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

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8:44:21

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1. 什麼是基建?基建可不隻是修路架橋,事實上,基建闆塊中,各上市公司包羅萬象除了修路架橋,公路、鐵路、航空設施的建設之外,還包括如電建(涉及到電力系統、電網的投資)、能建(涉及一些能源領域)、城市市政類建設投資、城市軌道交通、公共設施建設投資(如體育場館、便民設施、市政的工程)等此外能源,油氣開采,化工投資等,也屬于基建的範圍之内,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1

基建是下半年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

1. 什麼是基建?

基建可不隻是修路架橋,事實上,基建闆塊中,各上市公司包羅萬象。除了修路架橋,公路、鐵路、航空設施的建設之外,還包括如電建(涉及到電力系統、電網的投資)、能建(涉及一些能源領域)、城市市政類建設投資、城市軌道交通、公共設施建設投資(如體育場館、便民設施、市政的工程)等。此外能源,油氣開采,化工投資等,也屬于基建的範圍之内。

2、穩增長為什麼要靠基建?

我們從國民經濟重要指标GDP的構成來看,按支出法核算GDP時:

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一季度的消費、出口、制造業投資可能難以發力,所以在這個位置,隻能夠靠基建去發力。下面具體看看。

首先看出口。今年需求端來看,以美聯儲為代表的歐美央行已經開始逐漸收水,可能制約整個全球的需求。供給端來看,歐美的群體免疫過程加速,其供應鍊在今年可能開始逐漸修複,那麼我們在供應鍊上面的優勢也在減弱。供需雙弱疊加去年高基數已成,今年出口增長可能較為困難。

再看消費,它不太容易短期見效,近期暫無直接補貼、直接刺激大宗消費等措施。此外疫情對消費也帶來了負面的沖擊。消費本身與居民收入水平有正向的關系,考慮到去年整體中小企業的壓力,今年上半年消費的壓力可能相對較大,難以拉動經濟的發展。

因此,需求收縮、貿易順差下降時,投資就成了拉動GDP的重要着力點。投資包括制造業投資,基建投資以及地産投資。制造業投資去年有偏高的基數,今年成本端承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發力的難度較大。去年整個地産端從三季度開始逐漸走弱,資金壓力相對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隻能通過基建去發力。

此外,由于基建投資主體以政府為主,施工的主體也是大央企,基建相對來說比較可控。2004年以來,我國基建投資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2017年以來有所回落,但仍處于6%以上,基建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3、怎麼看2022年基建投資節奏?

2021年基建增長率觸底,在穩增長預期下,基建投資有望重點發力。節奏上有望在一至二季度實現“開門紅”。主要由于一方面,政策端明确發力時點;另一方面,資金面“彈藥充足”。

政策端來看,國内重心重回經濟穩增長,首選超前基建。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字頻次大幅提高,重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出明确的穩增長動員信号。會議要求2022年政策發力适當靠前,财政要加快支出進度,從政策端明确2022年初為政策發力時點。

而剛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基調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一緻。《報告》中強調,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主動作為,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發揮貨币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延續“穩增長”和“政策糾偏”的基調不變,重視基建和消費兩大抓手,統籌能耗強度目标,切實把投資關鍵作用發揮出來。

圖. 近期基建相關政策梳理

數據來源:各政府網站,國泰基金整理

資金面來看,專項債的提前下達有望支撐基建增長。2022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跟着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範圍,支持在建項目後續融資。财政部表示近期已向各地提前下達專項債1.46萬億,根據中信證券測算,結合2021年11-12月專項債發行金額投入項目,預計約有萬億規模專項債資金在一季度形成支出。

此外,去年下半年開始發改委就已經開始提前要求各個地方政府去上報相關的專項項目,項目準備的時間從曆史上來看非常充裕,資金端供給是比較充足的。

項目端政策來看, 2021年,财政部下發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及月監管部門新提出四項要求有利于資金落實到項目端的儲備及審批提速提質。此外,國家發改委1月18日表示,盡快将去年四季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落實到具體項目,抓緊發行已下達額度,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風險提示:機構研究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不構成投資者選擇具體産品的依據。

從曆史經驗來看:基建年内增速多為“前高後低。華安證券測算,過去18年基建增速高位大概率落在一季度。疊加今年政策端及資金端的雙重發力,政策前置效應可能更為明顯, 2022年的基建投資有望“前高後低”。

4、落實到實際項目端,當前基建開工情況如何?

資金面上,1-2月地方專項債淨發行8,692億元,同比上升5倍、支撐重大項目開工;且2月土木工程建築業PMI環比大幅上升8.9個百分點,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

再看實際開工情況。目前全國各地積極促穩、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穩增長和投産意願較強。根據華安證券整理, 2022年23省重大項目年内計劃投資總額為7.31萬億元,2021年22省重大項目總額為6.64萬億元;若僅統計兩年均披露數據的省份,則可比口徑下2022年20省重大項目年内計劃投資總額6.86萬億元,同比增速11.3%。

(風險提示:機構研究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不構成投資者選擇具體産品的依據。)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2022年1月,我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産投資完成額1436億元,同比增長0.1%。(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此外,今年2月份以來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或下放相關文件,涉及未來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數據來源:各政府網站,國泰基金整理

5、最近地産政策邊際放松,對基建有什麼利好?

