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真正理解量子力學。——理查德·費曼
當兩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可以構成一種新的量子态,無論兩個粒子之間相隔多遠,隻要一個粒子發生變化,另一個粒子也随之發生變化,這種神秘的非定域性現象稱為量子糾纏。愛因斯坦将其比喻成“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量子糾纏的定義
在希爾伯特空間中,子系統A、B的量子态分别為|ψ(A)〉、|ψ(B)〉,若複合系統量子态|ψ(AB)〉不能寫成|ψ(A)〉ⓧ|ψ(B)〉的張量積形式,則稱兩個子系統A、B相互糾纏。若|ψ(AB)〉=|ψ(A)〉ⓧ|ψ(B)〉,則A、B是相互關聯的。
例如,兩個粒子A和B,各有上(↑)、下(↓)兩種自旋量子态,表示為|ψ(A↑)〉、|ψ(A↓)〉和|ψ(B↑)〉 、|ψ(B↓)〉,簡化為A↑、A↓和B↑、B↓。因此,單粒子量子态可以組成4種雙粒子量子态:(A↑B↑)、(A↑B↓)、(A↓B↑)、(A↓B↓)。
當一個雙粒子疊加态可以寫成單粒子量子态的張量乘積時,就是關聯态,而非糾纏态,比如:|ψ(AB)〉 =A↓B↓ - A↓B↑ A↑B↓ - A↑B↑ = (A↓ A↑) *( B↓ - B↑)。
當雙粒子疊加态是如此的形式:
|ψ1〉=( A↓B↑ - A↑B↓)
|ψ2〉=( A↓B↑ A↑B↓)
理論計算表明疊加态無法分解成單粒子量子态的張量積形式。也就是說,兩粒子的物理狀态糾纏在一起,一個粒子的狀态決定了另一個的狀态。測量粒子A的瞬時,B沒有被測量,但卻同時坍縮到與A相反的狀态,即使A、B相距很遠。
其實波函數的概率論诠釋,表明了粒子遍布全空間,導出了不确定性原理,波函數疊加态的存在,也為量子糾纏埋下了伏筆。
量子糾纏的引出——EPR佯謬量子糾纏是沒有經典類比的現象,從經典物理的邏輯難以理解。1935年, 愛因斯坦(Einstein),波多爾斯基(Podolsky)和羅森(Rosen)三人對量子力學提出置疑:在對系統沒有幹擾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能确定地預言一個物理量的值,那麼這個物理量就必定是客觀實在,對應着一個物理實在元素。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應當包含所有的物理實在元素。對于兩個分開的并且沒有相互作用的系統,對其中的一個測量必定不能修改關于另一個的描述,也就是說自然界不存在超距的相互作用,這就是“定域實在論”。他們通過分析由兩個粒子組成的一維系統,指出雖然單粒子的坐标和動量算符不對易,但雙粒子的坐标算符 x1-x2和動量算符p1 p2對易。因此可以存在一個雙粒子疊加态,是算符 x1-x2和p1 p2的共同本征态。即:
(x1-x2)|ψ(AB)〉=a|ψ(AB)〉
(p1 p2)|ψ(AB)〉=0|ψ(AB)〉=0
對量子态|ψ(AB)〉而言,若測得粒子A的坐标為x,就可得到粒子B的坐标為x-a;同樣,若測得粒子A的動量為p,則粒子B的動量必為-p。但是當a值足夠大時,對粒子A的測量必然不會幹擾粒子B。按照EPR的觀點,這兩個粒子系統就可以有4個獨立的物理實在元素,而根據量子力學,x1和p1,x2和p2都不對易,這個系統隻能有2個物理實在元素,所以愛因斯坦得出結論: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這就是所謂的EPR佯謬。
因此,量子糾纏嚴格意義上是由理論計算得出的現象,神秘到無法被預言。
量子糾纏的證明——貝爾不等式
貝爾不等式是一個有關是否存在完備局域隐變量理論的不等式:P(xz)-P(zy)|≤ 1 P(xy),其中P(xy)的意義是粒子A在x方向上和粒子B在y方向上測到自旋方向相同的概率,x,y,z不一定需要構成三維空間的正交系。
量子相關性:局域隐變量預測實線,量子力學預測虛線
貝爾不等式可以用在糾纏于自旋的雙粒子系統,量子疊加态是:|ψ(AB)〉=( A↓B↑ - A↑B↓) ,根據量子力學,如果在夾角為φ的兩個不同方向對這個自旋單粒子對進行觀測,理論預言的相關性平均值将會是-cosφ。可以利用這個結論,進行簡單的代數運算,來檢驗量子力學的理論是否符合貝爾不等式。取位于同一個平面上依次成60°的角的三個方向。可得:
P(xz) = P(xy) = -cos(60°)= -1/2,
P(zy) = -cos(120°)= 1/2,
代入貝爾不等式左邊,則為:|-1/2-1/2|=1,貝爾不等式右邊為:1-1/2=1/2,左邊>右邊。
因此,貝爾不等式不成立。
量子糾纏的神秘引人以無限遐想,但始終被禁锢在微觀世界,真的不可能存在宏觀量子糾纏嗎?在科學之路上,一個時代的信仰也會在下個時代成為謬誤,不可能也包含了可能兩個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