時間、審查内容、基本流程、處理措施等方面,做了具體明确。
在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法将法院要重點審查的内容,概況為“審查規範性文件制定機關有無職權”“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文件是否和上位法相抵觸,是否和同位法相矛盾”,輔以同期發布的指導性案例,有利于各級法院把握标準,做到精準審查。而對提出審查的時間節點,“提醒”需在“一審開庭前”“法庭調查”時,則便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實現訴求。
法治的真谛,是對權力的規範與制衡。“紅頭文件”的亂象,實質是權力的失範。從立法修繕到出台司法解釋,從釋疑解惑到發布指導案例,折射出規範性文件司法審查力度的加大,讓權力在法律框架内有序運行,朝着法治政府的目标又前進了一步。
責編:肖隆平 校對:何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