3月5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房地産相關表述基本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調,在保持“房住不炒”和三穩目标的同時,繼續強調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和因城施策。城鎮化與棚改延續了去年報告的基調,仍然是今年政策支持的重點。未來貨币補貼逐步成為住房保障的一種方式,而政府采購存量房作為保障房,也有利于商品房市場的發展,降低商品房庫存。

從信貸端來看,3月4日央行和銀保監會關于新市民的表态或意味着差異化信貸政策加碼。春節後中央地産表态多次提出滿足合理需求,地方政府需求端政策放松頻次和力度均在上升,考慮到地産基本面仍然較為低迷,後續政策可能值得期待,有望促進地産需求加速企穩。華泰證券認為,金融開放、融資創新也可能對房地産行業産生積極影響,開發商或可通過多種方式從金融機構融資。

地方上政策來看,3月1日,鄭州市發布19條穩樓市措施。從購房補貼、取消“認貸”、下調利率、棚改貨币化、減少供地、下調土拍保證金等多個方面,支持房地産健康平穩發展。二線城市或開始進入政策放松階段,對相關基建和房地産産業鍊構成一定利好。

6、新基建和老基建,哪個更有投資機會?

誠然,最近大火的“新基建”是未來基建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新基建代表網絡升級、數字轉型、科技創新、智能融合等,跨出“基建行業”範疇,與産業升級結合較緊密,一定程度上代表社會轉型的方向。

但短期來看,新基建衆多項目短期難以落地,傳統基建對于拉動經濟增長更為直接。根據中泰證券測算基建投資對名義GDP的拉動,傳統基建仍是穩增長的主力。而從政策端來看,傳統基建仍是政策的發力點,重點聚焦市政基建需求(城市更新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鄉村建設方面。

此外,新基建與傳統基建并不是完全分離的兩個部分。新基建的發展依托于傳統的機械及建築公司。“雙碳”釋放綠色基建需求, 節能減排下,“綠色制造”為高能效節能設備制造企業帶來來成長契機。而市政基建的綠色化改造有效推動老舊供熱管網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建築用能結構、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綠色化改造,也為傳統建築公司、機械設備建造公司帶來新的機會。

7. 投資者如何參與基建相關闆塊投資?

看好基建後續投資機會的小夥伴可通過基建ETF(159619),一鍵投資基建行業龍頭股票。

基建ETF(159619)跟蹤指數為中證基建指數(930608.CSI),一網打盡基礎建設、專業工程、工程機械以及運輸設備等行業的龍頭股票。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WIND

風險提示:上述個股僅供展示指數權重,非個股推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從指數估值來看,中證基建指數當前估值已進入相對底部區間,後續估值或有一定提升空間。截至2022年3月4日,指數估值PE為10.76倍,為指數發布以來22.88%分位數,處于曆史較低位置。随着2022年财政資金落實到基建項目,估值或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3月4日。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在經濟穩增長的背景下,基建投資作為拉動GDP的重要着力點,具備政策端和資金面雙重利好,或有望在2022年一二季度實現“開門紅”行情。經濟築“基”,大國穩“建”——基建ETF(159619)助力大家把握穩增長背景下的投資機遇,感興趣的小夥伴快快關注起來吧。

同時,建材是基建的原材料;從産業鍊的角度來看,建材可以說是基建的中上遊端。因此下遊端的基建發力後,也會相應傳導到建材端,拉動建材端的需求。因此作為基建相關闆塊,建材闆塊的投資機會也值得把握,小夥伴們還可以關注建材ETF(159745),覆蓋建材行業龍頭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WIND ;時間截至:2022/3/3;風險提示:僅供展示指數前十權重股,不作為個股推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

近年來國内地産政策趨嚴,但建材行業集中度提升成為主旋律,龍頭企業憑借核心優勢提升份額,行業表現出成長性,顯著跑赢地産和滬深300指數。

風險提示:我國股市運作時間較短,指數曆史表現不代表未來

目前建材行業估值處于曆史較低位,“穩增長”背景下,基建、地産行業有望收益,下遊需求端的增長有望拉動建材需求。而龍頭基本通過擴産或并購維持較高成長性,家裝建材各子行業在地産集采趨勢下集中度持續提升,市占率提高有望帶動估值修複。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2年3月4日,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風險提示

尊敬的基金投資人:

非常感謝您對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産品的關注。國泰基金鄭重提醒您注意投資風險,您在做出投資決策前,可通過相關基金《招募說明書》、《發售公告》及其它相關公告了解其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您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和資産狀況等判斷本基金是否與您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适應,謹慎決策。

一、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資,降低投資單一證券所帶來的個别風險。基金不同于銀行儲蓄和債券等能夠提供固定收益預期的金融工具,投資者購買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額分享基金投資所産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基金投資所帶來的損失。甚至在極端情況下,投資者可能承受超過原始本金的損失。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可能會導緻本金虧損。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巨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觸發巨額贖回條件時,投資者将可能無法及時贖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額。

三、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币市場基金等不同類型,投資者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将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将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說,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也越大,其可能導緻的本金或超過原始本金的虧損也就越大。

四、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及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産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适應。國泰基金旗下全部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說明書(及其更新文件)均在本公司官網進行了公示。請投資者重點關注基金合同的前言、基金的基本情況、基金份額的發售、基金份額的申購與贖回、基金合同當事人及權利義務、違約責任、争議的處理和适用的法律等章節及基金招募說明書的相應部分,确保在了解情況并願意承擔相關風險的前提下投資。

五、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别。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六、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産,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緻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負擔。在市場波動等因素的影響下,基金投資仍有可能出現虧損。

七、投資人應當通過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其他機構購買和贖回基金,基金銷售機構名單詳見基金管理人網站公示或相關公告。

本文源自資本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