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2:35:07

□譚繼和

《呂覽·古樂篇》曰:“帝颛顼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呂思勉先生認為這是“此言颛顼都邑最可信據者”。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四川發現上古五帝颛顼)1

颛顼 清人繪

若水,據《史記》和《水經注》,再參照後人注,一指雅砻江,一指青衣江,二說都是可以成立的。因此,整個雅砻江流域,包括青衣江,都可以說是颛顼初期活動的地方。這些地方隻要有颛顼出生的傳說,均可視之為颛顼出生地。冕甯、米易、喜德、荥經等地打造颛顼故裡,皆有縣志傳說為據,也不必否定。準确地說,這些地方都是颛顼出生的紀念地,是高陽氏集團的發祥地。因高陽氏集團的龐大和活動範圍的廣泛,其發祥地當不隻一地。不能用單線思維來理解原始部族多源化和多元性的活動地域。《史記》說颛顼“生自若水,實處空桑,乃登為帝”,實際上說了三件事:一是生地在若水,二是居地在空桑,三是升帝位成為天下共主。主張颛顼生于東海者,是把空桑地名與若水流域分開,這才發生岐見,其實把空桑肯定在若水流域就解通了。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四川發現上古五帝颛顼)2

安甯湖畔

若水流域

就是颛顼的出生地

黃帝之子青陽和昌意兩系降居江水和若水,其背後的文化含意是說西蜀很早以來就是同炎黃文化體系同源同根的一個重要起源地。西蜀考古已經證明,西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一個重要搖籃,是長江上遊古文明的起源地和發展中心。探讨颛顼的出生地,實質就是探讨長江上遊,特别是青藏高原東麓文明起源發展階段問題。因此,我贊成若水流域就是颛顼的出生地,是高陽氏文化起源和初期發展之地,後來它逐步走向中原。在蜀地,高陽氏颛顼文化與夏後氏大禹文化相繼經過西興東漸的過程而走向逐鹿中原,面向東海。因有這個西興東漸過程,這才出現整個中華大地上西部與東部各族凝心聚力在一起實現中華大-統的文化認同,颛顼與大禹是為中華文化大-統共識作出了重大貢獻的兩位人物。

劉勝利考出若木即攀枝花樹,這是一種創新性見解,是對若木文化探讨的一個貢獻。若木與建木是巴蜀人神仙崇拜的重要标志物。三星堆遺址出土一、二号神樹,是羽化飛仙的階梯。攀枝花實物如此紅豔華麗,自古如此,很難不引起古蜀人的文化想象。因此,視攀枝花為古若木,隻要它自古确實就生長在若水邊,那麼,此說是可以成立的。順便說一下,若水、黑水之稱,都是古人對該流域文化尚待開發時的其面貌迷離的認識的體現。若丶黑皆蒙昧之意。黑水、若水,原來的範圍都很大,隻要是幾乎不認識、少了解的江河,都可以蒙黑水、若水之稱。當這些地方逐步走向文明開發時,這類稱呼就越來越縮小了它的範圍,由大地域逐步走向小地名。這也是今天尋找若水困難的原因。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四川發現上古五帝颛顼)3

邛海周邊自然生态

今天整個若水流域都與颛顼文化有相承襲的一面,都可稱為颛顼活動與建立邦囯的區域。

如若從旅遊文化角度研究,把若水颛顼文化積澱這麼深厚的地方,徑稱為高陽文化颛顼故裡,是可以成立的。文化史學者承認“傳說”、“神話”都是真實流傳的文化。從旅遊宣傳定位講,把從荥經到冕甯,喜德,米易區域皆稱作“高陽颛顼故裡”,亦無可厚非。

需要說明的是,“若水”一名所指方位與水域的變化,是個文化問題,不是曆史問題。換一個角度觀察,遠古時代的曆史記憶是依靠口述方式與想象思維來傳承的,因而祖先事迹和功業往往變成神話、仙話。其中牽涉到的地名、水名也往往變動很大。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四川發現上古五帝颛顼)4

雅砻江大峽谷

五帝時代

黑水蒙山岷山都是虛指

“若水”這個名稱有一個由抽象所指到具象所指,由水名虛指到水名實指的曆史和認識的變遷過程,大體說來,遠古時代,即五帝時代,古人看見江水遠渺浩瀚,能腳踏實地履踐其水的範圍小,故多憑想象虛指。如:“若水”、“黑水”、“蒙山”、“岷山”、“昆侖”等水名都是虛指。不僅是虛指,而且是遠視迷朦,看不清山水本來面目的代稱。且看這些名字的本義:若者,若即若離、若明若滅也。黑者,阍黑不明也。蒙者,朦胧秘罩也。岷者,暋暝之際也。昆侖就是混沌,本為一詞雙聲疊韻的清濁對轉。這些詞的本義都與秘朦、混沌、蔭郁、不清不明有關,是遠古原始人群或族群還隻能對這些山麓水畔近看遠觀,還無法進入其中開發、定居和創造文化,還隻能憑遠景渺觀加以想象而得到這樣一些類似名稱的體現。這些名稱應該是得名于遠古時代,即石器時代和傳說時代。

到上古時代,即夏商周時代,這些山水名稱,雖然保留和流傳下來,但随着族群向這些山水進入和開發的範圍的擴大和深入,随着人類對山水生态文化認識的深化,這些山水名稱或者有了新的含義而逐步被指實,或者在走向指實的過程中發生地名遷徙的現象。這是地名随文明進步而發生變遷的現象。在夏商周時代,黑水、岷山、若水、蒙山和昆侖這些稱謂都發生了逐步實指和逐步遷徙的現象。例如“黑水”,原是指西方和北方人迹罕至的、人類認識不清的江水區域,在《禹貢》裡還保留着這個無法具象化而隻能抽象化的“華陽黑水惟梁州”這個泛指區域意義的痕跡,但已開始具象化而指“梁州”。到曆史時代,即秦漢以後至今就在巴蜀地域留下了“黑水”縣這個名稱,這已經變成實指了。再如岷山,原被命名為“昆侖”、“小昆侖”、“昆侖之墟”,這是《山海經》記載的遠古名稱。到夏商周的上古時代,岷山已被巴蜀人開發和治水,“昆侖”這個名稱就逐步往北移,所以,在夏的《禹貢》裡,岷山就不再被稱為“昆侖”,而是向西北遷移了,這個地名落實在現在的青海昆侖山。“蒙山”也有由虛指實的過程。在《禹貢》裡的“蔡蒙旅平,和夷底績”,還指的是從“岷山西傾”源出蜀西到滇東的和(桓)水區域。即大渡河、金沙江區域。桓水到六世紀初的《水經注》時代則成為黑水與桓水兩江的通稱。蒙山到後來的曆史時代就落實在了現在的名山區的蒙山了。“若水”這個名稱,也經曆了“虛指”到“實指”的過程。這在上文已經說過了,這裡不再重複。

上古天帝颛顼簡介(四川發現上古五帝颛顼)5

安甯河水系

“颛顼故裡”

明清《縣志》明确為冕甯

需要強調的是,“若水”一名體現了蜀人祖先曆史記憶、曆史信息保存和傳承的方式的衍變。一是“若水”稱謂的指實化。二是“若水”稱謂,包裹着高陽颛顼創造若水文明的真實曆史活動的内核。從遠古的虛化到上古、中古的青衣江、雅砻江的實化,直到明清地方志的具化,都體現了“若水”這個曆史地名演變的規律。所以,《冕甯縣志》記載“若水”就是實指雅砻江安甯河谷流域,這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價值。它體現了曆代的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在曆史稱謂上傳承和衍變的過程:曆代蜀人祖先如何從遠古的口傳記憶,發展到明清的文獻記憶,如何從虛指衍變為實指,如何從大地理範疇衍變到小地理範圍,如何逐步核實它的方位和流域,疏理清楚它的流向和脈絡,劃分和落實它的界劃與區限,從而把遠古曆史記憶和曆史信息得以保存下來成為曆史遺産。

《山海經》最早保存和記憶了“若水”在“南海之内,黑水之間”這個大地理範圍虛指的信息。到漢代的地理志則已把“若水”範圍縮小到“蜀郡旄牛徼外,南至大莋”的地界,這個地界就是今天的雅砻江安甯河谷,這已經是開始“實指”了。到六世紀初的《水經注》則進一步肯定了這裡就是黃帝長子昌意娶蜀山氏女而生颛顼的“若水之野”。同時,還進一步闡釋了“若水”之名來源于“若木”的由來。郦道元注《水經》,據《山海經》記載,講若木長在“灰野之山”,生在“昆侖山西”,“青葉赤華(即”花“)”,“木有十華(花)”,“其光照下地”,專在“羲和未陽”的日落西山之時放光,比喻其樹如若即若離、若明若滅的晚霞,故曰“若木”。有學者将它釋為今之“攀枝花”,也是紅花青葉,确實大有道理。“若木”就是“水出其下”、“若水出焉”的源頭。郦道元進一步提出問題:“然若木之生,非一所也”,凡“黑水之間”種植若木的地域,隻要“水出其下”就可“受其稱焉”。因此,他認為應把“若水”稱謂落實到“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的流域。今冕甯縣,古為旄牛縣、台登縣,郦道元就是把“若水”一名落實到今之冕甯縣的,這裡确是若水上遊。

到宋代,《太平禦覽》、《太平寰宇記》等文獻,根據《九州要記》指實台登縣(今冕甯)就是“黑水之間,若水出其下,即黃帝子昌意降居若水,即是此邑。”到明清《縣志》則進一步明确冕甯就是“颛顼故裡”。鹹豐元年(1851年)冕甯知縣洪瞻陛就在縣城南關門上石刻“高陽氏降生之墟”七個字,這就把若水高陽降生的曆史信息和曆史記憶轉化為冕甯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志了,這七個字是冕甯作為“颛顼故鄉”、“高陽文化源頭”保存遠古蜀人曆史信息的遠見卓識,是冕甯一筆重要的曆史品牌地标遺産,而且是在全國具有唯一性的高陽氏獨特地标遺産,可惜被拆毀,今天應予恢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